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小说的“虚”与“实”

2019-08-18米盈霞

新一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历史感真实虚构

米盈霞

摘 要:历史小说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以事件或人物为原点,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或发展态势。“真实”和“虚构”都是历史小说重要的艺术特色,虚实相应是一部历史小说是否具有历史感的主要因素,而历史感至少包括语言、细节和情节结构等几个方面。优秀的历史小说展现的场景,历史上虽未必有,但逻辑上却必然可能发生。历史小说的“虚”正是建立在逻辑的“实”上面的,“虚”以“实”为基础。本文正是从语言、细节和情节结构等方面分析史杰鹏历史小说《刺杀孙策》“虚”与“实”的关系,并探讨“虚”“实”的平衡意即历史感对历史小说的重要性。

关键词:历史小说;真实;虚构;历史感

一、《刺杀孙策》的历史背景

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绍正在官渡相抗,孙策本欲将兵袭许昌。不料在一次狩猎中,竟遽尔为许贡的门客刺杀。许贡原为吴郡太守,曾上表汉献帝,谏议朝廷召孙策入京,以富贵羁縻,否则必为外患。表书竟为孙策所获,因忿而杀之。许贡门客“亡匿江边”,俟“策单骑出”,“击伤策”。孙策伤重不治,死前以江东托于孙权。孙权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子孙绍未成年,被封为吴侯后徙为上虞侯。其时三国鼎立未成,江东基业拓展而未固,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

这是小说《刺杀孙策》的历史背景。小说截取其中一个断面,以一个虚构的小吏尹昭为主角,让他亲历、亲见甚至参与到事件中去,从而展现出孙策江东的众生相,描画出这一事件不同于史书但也许更为真实的另一面。

二、语言的“真实”让小说的“虚构”有沉浸式的风格,更易让读者有代入式的阅读体验。

史杰鹏的历史小说用语雅驯,沉郁凝练,这部《刺杀孙策》也是如此。文字上继承了他的几部历史小说典雅而克制的风格,能一下子把读者带到那个时代。试举一个例子。

《刺杀孙策》(江西高校出版社,P222)“廷教:张肃、尹昭身为县廷椽吏,不自以身为率,教导百姓;反争名夺利,乃至操兵殴斗,大违纲纪,为县廷羞。敕二人各夺劳三月,罚俸一月。谨令。”

这段是说尹昭被同事张肃欺辱而相殴斗,县令所做出的处罚措施。这样公文式的东西当然是虚构的,但用词、语气无不符合汉代的风格,说是从汉简中来,也毫不违和。从整部小说来看,语言风格极为统一,更难得的是,其中很少有佶屈难懂的词句,读者会不由自主的被带入其中,跟着书中的人物,领略其所遇之事,体验他们的心情,从而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我们阅读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这样的体验是至为重要的。

三、细节的真实让虚构的情节更有张力。

《刺杀孙策》细节描写重要的特点就是真实。这和语言上的“真实”是一脉相承的。这里说的“真实”并不知是指对历史的刻板还原,而是指风格上和历史时代的统一。

比如尹昭和家人相处的点滴,因无子而备受家族的欺辱,“儒将”韩当暴起杀人,一件件尹昭亲历或者亲见的人事,都是汉末乱世真实的社会状况,同时也一层层剥开了孙策江东的真面目,从而为尹昭最后的行为做足了铺垫。

楔子一里,孙策于宴堂谈笑杀人,宴堂的布置、座次方位刻画细致,也都符合汉代的行制。期间和其母吴氏的对话,和许贡的对话,以及孙权周瑜等的话语,都是寥寥数句,但吴氏的残刻凉薄,孙策的暴虐多志,周瑜的曲意依附,孙权隐晦的立场,都一一刻画如绘,如亲历亲见。靠的也是细节真实的力量。

细节的真实照应“刺杀孙策”历史上的真实,构建虚拟的情节,而虚拟的情节因为细节的真实而更富有张力。

四、情节的推动虚中有实,虚实相应。

这本小说很像一个圆。楔子一里孙策杀许贡点出整个事件的因由,是圆周的一个点。除了刺杀孙策,小说里所有章节也都是分布在圆周上的点。韩当-阿蘅-尹昭一条线,门客-阿蘅-尹昭是一条线,县令-吏椽-尹昭也是一条线……所有的人物或关联或从属,最后都无例外的归结到孙策身上。刺杀孙策是圆心的点。

这样的结构很巧妙。它使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一度忘了“刺杀孙策”而体味到孙策治下江东的生态,也一步步了解到孙策结局的必然。

孙策最后死在谁的刀下?《三国志·孙策传》就简单的一句话。但小说结尾孙策遇刺后的一句“子布”却像惊天巨雷,揭蘖另外一种可能。这当然是虚构,但却不是毫无理由。一则,孙策行猎,路线时辰份属军机,许贡门客从何得知?再则,孙策死时,其子孙绍八岁,接位虽嫌过小,但也不是没有先例。只能说明孙策势力未固,才不得不传位孙权。孙权即位后经营江东,孙策亲信如太史慈等均遭疏离。其子数封,止为侯爵,死后袭传,孙皓时,更因讹言谓奉当立而诛死。

从这个角度看《刺杀孙策》,孙权虽出场寥寥,但才是幕后的人,其余人等皆为棋子。这样布局,情节上虚中有实,虚实相应,使整部小说的立意层次更提高了一阶。

五、历史感是优秀历史小说的标配。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小说,优秀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就作者的几本历史小说而言,《亭长小武》是传奇的,《赌徒陈汤》是昂扬的,《鹄奔亭》是哀伤的,而《刺杀孙策》则有一种挥之不去悲凉的氛围,整本小说的气质是沉静的,悲凉的氛围自始而终。有让人温暖的人和事,但也难掩伤感。

但无论气质如何多变,作者所营造的那种那种真实的历史感一直没有改变。

历史感对于一部历史小说而言非常重要。它是历史小说高下的分野。语言、细节和情节的铺陈推进是构成一部历史小说历史感的主要元素。

从小说中各色人物的衣饰,各种兵器的描述,到一间廷室的布局,胥吏的容色言语举止,再到各种典章制度,都历历如绘。我们读的时候很容易被作者“抓”进书里去,不自觉的走入那個遥远的时代。

作者研究所关,对古代文物典章乃至音韵等无不熟稔,但又能从现代文明的高度以审视,体现在历史小说中,不为帝王将相赞歌,而是用笔做刀,划开华丽外衣,露出历史暗色的本相。这样的思想配合作者沉郁凝练的文字,才能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猜你喜欢

历史感真实虚构
长春花蓝+中国红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虚构的犹太民族?
早期《三国》插图:熊清波本《三国全传》的插图问题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