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诞生记
2019-08-19□赵赓
□ 赵 赓
刘亚楼访朝受启发
1960年冬,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在朝鲜访问期间,观看了朝鲜大型史诗歌舞剧《三千里江山》。该剧的多数曲目由朝鲜革命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3000名演员同台演出,气势磅礴的表演场面震撼了身经百战的刘亚楼,他微笑着鼓掌,不动声色,心里却有了想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波澜壮阔,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和解放区流传着许多为广大军民所喜爱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有的今天还在传唱,也应当弘扬光大……
刘亚楼将军对文艺的喜好和看重,早在红军时期就已显现。1934年春,在中央红军开展的“红军青年冲锋季”竞赛中,身为红二师政委的刘亚楼带头唱歌、演戏。他多才多艺,会拉二胡、吹口琴,尤其擅长用弹壳吹奏各种歌曲。
访朝回京后,刘亚楼把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歌舞团团长牛畅找来,提出要以革命歌曲对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要求空政文工团必须在3个月内创办一台革命历史歌曲晚会《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细心的刘亚楼还对牛畅提出了一道禁令:一定要采集革命历史歌曲,而不要新创作。
采风中的意外收获
为落实刘亚楼的指示,空政文工团决定发动全体创作人员,把中国长期革命斗争中广为传唱的革命历史歌曲收集起来,然后按时间顺序配以舞蹈,搞一台大型的歌舞剧。
恰巧,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创作人员张士燮、朱正本等人曾于1960年春去江西革命老区井冈山、吉安、永新等地采风,刚刚满载而归。在采风期间,他们来到茨坪敬老院,聆听老红军讲述当年反“围剿”斗争情况。说到红军战士,有很多都是井冈山的子弟。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转移时,乡亲们割舍不下,不忍红军离开,心里话就用当地的调子唱出来。张士燮、朱正本听到老红军倾诉自己当年在亲人们的歌声中离开时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感受到红军和老百姓间的深情厚意。在众多的送别民歌中,他们发现其中有一首是苏区人民群众的歌曲,歌名叫《送红军》。这首歌曲的歌词非常口语化,还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唱半句还要停半句,其旋律婉转优美,充分抒发了苏区群众送别红军时如泣如诉、欲言又止的真挚情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张士燮在接受了团里的演出任务后,很快便在当年这首送别红军的民歌基础上,编创了一首再现中央苏区人民送别红军踏上长征征途情景的歌词。一写完歌词,他就直奔负责作曲的朱正本的宿舍,切磋如何谱曲。
1949年参军、参加过进军大西南的作曲家朱正本读了歌词后,突然想到在赣南采风时收集到的赣南采茶戏中的《长歌·送郎调》的音乐旋律。于是,以此为参照进行创作,把张士燮写的六段歌词谱曲成每段不同的人声、不同的曲调,并多次变化,以求情真意切。谱曲时,朱正本投入了热烈的情感,在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他流下了热泪。整个谱曲过程相当顺畅,不到一小时,几乎是一气呵成。这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歌曲《十送红军》创作完成了。
周恩来称赞演出是《东方红》“前创篇”
在空政文工团排练节目过程中,只要能抽出时间,刘亚楼总要亲自到现场指导。他的记忆力惊人,许多歌词听一遍就记得清清楚楚。文工团员唱错时,他马上给予纠正。在听了歌曲《十送红军》后,刘亚楼极为欣赏,还跟演唱者们一起演唱。朱正本回忆说:“别人唱快点儿,他都不愿意,生怕唱快了,人家就听不清楚歌词。”
1961年8月1日晚,由空政文工团创编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次公演,盛况空前。首演成功后,又连续演出8场,场场爆满,观众达两万多人,大家观看完演出后反响强烈,散场时就有很多观众边走边哼着《十送红军》的曲调。后来,应观众的强烈要求,空政文工团把《十送红军》的词曲印在演出说明书上,方便大家学唱。
周恩来、叶剑英等党中央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后来,周总理称《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是大型史诗《东方红》的“前创篇”。
之后,《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又在上海连演40场,轰动申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每周一歌的栏目中反复播放《十送红军》,各大报纸杂志也争相刊登这首歌的词曲。
令人遗憾的是,正当歌曲《十送红军》风靡全国之时,对此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期望的刘亚楼将军被确诊患有肝癌,于1965年5月7日在上海病逝。在去世前两天,躺在病榻上的他还以微弱的声音轻轻哼着《十送红军》那动人婉转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