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情画意海上生明月砚

2019-08-17瑞霖

东方收藏 2019年7期
关键词:砚池嫦娥亲人

瑞霖

读着标题,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画面: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无边无际的大海尽头升起,它洒下的光辉,随着波涛涌动……挂在天上的那一轮明月,是那样地清幽淡凉而又光辉四溢,近在咫尺而又遥远难测,常常会勾起人们无限遐想。

我们小时候,就听过儿歌:月儿弯弯像小舟,载着我们飞上天。稍长,大人告诉我们,月亮上有仙女嫦娥和吴刚、玉兔。说嫦娥丈夫羿是一位大英雄,他外出为民除害,要射落九个多余并烧焦大地的太阳。这时有一个坏人来迫害嫦娥。嫦娥万般无奈,只好吞下不死药升天,留在月宫,过着寂寞的生活。大人指着月亮上隐隐约约的黑影,说那就是吴刚在伐桂,玉兔在捣药,为的是让羿来团聚。

到了我们能识字看书,拜读了晋赋、唐诗、宋词、元曲之后,才知道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月亮包含的意蕴十分丰富。它的名称,也绮丽多彩,有时叫玉盘,有时叫冰轮,有时又叫蟾宫……对着同一轮明月,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境遇,联想各不相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多么清凉高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悲从心生;“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一片萧条景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又是这样亲切可人;“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顿时涌起乡愁;“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无尽的思念;“杨柳岸,晓风残月”“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在诉说别愁离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祝愿亲人平平安安,尽快团圆……

月亮是这样深奥莫测,变化万端,难怪古人举杯对月,感慨万千,总想问个明白。诗仙李白发出了“把酒问月”的咏唱:“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月亮如此多彩多姿,充满诗意,文人墨客将其镌刻在日夜相伴的砚台上,大概是期望它能启发文思,让铁笔生花,写出华彩文章。

在月升日落无穷变幻中,最为壮观的是海上升起明月。一轮银盘似的明月从东海冉冉升起,月光洒向波涛,波涛涌起满月,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琢砚家匠心独运,将这美妙一幕移植镌刻到砚台上,坚硬的砚石顿时泛彩生辉,身价百倍。可巧我有三方这样的古砚,一方是几近天成、少有加工的海上生明月椭圆端砚,另两方是精心雕琢的长方歙砚。天工人工,各尽其妙。现将这三方古砚展示如下:

第一方,海上生明月椭圆端砚(图1),清代。长15.4、宽9.8、厚1.8厘米。面有边框,砚堂从后向前倾斜,淌池大而浅。砚堂落潮处有一颗大鸲鹆眼,眼瞳圆正,从内向外,五层彩晕由深黄渐次变淡到蓝,光华四溢。琢砚者技艺高超,妙用石品,环绕石眼,稍施刀工,鸲鹆眼四周,立马海涛翻滚,气势磅礴,活生生一轮明月从海中升起。青紫色砚堂,宛如月光下深邃的夜空。图景形象传神,叹为观止。

第二方,海上生明月长方歙砚(图2、3),清代。长16.3、宽10、厚2.5厘米。面有围边,中下部开圆形砚堂,四周环绕翻卷海浪,排山倒海向前涌动,形成巨大漩涡,下沉为宽大砚池。天上祥云飘拂,岸边宝塔屹立,直插云天。砚面布满水波纹、刷丝纹、银星、银晕,如同夜空群星闪烁。砚堂顿时变为一轮满月,整个砚面呈现出壮丽的海上生明月景象。画面点睛之笔,是浮雕在砚堂上边那只向前爬动的蟾蜍,标明这圆盘是月亮,不是太阳;是海上生明月,不是海天旭日。因为传说月亮上有蟾蜍,蟾宫是月亮别称。天文学家张衡在他的著作《灵宪》中说:“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第三方,朱海铭海上生明月歙砚(图4、5、6),清代。长15.2、宽10.4、厚2.2厘米。面起边框,砚堂方,砚池圆。堂、池均有细边线,与边框之间铺满云雷纹。制砚家有意将云雷纹斜向排列,如同层层叠叠海浪,围着圆形砚池,上面祥云缭绕,呈现出海上升明月场景。砚背覆手内平展,阴刻行书:“凿井得一古砚,残缺不可用,爰改琢之。”落款“甲午春日蕉圃朱海识”。铭文字体俊秀端正,内容简练,说明这方歙砚,是凿井时得到的残砚改制而成。铭文包浆与周边砚体相同,为老刻;砚面、背布满横向罗纹,点缀银星、银晕,如秋江流水,群星闪烁。墨汁损痕斑驳,加上不知此残砚为何年何月何人所遗地下,更显沧桑古气。蕉圃朱海,生平业绩待查。

凝视这三方砚台上海天明月,思绪激荡,浮想联翩。首先想到的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望着海上升起的明月,想起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大概也能感受到月亮洒下的光辉。在这漫长的夜里,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为了不辜负这美好的月光,诗人吹灭蜡烛,专心致志地观赏月色。夜深了,只好披上厚的衣服御寒。诗人本想把这可爱的月光捧赠给远方亲人,但无法做到,只好睡下,在梦中与友人相聚。多么真挚、深沉的友谊呀!当然,也会想起唐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仿佛看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壮阔亮丽场面,感受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静谧。沉思再三,也会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最后,也像诗人一样,希望洒满大地的月华,能照见远在他乡的亲人,带去我们的问候和祝福。

猜你喜欢

砚池嫦娥亲人
过梅林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念念不忘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儿
了不起的“嫦娥”家族
专注
专注
亲人( 连载一)
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