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干创新 成就今日风云卫星事业

2019-08-18裴丹婷廖广川

科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杨军气象卫星风云

裴丹婷 廖广川

气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卫星之一, 它观测范围广,次数多,时效快,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

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要搞卫星研究到如今风云系列卫星享誉国际,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风云卫星是一个代表,它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30年中国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和自主创新,气象卫星已成为现代气象业务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

从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到如今17颗风云系列卫星成功发射,8颗稳定在轨运行,成为世界上在轨运行气象卫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络的重要成员。

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各个部门的支持下,气象人和航天人携手并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风云气象卫星观测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航空、航海和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支撑。今日科协邀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带你认识风云气象卫星。

风云气象卫星创新探索的三个阶段

1988年,杨军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专业毕业,随后被分配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作。在卫星气象中心工作的三十多年里,杨军见证了中国风云气象卫星从无到有;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从低轨到高轨的一系列突破,可以说是整个风云卫星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气象卫星工程是国家确立的项目,由周恩来总理在1969年提出建设规划,1971年7月正式立项。早期,中国的气象卫星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那时候我们国家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科技积累,都是比较薄弱的。因此一些不懂的技术,需要去掌握;不认识的科学问题,需要去探索,而这一探索就是数十年的时间。1988年,风云一号A星成功发射,这时候距周总理提出来要搞卫星、要搞气象卫星,已经快20年了。这是一个比较艰苦、比较漫长的时间,是一个早期探索阶段。

“当时我们希望气象卫星在气象预报、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能够把气象卫星搞出来,打上去,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让气象卫星在天上稳定运行,能够用起来,是更困难的一件事情。”杨军说,所以气象卫星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叫反复试验,就是要把一个试验卫星变成业务卫星。

虽然我们成功的将卫星送上了太空,但要想让风云卫星长期稳定在轨运行,还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当时,第一颗卫星只工作了39天。接着上去的第二颗卫星也只工作了156天。“显而易见,这么短寿命的卫星,是无法提供实用的。后来我们研制风云二号遭到了更大的挫折,它的第一颗星甚至还没来得及发射,就在基地爆炸了。”杨军回忆说。

后来,风云二号A星和B星相继发射成功,但由于某些技术故障没能实现全寿命业务化运行。“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最主要是解决了卫星高可靠和长寿命的关键问题,使其从一个实验卫星变为业务卫星。”杨军说,而这个反复试验的阶段,大概持续了十年,甚至更多一点。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C星,这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颗业务气象卫星。它解决了可靠性问题,最终在轨工作六年半,为国家的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至此以后,我国的气象卫星颗颗成功,颗颗得到应用。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我国的气象卫星应用从此进入到了业务化应用的新阶段。进入到一个把风云气象卫星的数据用好,进行定量化应用研究,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从早期探索、到反复试验、再到优化应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的气象卫星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从过去我们不懂到逐步掌握,再到如今可以和国外的先进水平比肩,甚至在某些技术,某些领域开始领先世界。所以总体来讲,我们为全球气象天基观测提供了很重要的支撑,是世界气象组织非常重要的成员。”杨军说道。

风云三号D星和风云四号A星

近年来,我国在气象卫星研制和应用上不断取得突破,相继发射了风云四号A星和风云三号D星,而它们也是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最新代表。

風云三号D星是风云三号系列,也就是第二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的第四颗星。这颗星是目前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里性能最高的一颗卫星。除了对以前的仪器进行改进之外,它还搭载了一些新的仪器,都是达到国际水平的仪器。比如高光谱红外探测器,它是我国目前为止光谱通道最多的仪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温度垂直廓线的探测精度,而这又是数字天气预报最重要的一个数据来源。

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卫星整星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并跑”开始向“领跑”跨越。该星具备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高辐射精度、高光谱精度,填补了3项国际空白,实现了全球首次静止轨道干涉式高光谱大气探测;全球首次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共平台装载,全天时工作;以及全球首次静止轨道微波探测验证。

这两颗卫星在未来,无论是气象,还是其他一些领域,包括在科学上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并跑到领跑再到脱颖而出要付出更大努力

尽管风云卫星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在国际上也已经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但是距离真正领先,还有许多路要走。可以说我们现在是在并跑,从过去跟着人家跑,到现在站在了第一梯队里边。但要想进一步脱颖而出,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从目前风云卫星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家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都给风云系列卫星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过去我们发展气象卫星,重点还是解决这个防灾减灾的问题,我们叫它避害。但是在新时代,我们就更多的要强调驱利,就是怎么服务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一系列科学观测数据。气象卫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来源,通过它观测到的数据,在绿色发展中,最终能发挥什么作用,要有新的理念支撑。

在过去我们主要关注我们自己的使用,那么现在关注自己的同时,要更多的去关注一些周边国家和全球用户。因为中国现在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还得想到在国际上我们要有中国的声音,要有中国的力量。那么这些方面怎么体现,最好有中国的服务,你要给大家做好服务。那么这样一种新的要求,也给我们卫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技术上的,也有理念上的。

在新时代,风雨气象卫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以及后边的人,以更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困难,实现目标。

实干创新 成就今日风云卫星事业

风云气象卫星的成功研制是航天人和气象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团结协作的生动案例。在这一过程,有很多情景让杨军印象深刻,很多精神传承至今。

杨军说:“我们是地面系统的建设单位,每一颗卫星的发射,特别是发射前的一些准备,其实跟航天部门一样,也是非常紧张的。每一颗星的发射我现在回忆起来,都有很多令人激动和难忘的情景。”

当时很多人为了把卫星搞出来,应用好。可以说是没日没夜的干。“研制第二代卫星风云三号时,由于是一个全新的卫星,地面系统非常复杂,而国家投资也比较大。我们为了把一些关键技术搞出来,就组织单位的科技人员,几十个人集中在一个地方,多天封闭性的连续作战,有些同志家里老人孩子都顾不上,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感动。”杨军回忆道。

一些专家,为了我们国家的气象卫星能够研制成功,那种在科学上求真,在技术上一直要钻研到底的精神是令人敬畏的。“他们有一种爱国之心,就是咱们讲的拳拳赤子之身,体现在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上。”杨军说道。

你要说一定有什么精神,我觉得就是实干精神。风云气象卫星特别能体现这一点,大家真正埋头在里,不计名利,不计得失,把风云卫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起来。

第二个就是一种创新,敢为人先。

我们的卫星,六七十年代开始起步,七八十年代底子薄,那时候国际上卫星已经发展得日新月异,美欧全球领先。90年代遭遇失败的时候,当时就有一些杂音,气象卫星是不是不搞了?甚至有人认为干脆就使用或购买国外的卫星算了。当时有一种说法就是,造飞机不如买飞机,买飞机不如租飞机。如果我们没有坚持独立自主和自主创新的精神,也按照这种保守的思路去发展,那我们不可能有风云卫星的今天。”杨军说。

未来规划

在谈及风云卫星的未来发展,杨军表示,“目前国家针对风云卫星有两个计划,一个是国务院批准的《2011到2020我国气象卫星及发展规划》,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2015到2025的计划,就是我们讲的空间基础设施规划。”

从这个规划里可以了解到,在未来,一直到2025年,我们国家还有九颗气象卫星需要发射。这样一个发射密度是非常高的,差不多不到一年就有一顆新的气象卫星即将升空。

“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对气象卫星发展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对风云气象卫星都有着非常高的应用需求。所以我们相信,通过这两个规划的实施,到2025年,我国的气象卫星整体水平还会上一个台阶。”杨军说。

猜你喜欢

杨军气象卫星风云
监测“龙王下雨”的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窃听风云(九)
象甲风云
H-2A发射“向日葵”9气象卫星
风云气象卫星在产品应用中前行
风云气象卫星如何命名?
象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