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动静脉管径比率、颅内血管搏动指数相关性分析

2019-08-18刘源刘波澜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9期

刘源 刘波澜

【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率(AVR)及颅内血管搏动指数(PI)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根据是否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组, 其中68例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为A组, 52例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期20例无高血压及视网膜病变的健康体检者为C组。采用数字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仪测定三组的颅内血管PI, 眼底彩色照相测定视网膜动脉、静脉管径。比较三组PI、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CRVE)、AVR, 分析AVR、PI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AVR分别为(0.67±0.04)、(0.78±0.07)、(0.86±0.05), PI分别为(1.45±0.06)、(1.12±0.08)、(0.67±0.05);三组AVR及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患者CRAE、AVR及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视网膜病变越严重, CRAE及AVR值越低, PI值越高;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患者CR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AVR呈负相关(r=-0.566, P<0.05), 与PI呈正相关(r=0.834, P<0.05)。结论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AVR呈负相关关系, 与PI呈正相關关系, 两种指标对于该病的早期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动静脉管径比率;搏动指数;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14

TCD中动脉搏动指数也可反映动脉硬化程度, 而目前的研究中关于视网膜血管管径及PI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报道甚少[1]。本文通过对比高血压视网膜不同程度病变患者AVR及PI, 分析AVR及PI与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组, 其中68例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为A组(参照Keith-Wagnar标准对A组进行严重程度分级, 分为Ⅰ~Ⅳ级), 52例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期20例无高血压及视网膜病变的健康体检者为C组。A组男38例, 女30例;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67.7±5.2)岁;Ⅰ级20例, Ⅱ级21例, Ⅲ级15例, Ⅳ级12例。B组男29例, 女23例;年龄39~82岁, 平均年龄(69.1±4.9)岁。C组男12例, 女8例;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68.2±4.6)岁。三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2010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研究对象清醒合作;年龄≥18岁。排除标准:视网膜原发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脂血症;脑血管病;合并影响眼底观察的屈光间质混浊病变;妊娠及哺乳期。

1. 2 参数测量方法

1. 2. 1 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管径及AVR 以视盘为中心拍摄双眼眼底照片, 采用 ImageJ 1.46软件测量距离, 根据Parr-Hubbard公式计算、Knudtson公式校正, 得到CRAE、CRVE, AVR=CRAE/CRVE, 正常AVR>0.67, 整个过程由同一医师操作完成。

1. 2. 2 PI 采用数字化TCD检测仪检测颅内血管PI, 计算平均PI=PI总和/检测血管数量。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AVR及PI比较 A组、B组、C组AVR分别为(0.67±0.04)、(0.78±0.07)、(0.86±0.05), PI值分别为(1.45±0.06)、(1.12±0.08)、(0.67±0.05);三组AVR及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患者CRAE、CRVE、AVR及血管PI比较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患者CRAE、AVR及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视网膜病变越严重, CRAE及AVR越低, PI越高;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患者CR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AVR、PI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AVR呈负相关(r=-0.566, P<0.05), 与PI呈正相关(r=0.834, 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 高血压视网膜病临床分级越高, CRAE及AVR越低、PI越高;PI是根据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谷值计算出的反映动脉管壁张力和硬化程度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 颅内动脉PI为0.6~1.0, PI≥1.1即为颅内动脉血管张力升高表现, PI明显升高要考虑动脉硬化, 且动脉硬化程度与PI呈正比[3]。血压影响视网膜血管改变主要体现在管壁弹性的变化和管腔直径的变化, 分为4期, 第一期为血管收缩期, 参照Keith-Wagnar分级标准为Ⅰ级病变的病理生理改变, 主要表现为升高的血压刺激柔软的视网膜动脉管壁, 血管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使管壁张力增高, 形成功能上的管腔缩窄, 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动脉管壁张力持续升高可引起永久性病变, 进入第二、三期(动脉硬化和狭窄期), 此时血管壁已出现不可逆性的结构改变, 具体病理特征包括:动脉普遍缩窄, 内膜增厚, 小动脉塌陷, 血管迂曲变细, 分支角度增大, 管壁光反射改变等[4-7]。弥漫性的动脉缩窄是此期典型特征, 动静脉管径比率由正常的2︰3变为1︰3或1︰4, 此期相当于临床分级中Ⅱ级的病理生理改变[8]。病变继续发展进入第四期(渗出期), 此时视网膜的灌注压已超越其自身调节能力, 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 血管壁破损, 细胞和体液从循环系统中漏出, 造成更严重的血管损伤[9]。在眼底照片中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及棉絮状斑, 即临床Ⅲ级的病理生理改变。在渗出的基础上合并视乳头水肿和视网膜水肿即为Ⅳ级病理生理改变[10]。相关分析显示,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AVR呈负相关(r=-0.566, P<0.05), 与PI呈正相关(r=0.834, P<0.05)。提示二者可作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评判指标。

综上所述,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AVR呈负相关关系, 与PI呈正相关关系, 二者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早期评估和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真, 王彤, 徐强, 等.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7):541-544.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146-153.

[3] 陈旭羚, 杨柳.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颈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6, 32(3):326-330.

[4] 庄雪芬, 窦汝香, 刘源. 脑血管搏动指数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14):23-25.

[5] 孙晓璐. 影响高血压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相关因素. 国际眼科杂志, 2017, 12(33):1038-1041.

[6] 张艳艳, 田田, 卢宏. 脑卒中与血管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 18(1):83-87.

[7] 张伶, 王振常, 赵鹏飞, 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视网膜血管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2017(10):2012-2015.

[8] 刘莉, 叶鹏.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微血管异常与脑卒中、脑血管病的关系.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6(11):1069.

[9] 江雪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24):3038-3039.

[10] 曾敏珊, 刘玉英, 龚晓薇, 等. 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0):1765-1766.

[收稿日期: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