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养巴布亚企鹅应激受伤的治疗与预防管理

2019-08-19张胜久李艳秋田甲申鹿志创王召会

兽医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企鹅场馆兽医

张胜久 李艳秋 田甲申 鹿志创 王召会*

(1.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23;2.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市濒危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

应激或应激反应一词是物理学术语,表示物体受机械力后材料内部产生的应力。1936 年,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 Hans Selye将此词引入生理学,表示动物机体对一切胁迫性刺激表现出的适应反应的总称[1]。应激一般分为两种,即顺应激和逆应激。顺应激是指刺激引起的反应是有益的,比如长时间光照引起产蛋量的增加,而弱光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促进增重等。逆应激则是指刺激引起的反应是有害的,如寒冷、暴热、惊恐、运输等外部条件变化[2]。通常情况下,我们提到的应激反应是指逆应激。应激可以扩大机体的适应范围,是一种特殊的合理的生理状态。但如果应激反应过强或者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应激性疾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呼吸加快,狂躁不安或活动量减少,摄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机体代谢方面一般表现为蛋白质合成量减少,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出现负氮平衡,从而导致生长发育减缓或停滞;在生产性能方面表现为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下降,饵料转化率降低,免疫力减弱,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3];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易出现自残、杀婴、异食癖等现象[4]。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地逐渐兴建起各类海洋水族馆、动物园等,动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而企鹅作为极地生物的代表备受关注。目前,行业中关于企鹅饲养的硬性标准和管理措施尚不明确规范,因此在企鹅饲养过程中,企鹅常常会处于慢性或者急性应激反应状态,产生诸如免疫功能减弱、生长和繁殖性能降低等症状,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和胃溃疡等疾病。

巴布亚企鹅(Pygoscelispapua),又称为白眉企鹅、绅士企鹅、金图企鹅,属于鸟纲(Aves)、楔翼总目(Impennes)、企鹅目(Sphenisciformes)、企鹅科(Spheniscidae)、阿德利企鹅属,主要分布在南极地区和亚南极圈众多海岛中,数量众多,在南极的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5]。巴布亚企鹅因其外形憨态可掬而深受游客喜爱,是海洋馆与动物园中极地生物的代表物种[6]。2014年4月,大连圣亚极地世界南极企鹅岛展厅改造期间,在暂养场馆出现一例巴布亚企鹅因应激反应而意外受伤的病例,本文对该病例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并讨论如何通过应激预防管理措施提高圈养动物福利。

1 动物概况

巴布亚企鹅,编号GT1314,雄性,来源于自行繁育,2013年出生(以下简称为GT1314)。

2 发病情况

2014年4月,大连圣亚极地世界南极企鹅岛展厅改造期间,将70余只巴布亚企鹅暂养于一处面积为50 m2的暂养场馆(图1)。2014年4月1日,驯养员发现GT1314巴布亚企鹅的游泳姿势异常,漂浮于水面上,随后发现其双眼肿胀,头颈部肿胀,状态虚弱,随即将GT1314隔离饲养并安排兽医进行临床诊断。

图1 巴布亚企鹅暂养场馆

3 临床诊断

兽医对GT1314进行临床诊断,发现其颅内压升高,并双眼肿胀伴有瞬膜及眼球充血(图2),分析可能因为在换水时,水位下降,企鹅群体出现强烈应激,不停地在水中快速游动且在水面上跳跃,其中GT1314在快速游动时头部撞击至池壁上致使颅内压升高,从而出现双眼充血、头颈部肿胀的情况。兽医病例诊断结果为圈养企鹅因应激反应导致的严重受伤。

图2 GT1314眼部图片

4 治疗措施及过程

由于病发突然,且大连在4月份气温偏高,为防止运输至医院进行X光和CT扫描时对GT1314造成二次伤害,兽医建议对GT1314采取隔离饲养,实施保守治疗措施。

2014年4月1日,发病当天未采取任何治疗手段,隔离之后留下一名驯养员进行观察。

4月2日,以多春鱼投喂GT1314,其中多春鱼中提前填入云南白药胶囊和希克劳头孢克洛胶囊各一粒,药物投喂为一日2次,每次投喂前对多春鱼进行填药,每次药物填于一条多春鱼内,日常每餐投喂5至6条多春鱼,每日3次。首次给药后1h左右,GT1314将药饵全部吐出,状态萎靡,趴伏不动。

4月3日,用药不变继续治疗,GT1314未出现呕吐现象,企鹅头颈部明显消肿,眼睛有光感,但眼表面被一层脓状组织物覆盖(图3)。

图3 GT1314眼睛覆盖脓状组织物

4月4日,清理眼表面覆盖的脓状组织物,并用氨苄西林注射液对眼球进行冲洗,内服药物不变。此时,GT1314双眼有视力,仅瞬膜存在略微肿胀,其余一切正常,并有主动摄食的欲望。故而延续以此方法继续对GT1314进行为期6天的治疗。

4月11日,兽医对GT1314进行复诊,眼部基本恢复正常(图4),确认其恢复健康,驯养员将其放回至企鹅群体中。

图4 GT1314眼部基本恢复正常

5 讨论

5.1 GT1314病因分析

应激受伤是GT1314的主要治病原因。企鹅饲养规范中,对企鹅所占最小陆地面积进行了相关规定(表1)。根据规定,70余只企鹅的理论陆地占有面积应不小于75.48 m2。而大连圣亚极地世界因展厅改造,将企鹅分批转移至两个小型暂养场馆,安排70余只企鹅饲养在陆地面积仅50 m2的场馆中生活,远低于饲养规范的理论值,导致企鹅受到转运性应激以及拥挤性应激,从而处于长期的亚临床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企鹅将消耗大量的生物资源,但却没有足够的储备来应对下一次的应激,进而增加了企鹅出现急性恶性应激的可能性。

表1 企鹅饲养手册推荐的企鹅所占最小面积

除此之外,暂养场馆需要每天换水,换水时水位的下降以及水体的波动,对于处于亚临床应激状态下的企鹅而言即为一种高强度应激。受到高强度应激因素刺激之后,企鹅群体出现了类似家禽的惊恐症,即致惊应激,表现为神经过度兴奋、惊恐不安、到处乱跑乱游,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现象[7]。

5.2 企鹅集群效应与应激源控制措施

企鹅是一种群居性鸟类,健康饲养企鹅需要保证在饲养单一种类的企鹅饲养场馆中,企鹅的数量不得低于6只。而企鹅的这种群居特点使得企鹅具有集群效应,在没有固定领导者或者外部刺激下形成一个极化结构[8],如果在群体中有小部分同类做出相应的动作,则其他同类也会做出相似的回应。因此,如果有一只企鹅受到高强度应激影响时,其他企鹅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整个企鹅群体发生急性或慢性应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GT1314受伤之后,企鹅驯养员们在对GT1314开展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控制应激源,例如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不可剧烈改动;排水的同时注入水以减少水位落差与水体波动;驯养员服装样式尽量减少变换;限制进入场馆的人数,非企鹅驯养员之外的人员如兽医等必须穿着与驯养员一致的衣物进入;清洁暂养场馆时不再使用长柄刷子这类易使企鹅受惊的工具等。在重新实施新的饲养计划之后,暂养企鹅群体应激情况大幅度减少,企鹅群体出现致惊应激而受伤的现象明显减少。

5.3 应激预防管理

任何应激反应都是从动物对应激源的感知开始的,使动物感受不到威胁或者使其注意力从刺激源上转移,诱导动物产生其他行为,即可以避免应激反应发生或降低应激的刺激[9]。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激预防管理对圈养动物的饲养以及提高动物福利具有重要意义。应激预防管理工作应贯穿于动物饲养的全生命周期。具体管理措施建议如下:

(1)明确控制应激的目标,避免不必要或过度的应激;

(2)提高应激识别的能力,注重对应激的排查以及应激行为的鉴别;

(3)提高驯养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与动物建立良好关系;

(4)对动物进行适度的训练,减少动物因医疗、运输等必需活动这类应激的影响;

(5)增强动物的体质,提高饲养营养调控,提高动物对应激的反应能力;

(6)改善饲养环境,对饲养环境进行丰容,提高动物对应激的反应能力。

尽管目前的科技手段无法准确地测量出动物的心理状态,但由于动物的应激行为表现通常伴随着动物的心理应激和行为应激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动物的应激行为来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可以认为应激行为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动物福利指标,而对圈养动物的应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10]。合理控制应激,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不仅有利于动物的生存、繁衍,对于现代海洋水族馆和动物园而言,在减少动物因伤病所造成的损失的同时,也能够树立科学的动物福利理念,体现人类珍惜生命、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科学、合理、人道使用动物的理念,为打造良好的社会口碑与效益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企鹅场馆兽医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小企鹅的成长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小企鹅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