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08-18张海花吴倩倩
张海花 吴倩倩
【摘要】项目的研究以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立足于教学实际、区域特点、专业特色,以现代教学和质量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并建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注册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导向,逐步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稳步提高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独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实践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独立学院教师群体水平远逊于一本二本高校,办学基本照搬母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尚不全面,对课程设置内在关联及效果、实践教学方式及效果的研究不够系统;对独立学院学生群体需求和特性的调查分析不够深入;对如何构建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也没有特定模式,这些成为本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规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教育部要求,在广泛参考国内其他独立学院及母体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设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课和职业教育课。按照专业培养方向,开设实用且富有特色的选修课,主要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职业教育选修课三种类别。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的课程线思路解析:大一大二階段:学习内容为专业核心课程;实践途径为:每年一次外出学习、各级学科专业竞赛的参加、课程应用型能力培养的过程验收,目的是在技术分支中寻找兴趣点;大三阶段:学习内容为技术分支的深入学习与反思;实践途径为大量参加比赛、企业项目、寒暑期实习,目的是为就业做准备;大四阶段:筛选行业执业资格,激励报考;SYB就业创业集训,全力助跑。
后续专业建设中,将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行业需求,课程设置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能力培养并重、校内能力培养与注册师资格能力相匹配、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建设并举、技术能力和管理素养双提升的原则,对原有课程进行内容优化,强调专业及综合能力训练。
二、注重师资培养,提升教学和学科水平
专业定位和规划的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是实施主体。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大多数是母体学校教师共享+外聘教授+自有年轻师资+社会行业专家兼职的复合模式,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因专业特殊性,教师团队组成中,往往面临母体学校的师资无法持续供给,且因地区交通不便,外聘教授紧缺,自有年轻教师项目实践较少,社会行业专家积极性不高的窘况。所以,如何构建相对稳定、级配良好、专业和实践水平高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教学、学科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本项目将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及教师个人专业及能力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展开研究与实践,以构建“双能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致力提升教师领导力,探索专业长期、细致、全面的师资培养机制。在后续项目实施中,将持续关注项目实施主体——“双能”型教师培育和发展,以项目责任制的践行,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和管理领导力。
三、提质实验室建设,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市场需要和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培育出的人才应当是知识与能力融合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素质之一是实践能力强。因此,人才培养应当更加注重实践,突出应用,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系统设计有:课内实验、集中实践、课程设计、假期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也是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如前所述,学院已基本建成了土木工程测量实验室等较齐备的基础类实验室,配备专职实验教师,结合专业教师兼任课程实验教师的模式,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但就土木工程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在校期间应学习和掌握的新设备,如装配式建筑、BIM方向、GIS、遥感无人机等设备的配置仍是硬性需求,而独立学院对设备采购的经费控制非常严格,能共享母体学校的、能由企业租赁的,均不考虑自购形式,所以在预算申报上,需要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并适当考虑企业共建及社会化资源共享模式。
2.该专业人培方案已经按工程实践能力素质需求,分学期分别设置土木工程认识实习等三个课程实习、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八项课程设计,循序渐进地与毕业设计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现状是,学生成果提交不规范,过程监控不到位,图、文提交标准化的习惯未养成,教师往往只关注所带课程点的效果,未在知识能力体系构建上承上启下,故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抄袭、代理情况频发,使得该项成绩评定有失公允,扎实的工程职业技能素质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3.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已经签订校外协议单位近20家,但由于实习基地多数落地在项目,协议单位能提供实习实训的项目数不稳定,加之学院统一安排假期实习或毕业实习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方向多样化的需求,且工地安全隐患多,集中实习期间的安全风险极大。所以,更偏向于鼓励学生实习阶段利用家庭资源,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就近、自主原则选择实习单位,学校通过实习鉴定表、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方式进行成果导向的控制,本研究项目计划将毕业实习的成果导向和评价方法,总结形成模式化的操作规程,沿用到所有假期,督促和鼓励专业学生整个大学期间,分阶段逐步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4.校企合作方面,除了传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转向产教标准融合方式的探索,试点行业企业融入教学,逐步拓展现有的课程共建成果、如GIS运用专题由企业实施;BIM的校内集训合作、装配式建筑企业的校内定制培养等项目开拓均已进入日程计划;项目合作方面校内测绘大赛的企业冠名与赛事指导等效果良好,未来坚持项目为平台,促进同行交流,实现教师和学生项目学习、提升之双赢;主动寻求校地合作项目,在地区的服务横向课题和项目实践中力争实现零之突破,实现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定位。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将以《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为依据,基于“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四项基本原则,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现状和趋势,探索发展途径,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勇于实践探索,以实现专业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丽君.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C].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论坛,2007.
[2]郝贠洪.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C].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聊城大学学报,(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