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

2019-08-18叶惠芳何伟范倩雯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应用管理临床药师抗菌药物

叶惠芳 何伟 范倩雯

【摘要】 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抗菌药物治疗;另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10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均较轻微, 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未发生严重损害。结论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使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更为合理和安全。

【关键词】 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实践;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75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会增加院内感染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同时诱发细菌出现耐药性, 对社会甚至全人类造成严重危害[1]。为了解决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问题, 我国卫生管理部门从2011年开展了为期3年的专项整治工作, 并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其中明确指出临床药师在临床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和责任[2]。本研究观察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10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7例, 女43例;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42.33±12.59)岁。另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10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62例, 女38例;年龄20~78岁, 平均年龄(42.44±13.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干预, 具体措施:①患者入院后临床药师全面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抗菌药物应用史, 并直接与患者及主治医生交流。②临床药师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方案、药物应用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根据患者药敏试验等检验结果对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给予个体化的、专业的指导, 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③评估危重患者的用药医嘱, 严格审核相关用药信息, 与医生沟通以确定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肝肾功能受损、二重感染及其他)。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病原学检测为阴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 实验室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對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均较轻微, 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未发生严重损害。

3 讨论

近年来,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4]。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但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致使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 且产生的速度极快[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在20世纪40年代仅为1%, 但是到20世纪末则为90%[6]。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诸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包括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临床药师是指导药物临床使用的专业人员, 能够为药物临床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持。目前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体现为:①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选择的并非敏感药物;②药物剂量应用不当, 过大或者过小;③药物应用时机不当, 过早或者过晚应用或者停用抗生素, 发生过敏反应未及时停药[7-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均较轻微, 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未发生严重损害。说明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能够起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作用。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药师指导用药, 合理介入临床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这是因为合理使用抗生素, 减少了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不良作用以及抗生素对机体的损伤。

综上所述,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使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更为合理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坤.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5(19):4037-4038.

[2] 周明明, 张坚, 李红健. 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成果分析. 中国医药, 2014, 9(4):585-589.

[3] 王敏. 临床药师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35):92-93.

[4] 陈志广.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2):195-196.

[5] 庞艳玉, 曾涛, 王先利, 等. 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管理的实践.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7):984-987.

[6] 梁素敏. 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10):144-146.

[7] 王珉, 刘艳, 田家荣.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分析. 健康之路, 2018(3):287.

[8] 王惠霞, 缪苗苗, 滕月鹏, 等.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实践. 中国药房, 2013(46):4328-4331.

[9] 张妍.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19):141-143.

[10] 徐国华, 李庆, 李良露, 等.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1):120-121.

[收稿日期:2019-02-27]

猜你喜欢

应用管理临床药师抗菌药物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药师在朱砂外用致汞中毒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