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藏元青花赏鉴
2019-08-17张莹
张莹
在人类文明史中,很多民族都会用泥制陶,但瓷器却是中国先民独步天下的发明。瓷器超越了实用器皿的意义,是泥土与矿石在烈火中的一次涅槃。如今,瓷器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皿之一,但在古代,瓷器却是文人墨客和收藏家们所钟爱的奢侈品,还通过各种渠道出口海外。今天笔者为大家整理了一批河北博物院馆藏的精美元代青花瓷,以期更为直观地感知我国令人惊叹的瓷器文化。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到了元代在景德镇发展成熟。元朝时青花瓷的烧制时间只有短暂的四五十年,现在全球的元青花存世量也只有三四百件,元青花也以其高超的工艺和稀少的存世量被誉为中国青花瓷中的珍宝。2005年在佳士得拍卖行的一次伦敦拍卖会上,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瓷就拍出了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也足以证明元青花是多么的价值连城了。
1964年5月11日,在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的一次建筑施工中,保定市建筑公司的工人们在深约1米处发现了一批古代瓷器。经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清理鉴定,这是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青花瓷6件,另外还有卵白釉瓷和蓝釉描金瓷器,因建筑工人们的小心爱护,这批瓷器出土时,只有两件破损,其余均保存完好,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大批精美元代瓷器。这批惊艳世人的元代瓷器有什么用途?它们的主人是谁?如此珍贵的器物又为何要深埋地下?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走进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厅,来欣赏一下这批元代青花瓷。
1.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一对
一件通高42.3、口径15.2、底径19.4厘米。(图1)
罐直口、大腹 、平底、带盖,盖钮坐蹲狮形。胎骨上部薄、下部厚。通体施青白釉,釉色光亮莹润,纹饰丰富有序。盖面装饰有变形莲瓣纹和回纹。颈肩部装饰下垂的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饰有莲池纹,云头之间装饰折枝牡丹纹。大罐的腹部四周用连珠纹作菱花形开光四个,开光内贴塑有四季花卉纹。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用釉里红涂绘,红蓝两色交相辉映,具有对比强烈的装饰效果。
2.元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图2)
高51.5、口径6.6、底径14.5厘米。
瓶为八棱形,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腹部修长。肩部和近底部采用白地青花技法绘制大朵如意云头纹,云头内填绘凤鸟、奔兽、花卉。腹部主体纹饰采用白地青花技法,微微凸起的四条浮雕白龙在蓝色海浪中遨游翻腾,画面繁而不乱,主题突出。
3.元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图3)
高32.5、口径9.7、底径9.8厘米。
瓶为八棱形,侈口,细长颈,溜肩,通身呈八棱形。瓶颈部绘蕉叶纹、回纹和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双狮戏球图,双狮身系彩绸璎珞,回首翘足,嬉戏争斗。纹饰笔法流畅,浓淡分明。
4.元青花八棱执壶(图4)
高23.6、口径4.9、底径7.8厘米。
此器细颈圈足,通体呈八棱形,带盖,长颈,垂腹,下腹内收。颈腹间一侧为细长的曲流,另一侧有弯曲的扁长柄。壶身饰有八层纹饰,颈上部为蕉叶纹,颈下部、下腹及盖面装饰有莲瓣纹。腹部主题纹为折枝花卉。整体胎质坚致细腻,造型典雅秀美。
这批瓷器出土后,经过初步鉴定,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发现,特别是青花釉里红大罐,更是震惊世界的珍宝,对于研究我国的瓷器工艺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青花瓷的着色剂主要是含氧化钴成分的矿物原料。这种原料着色力极强且稳定性较好。钴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最晚到唐代,我国工匠就已经熟练掌握钴料的着色用法了。人们从矿石中提炼出原料,并进行磨制、煅烧、调和,绘画在瓷胎之上,然后罩上透明釉进行烧制。在1300°C高温的烘烤下,瓷胎排除了多余的水分重新结合,釉料中的金属离子则发生了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以不同价态氧化物的形式固定下来。最终呈现出白地蓝彩、清新淡雅的中国传统水墨画般的艺术效果。青花瓷是釉下彩瓷,纹饰绘制在釉层之下,因此永不褪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元青花所用的氧化钴,既有从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也有国产的钴料“土青”。“苏麻离青”料主要由氧化铁、氧化钴、氧化锰组成,锰钴比约为0.01—0.06,铁钴比约为2.21—3.02。这种青料色泽浓重,青翠艳丽,因为含铁量比较高,所以烧成后常有银黑色结晶斑。保定窖藏出土的这件青花大罐也是采用这种进口原料“苏麻离青”,青花色感浓重艳丽,有晕散现象,釉面有铁锈式的黑色斑点。这就是苏麻离青等进口西亚地区钴料的呈色特点,也是元代青花瓷区别于现代青花瓷的独特风格。
而釉里红则和青花一样,都是釉下彩瓷,两者在工艺制作、纹饰图案等方面都很相似。釉里红呈色的关键物质是氧化铜,铜离子在高温还原焰中呈现红色,且釉里红色料的铜含量要比其他铜红料高出许多。铜离子对窑内环境和烧成温度要求极高,在窑炉中火候不到,会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会挥发,红色便会晕散或者干脆褪色,纹饰就不连贯了。由于古代技术条件的限制,要同时保持青花和釉里红成色,有相当大的难度,对烧窑工匠的要求也更加苛刻。所以烧制釉里红,自始至终的制作工序都要十分严格。如果稍有偏差,就有整窑报废的可能,有学者曾评价说,烧制釉里红十件里面能烧成功一件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由于元代烧制釉里红的技术还不成熟,对窑内气氛的掌握程度不高,元代釉里红瓷器经常出现发黑、晕散等现象。
相比于釉里红,青花的烧成比较容易,因此至今尚有较多的元青花器出土和传世品种的留存。而釉里红由于烧成难度大、产量低,传世与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器数量不多。虽然元代中后期,釉里红的烧造工艺已有大幅进步,但颜色大多偏灰黑,极少有红艳欲滴的效果。
把青花和釉里红组合在一件瓷器上,是元代景德镇陶瓷艺人的一种创新嘗试。上文中提到的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就是由青花和釉里红这两个瓷器种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俗称“青花加紫”。这样一来,一件器物同时具有青花的“清雅稳重”,又有釉里红的“绚丽夺目”,丰富了色彩效果。虽然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就已经烧成,但是,因其工艺复杂烧成难度极高,青花釉里红瓷器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瓷器中的名贵品种。(图5 青花釉里红大罐局部)
这批罕见的精品瓷器,不是平常百姓家所用之物,其埋藏者应该为当时的官宦显贵之家。那么,它们的主人到底是谁,又为什么会流落保定地区呢?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设想,这批瓷器可能是元仁宗皇帝赏赐给时任宰相张珪的。《元史·张珪传》中曾经记载,元仁宗在1312年和1319年两次赐给张珪“上樽酒”,而保定窖藏出土的两组酒器正好与之相符。
但是近年来,通过一些现代技术手段对元代青花钴料的检测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元青花瓷器应创烧于1319年之后。那么,这批瓷器是元仁宗赏赐给张珪酒器的说法就从时间上被否定了,因为当时元代青花还没有烧成。保定窖藏的主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一直是不解之谜,后来又有学者提出它们可能属于元惠宗时期的朝中重臣月鲁不花。据史料记载,1358年,月鲁不花因在保定平定了叛乱而得到元惠宗的赏赐,其中包含酒和马匹,这就恰好与保定窖藏出土的四件储酒器相对应。后来月鲁不花离开保定不久,保定就沦陷了。瓷器易碎不易转移,因此月鲁不花的家人将它们埋进地下来保护这批御赐酒器,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但是这个观点还有待广大学者和瓷器爱好者的进一步研究证实。
经过工匠的巧手,经过烈火的煅烧,那些看似普通的泥土和矿石粉末获得了生命与灵魂。元代青花瓷的发展也为后来明、清两朝制瓷的高度成熟奠定了基础,而景德镇并因此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有了“瓷都”的美誉。这些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而愈发明丽动人的元代瓷器,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将永远散发着夺人的耀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