APP下载

苏家气田火二段砂砾岩沉积特征

2019-08-19程利远

石油知识 2019年4期
关键词:砂组苏家沉积相

程利远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1 研究区概况

苏家气田位于梨树断陷西北部的苏家屯地区,目前完钻井17口,受本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等因素影响,造成火二段砂体展布规律复杂,制约开发进程;急需开展火二段沉积储层研究,落实火二段砂砾岩体有利含气区分布,明确钻探目标。

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对14口井进行岩心观察描述及镜下鉴定、粒度分析和古生物等资料研究,结合沉积环境划分为9个亚相和20个沉积微相(表1)。

表1 苏家气田火二段白垩早期沉积相类型一览表

2.1 扇三角洲相

细分为3个亚相,即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

(1)扇三角洲平原岩性是扇三角洲陆上部分与冲积扇过渡,火二段主要由辫状河道沉积、泥石流沉积、漫滩沉积、越岸沉积等微相构成。①辫状河道沉积,岩性一般由灰色砂砾岩、细砂岩组成,厚度一般在5~20m,一般具有上细下粗的正旋回沉积序列;②泥石流沉积,岩性主要以灰色含砾粉砂岩、紫灰色含砾粉砂岩、灰色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厚度较大,可达30m;③越岸沉积,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岩性主要以灰色泥岩、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砂砾岩沉积为主;④漫滩沉积,位于分流河道间或单个扇体间低洼地区,岩性以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砂岩、砂砾岩沉积。

(2)扇三角洲前缘。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等微相。①水下分流河道,主要由灰色砂砾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整体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叠置层;②支流间湾,主要由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夹有薄层的灰色粉砂岩;③河口坝,沉积粒度较细,多为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质含量较低;④远砂坝,沉积物较河口坝粒度细,岩性主要是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沉积厚度很薄,约1m。

2.2 辫状河三角洲相

细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平原亚相发育在苏家6井附近,厚度约28m。前缘亚相发育在苏家3井附近,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岩性以灰色粉砂岩为主,厚度约2~3m。

2.3 湖泊相

接受来自湖岸的粗碎屑沉积,其沉积物岩性主要由黑色、灰黑色泥岩夹薄层砂岩组成;由于水动力条件复杂,其沉积构造也复杂多样。砂坝微相多为纯净细砂岩、粉砂岩,单层厚在4~8m。

3 典型单井沉积相

对火二段13口井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选取典型单井进行沉积微相分析。

3.1 苏家2井单井沉积相

火二段常规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中高幅的箱形和钟形,均有齿化现象,光滑线性少见,表明当时沉积水体波动频繁。

3.2 苏家11井单井沉积相

火二段沉积厚度为314m;测井曲线表现为线性和中幅钟形,均表现为齿化,光滑线性少见,表明当时沉积水体波动频繁。

4 连井沉积相分析

采用了“点-线-面”的研究思路,结合钻录测等资料,揭示纵向和横向上的沉积相展布规律。

4.1 苏家4井-梨2井火二段连井沉积相

连井相反映河道发育受水系控制,西部河道规模较东部大,沉积水体由浅变深,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东部和中部绝大部分地区呈现水体由浅变深再逐步加深趋势,形成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沉积体系。

4.2 苏家10-苏2井火二段连井沉积相

连井相反映各井区层序地发育和沉积相展布存在差异,河道发育特征受水系控制,南部的河道规模较北部发育;总体来看,以发育浅湖相沉积为特征,研究区整体上沉积由浅变深,形成了一套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的沉积体系。

5 地震相特征

井震结合,建立沉积相-地震相识别标志,包括扇三角洲相、滨浅湖相和三角洲前缘相识别标志。

(1)扇三角洲地震相。火二段扇三角洲属于事件性沉积,沉积物混杂堆积,在地震上该沉积相多表现为丘状杂乱或板状前积或板状杂乱反射。

(2)湖泊地震相。沉积水体相对较深,能量较弱,沉积物为细粒的砂泥岩沉积;在地震剖面中湖泊相主要表现为席状平行或亚平行反射特征。

(3)三角洲前缘地震相。代表着相对远源粗碎屑-细碎屑沉积,多由于坡度增大,沉积物卸载速度大,前积作用明显,在本工区的地震剖面上以席状平行为主。

6 储层预测

综合应用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对储集层进行追踪和预测。火石岭组Ⅲ砂组储层结果分析,砂岩厚度总体在10~90m;最厚处在西北和南部区域苏家23井区,厚度90m左右,向苏2井区砂岩厚度减薄。火石岭组Ⅱ砂组储层结果分析。砂岩厚度在30~75m。最厚处在西北苏家4井区、北部苏家11井区和南部苏家23井区,厚度可达75m左右,向苏4井区附近砂岩厚度减薄。火石岭组Ⅰ砂组储层结果分析。砂岩厚度在10~70m;最厚处在西北区域苏家4井区、南部区域苏家23井区附近,厚度70m左右,向苏家1、梨2井区砂岩厚度减薄。

7 火二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综合分析,建立火二段三个砂组平面沉积相展布图。火二段Ⅲ砂组沉积相展布。由于持续强烈构造运动,北部和东部持续超覆减薄,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西部扇三角洲前缘扩大,河道砂体单层较厚。火二段Ⅱ砂组沉积相展布。北部和东部持续剥蚀,湖盆面积缩小,水体加深,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增加,平原面积缩小,前缘沉积扩大,前缘河道砂体单层较厚。火二段Ⅰ砂组沉积相展布。北部剥蚀削减,边界北部和东部较陡,凹陷较深,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中部湖体深度较大,前缘河道砂体单层较厚,连通性较好,呈叠置型(图2)。

图2 火二段Ⅰ砂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8 火二段沉积演化及模式

火二段处于盆地形成的初始裂陷期晚期,伴随着控盆桑树台断裂持续活动,除后五家户地区为凸起之外,各小断陷基本连通,物源供给充足,断陷与源区间距离短、高差大,沉积体系以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为主,主要发育盆地与周围山地相邻缓坡一侧,与桑树台断裂相邻陡坡一侧则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图3)。

图3 火石岭组沉积相模式图

猜你喜欢

砂组苏家沉积相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苏家作龙凤灯为例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黑色岩段对比与沉积相初探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
赵凹油田安棚区沉积微相研究
断砂耦合对阿尔伯特凹陷北部转换带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苏家乐园”乐满园——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见闻
中东卡塔尔地区二叠系Unayzah组沉积相分析
大安北油田泉头组四段沉积相研究
灰屑砂岩在须家河组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