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背景下加快泸州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研究①
2019-08-19泸州市龙马潭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蓝兰
泸州市龙马潭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蓝兰
2015年以来,中国跨境电商深入发展,产业规模和辐射区域带动领域不断扩大。借助于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开始成为国际贸易的活 跃参与者,并不断提升在全球贸易市场和价值分配中的份额,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目前每年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新注册的经营主体中,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已经占到90%以上。泸州现有跨境电商企业和有望利用跨境电商转型发展的外贸企业中,中小型企业也占据绝大多数。在此背景下,研究加快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泸州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 泸州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情况
泸州以其独有的区位和港口优势,是四川自贸区除成都外唯一的片区,自贸区的建设为泸州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外贸进出口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按照泸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泸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57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6.1%。其中,进口9279万美元,出口196429万美元,如图1所示。
图1 2012—2017年泸州市外贸进口额和出口额
泸州跨境电商,也随着自贸区“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进口方面,根据泸州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2018年1到11月,通过泸州分拨的跨境直邮进口商品共计150131件,货值3800万余元;出口方面,本地企业依托eBay、Amazon、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采用“海外仓+本地运营”模式。2018年,跨境出口零售交易量73203单,交易额798.3万元。
2 泸州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氛围不浓
泸州虽然出台了支持发展跨境电商的相关政策,但政策覆盖面小,企业感知度低。同时在政策宣传、落实上力度不够,上传下达存在信息鸿沟,许多企业表示并不了解相关政策,缺乏政府引导,对跨境电商抱持着观望的心态。
2.2 服务资源不足
(1)公共服务方面。泸州进出口监管、征退税还都是面向传统贸易模式,服务效率不高;也没有建设跨境电商线上服务平台,企业跨地域使用成都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办理业务,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2)产业服务方面。中小企业自身不具备打通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的能力,而泸州围绕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下游的物流、支付、营销、培训、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聚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企业需到外地洽谈、购买服务,既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2.3 跨境物流制约
目前泸州现有传统物流不能适应跨境电商数量少、种类多、交货快的物流特点:直邮进出口邮件需到成都进行通关中转,存在着物流费用高、运输周期长、损坏率高等问题;国际快递、海外仓服务、边境仓服务等服务业态缺失。物流服务效率的低下降低了境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制约了企业业务的发展壮大。
2.4 专业人才短缺
泸州本地高校中仅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外贸英语专业,其培养方向与外语知识、跨国支付、国际知识产权等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痛点相去甚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尽管泸州市出台了较大力度的人才政策,但受产业环境、发展空间、薪资水平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到外地专业人才,自己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也面临着流失压力。
2.5 企业经营困难
受海外备货、平台账期、国际结算周期等因素影响,泸州跨境电商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缺口、周转不畅等经营困难。一是规模小,缺乏资产抵押支持;二是业务开展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很难从本地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金融支持,经营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往往需要企业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从民间借贷,资金成本高、风险大。
3 泸州依托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3.1 优势
泸州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水公铁空的交通优势明显,西南商贸城、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和润粮油加工物流园等一大批区域性物流项目均落户在泸州,批发、分销、物流、进出口贸易等商贸流通行业逐步形成产业聚集现象,发展跨境电商的产业基础已经形成。
同时,泸州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之一,在政策环境宽松、投资领域开放、金融开放、贸易自由化、监管宽松、税赋宽松、法制完善等方面,未来将拥有较大优势。
3.2 劣势
泸州跨境电商服务业特别是互联网、外贸服务等方面,起步晚,发展滞后。跨境物流方面,泸州没有国际机场,需要从其他城市进行转关运输,增加了物流成本,不利于直邮邮件的跨国运输。人才储备方面,具备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知识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
3.3 机会
一是国家战略方向。《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改革完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扶持政策”。这充分证明,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之一。作为最适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商贸模式,跨境电商将获得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发展,也将为内陆城市的泸州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巨大机遇。
二是产业转型机遇。传统外贸面临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多种难题,作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跨境电商创业成本和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对有外贸基础的中小企业转型是很好的机遇。
3.4 威胁
一是面临国内竞争。泸州周边有成都、重庆两个自贸区和成都、重庆、贵阳三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人才、资本、信息等资源上,泸州面临区域间的激烈竞争。
二是国际间跨境电商政策的不确定性。不同国家在跨境电商涉及的关税征收、本国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各不相同,且政策变量大、变化快,给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更加正规化、规模化、多元化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3.5 综合分析
内部优势、劣势方面,优势的意义远远大于劣势。跨境电商本质上是互联网与外贸进出口的深度融合,其发展依附于外贸产业的基础土壤。泸州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自贸区平台背景下,外贸相关产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加快聚集;主要劣势来自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不成熟,有望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业务的深入逐渐改善。
外部机会、威胁方面,发展的机会远远大于威胁。外部机会方面,跨境电商是国家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与“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为传统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绝佳机会;外部威胁方面,国际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国际间经济与合作交流加强的必然产物,其无法改变经济全球化的长期趋势,而国内区域间竞争也将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区域协同。
4 加快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泸州应发挥自贸区平台优势和日益形成的外贸产业基础优势,牢牢抓住“全方位对外开放”中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红利,从泸州外贸出口远远大于进口的实际出发,全方位、多角度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出口的跨境电商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出口跨境电商,助推外贸产业转型升级。
4.1 加强“政策支持”,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以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前提,大胆改革创新,在通关、税收、检验检疫、支付、海外仓建设等环节出台系统性的扶持政策,为外贸的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对于跨境电商产业链上的关键和缺失环节,有针对性的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要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交流和宣传,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在社会层面营造跨境电商发展氛围。
4.2 改善“营商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构建方便、快捷、有序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二是借鉴跨境电商综试区探索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制定涵盖关、检、汇、税、支付、物流等的便利化服务措施,简化通关手续,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提升出口退税效率,便利外汇交易结算;三是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构建泸州营商环境优势、引领数字时代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4.3 发展“平台经济”,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流通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构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入平台经济思维和共享经济思维。一是产业聚集平台,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招引生产制造、电商销售、跨境物流、金融信保、风控服务等企业,完善本地跨境电商产业链和供应链;二是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引入优势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将生产、采购、物流、第三方平台、代运营、创意、推广、培训、金融等资源连接和聚合,使本地中小企业能够突破地域边界,一站触达,高效快捷地匹配海量服务商、供应商资源。
4.4 建设“海外仓储”,构建跨境物流体系
鼓励企业出口的“海外仓”,是目前各跨境电商平台强化买方市场强调本土化服务体验的最佳解决方案。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网络建设,也是包括杭州在内的许多省市完善与跨境电商新业态相匹配的海外仓储物流体系和配套服务网络的重要内容。泸州也应顺应发展趋势,建设区域性“公共海外仓”“公共虚拟海外仓”,开展宣传推广工作,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海外仓业务,发挥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优势,回避泸州跨境物流建设滞后的劣势,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跨境物流痛点,节约经营成本、减少营销环节、提高配送效率,实现集约发展。
4.5 立足“产教融合”,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现状,应该发挥自身较好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立足“产教融合”,构建“政、校、协、企”四位一体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批量化”人才培养,形成人才支撑。一方面,引导本地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与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引企入教”开展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实习实训,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依托实训基地引进专业培训机构,推行定制式、
公司式等人才培养模式。
4.6 鼓励“金融创新”,构建金融服务体系
应该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投融资及汇兑便利化、新兴金融等方面形成金融创新专项任务和试验项目,在金融创新领域实施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政策举措。一是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多层次、适合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特点的金融产品,比如仓单质押、库存融资、信用融资等。二是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建设由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担保资金等构成的全链条金融体系。三是利用好区域性股权和债券市场,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在四川天府股交中心挂牌和发行债券融资。
4.7 推进“川南一体化”,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应从产业联盟创新层面,引领并深入开展与宜宾、内江、自贡市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建立起跨境电商通关渠道、物流渠道、公共服务平台的“川南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川南地区统一的跨境电商出海窗口。一是推进川南地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的体系对接和资源整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有共享。二是加强区域产业联系,比如组建川南优质白酒优势特色产业联盟,对接国际标准和消费习惯,联手探索酒类跨境电商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