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72例临床观察*

2019-08-19周传龙陈利芳方剑乔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针组廉泉延髓

王 超 周传龙 陈利芳 方剑乔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笔者采用电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法分成两组。两组人口学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各疗效指标的基线比较

1.2 病例选择: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1]和西医脑梗死或脑出血诊断标准[2];具有吞咽障碍症状:咀嚼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舌肌萎缩,或软腭、舌肌运动障碍,咽反射或存在或减弱或消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分值4~16分;首次中风,病程30±5日;年龄18~80周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有心、肺、肝、脾、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伴严重的并发病症:心力衰竭、急性心梗、呼吸衰竭、肾衰竭、肝衰竭、严重肺部感染;正参加其他试验研究或前30日内接受过针刺、中药、康复治疗者;有精神病或认知障碍患者;不配合针灸治疗患者;无法理解和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哺乳和在妊娠期患者。剔除:主动提出退出研究者;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或病情恶化者,且不宜继续参加本项目者。

2 治疗方案

2.1 电项针组:分述如下。

2.1.1 针刺治疗:①项针取穴:风府、双风池、双天柱、双翳明、双供血(风池穴直下1.5寸)、双吞咽穴(正中线旁开0.5寸,舌骨与喉结中间凹陷中)、治呛穴(舌骨与喉结中间凹陷中)、廉泉、旁廉泉。②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取0.25×40.00mm一次性毫针,用75%乙醇消毒后,取项部双侧风池、天柱、翳明、供血,针尖稍向内下方,刺入1.0~1.5寸;治呛穴:向舌根部方向直刺入约0.5寸;吞咽穴:押手将颈总动脉向外推开,针尖向外侧刺入约0.3寸。廉泉、旁廉泉:取2.0寸一次性毫针向舌根方向刺入1.0~1.5寸(根据病人的具体胖瘦把握针刺深度),捻针得气后将针尖提至皮下,再向咽部方向刺入1.0~1.5寸,最后再刺旁廉泉,针尖指向舌根,深度约为40~50mm。运用捻转手法,使针感放散至舌根或口腔、颊部,以患者咽喉部感觉有发热、麻胀等为佳。除风池、天柱、翳明、供血穴外,余穴均快速提插捻转行针得气15s后方可出针,不留针。若治疗时患者有咳嗽倾向,即刻出针,并压迫针孔。电针疗法:电针治疗仪两组导线分别连接风池穴、供血穴,施以疏波(2Hz),刺激强度以肌肉跳动为度,30min/次,1次/天,6次/周。

2.1.2 康复训练:①口面部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即让患者做前后伸缩舌、左右上下运动,并可用压舌板给予适当阻力。练习缩唇、吹气、鼓气、微笑、张口闭口等动作来提高唇口运动。如果患者舌主动运动能力很差,采用被动运动,即训练师可戴上一次性手套牵拉患者舌尖,然后带动患者舌头向各个方向被动运动,嘱患者使舌头做相反方向的对抗运动。②感知训练:使用“冷刺激”易化法,将冰过的长棉签快速刺激前后腭弓、软腭、咽喉壁、舌根部来激发吞咽反射。③进食训练:一般要求进食体位躯干30°仰卧位,头前屈,将食物放入口腔最能有感觉的位置,选择黏度适当、软硬适中、不易松散滞留黏膜、易变形的食物。为了确患者的吞咽能力情况,可先从糊状的食物开始。同时注意选匙面小、不易粘食的汤匙,每勺进食量以一口量为准。④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进食的安全意识,教导照顾者帮病人进食的方法。⑤其他训练:摆放良姿位,关节主、被动训练活动,偏瘫侧肌力诱发训练、桥式运动、床边坐位训练等。

2.2 常规康复组:该组患者只接受康复功能训练,操作方法如前,不加针刺治疗。

两组患者每日接受治疗1次,每周6次,共治疗8周,总计48次治疗。

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描述选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类资料描述选用例数及相应分类的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选用χ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其中20例未完成治疗或失访,最终纳入160例合格受试者。

4.1 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量表比较:见表2。

表2 各组各治疗期SSA量表比较(±s,分)

表2 各组各治疗期SSA量表比较(±s,分)

注:与常规康复组比较,*P<0.05。

周期治疗前治疗第60天随访3个月后常规康复组(n=88)6.34±1.568 7.24±1.390 8.17±1.358电项针组A(n=72)6.63±1.477 7.64±1.397 8.72±1.937*

4.2 两组洼田吞咽功能评分量表的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各治疗期洼田吞咽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各治疗期洼田吞咽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常规康复组比较,*P<0.05。

周期治疗前治疗第60天随访3个月后常规康复组(n=88)3.42±0.827 3.90±0.788 4.61±0.915电项针组(n=72)3.54±0.691 4.21±0.804*4.97±0.872*

4.3 两组NIHSS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各治疗期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各治疗期NIH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常规康复组比较,**P<0.01。

周期治疗前治疗第60天随访3个月后常规康复组(n=88)12.27±4.076 8.11±3.932 6.63±3.925电项针组(n=72)12.04±3.470 7.10±3.345 4.67±2.922**

4.4 两组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FMA)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各治疗期FMA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各治疗期FMA评分比较(±s,分)

注:与常规康复组比较,**P<0.01。

周期治疗前治疗第60天随访3个月后常规康复组(n=88)40.68±16.025 59.52±18.476 68.59±17.145电项针组A(n=72)38.47±11.594 66.83±15.558**76.35±15.166**

4.5 两组受试者Barthel量表的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各治疗期Barthel评分比较(±s,分)

表6 两组各治疗期Barthel评分比较(±s,分)

注:与常规康复组比较,*P<0.05,**P<0.01。

周期治疗前治疗第60天随访3个月后常规康复组(88)35.97±12.314 55.57±16.178 63.75±17.506电项针组A(n=72)35.28±10.511 60.97±15.120*71.88±15.665**

4.6 电项针组受试者针刺不良反应情况:见表7。

表7 电项针组受试者针刺不良反应总结

5 讨论

根据本病主要临床症状如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构音障碍、舌肌不灵活等的特征及致病原因,可将其归入中医学“中风”“喑痱”“噎嗝”等范畴。治疗应在调理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基础上,再加以祛风化痰,舒筋活络,通利关窍。咽喉是人体的要冲,亦经脉循行交会之处,依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选穴原则,可选取临近输穴,治疗咽喉部相关疾病,以改善咽喉部功能。项针常用穴包括:风池、风府、完骨、翳明、吞咽、发音、治呛、廉泉、旁廉泉等穴位,均在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区内。因此,咽喉病变部位的长期机械刺激,促进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脑病灶缺血缺氧状态,进而促进血管生成、保护脑神经元等。

通过对电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与单纯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进行比较,初步得出电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效果更优,认为该方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并为其提供循证学依据。

猜你喜欢

针组廉泉延髓
BCG-CpG-DNA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
探议廉泉穴※
廉泉致内藤湖南未刊书札
中长导管在感染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直式采血针与蝶翼针采血针在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丹参针、灯盏花素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廉泉合谷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31例
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神经机理与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