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2019-08-17纪中强
纪中强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党在坚持群众路线基础上推动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赋予了改革开放巨大生机活力, 同时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使党的群众组织力不断得以提升。这一时期,党在增强群众组织力方面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必须树立党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形象;必须不断探索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必须不断提升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必须不断拓展党联系人民群众的路径;必须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群众组织力;历史考察;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6-0015-06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发挥群众资源的优势,党的群众组织力得以持续提升,也因之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执政成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历程,系统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把握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的规律、提高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效能、消解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初探阶段:党对增强群众组织力的认识与实践(1978-1992年)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下赢得执政地位之后,凭借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领导人民群众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执政成效。但是,囿于革命党思维定势和“左”的错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前党在增强群众组织力方面走了一段弯路。对此,邓小平曾在七千人大会上尖锐地指出:“我们一些同志滥用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了党的威信,群众是不满意的。”[1]301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仅摒弃了有碍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僵化观念,而且果敢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并制定了一系列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方针政策。
1.确立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迅速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在改革的启动和初探阶段,我们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学习和借鉴,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靠自身的力量和智慧探索新路。虽然就宏观层面而言,是党在领导和擘划着改革,但涉及到具体的改革事项时,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摆在改革的主体地位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台各项改革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准则。在推进农村改革的进程中,邓小平认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2]382他指出:“乡镇企业容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的创造。”[2]252其实,不仅农村和乡镇企业的改革是在尊重人民的意愿并发挥人民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如此。初始的改革之所以能够突破旧观念、旧体制与习惯势力的障碍和束缚,说到底是因为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不是把人民作为恩赐和驯服的对象来看待,而是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来看,人民不仅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坚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通过人民的原则,把人民置于改革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可以说,在改革启动和初探阶段,改革是党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过程。
2.转变群众动员方式。改革开放前,受革命战争年代思维定势的影响,党动员群众主要以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表面上看,好像是把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唤醒了,但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并不意味着党有着强大的群众组织力,事实上,这样做一度导致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人人缺乏安全感,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惨重的后果,而且疏离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在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之后,身份和地位变了,党的中心工作和动员群众的工作方式当然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还停留在革命战争年代,那么,就不能承担起“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3]1329这一历史责任,也无益于从实质上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改革開放之后,我们党坚持并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坚持改革取信于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为了群众和改革的成效由群众来评判的方针,注重从群众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另一方面,果断地摒弃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动员群众的做法,开始通过制定科学公正的制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利益激励机制和改革创新精神的综合作用下,再加上宽松的政治环境,人民群众创造财富、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提升,依靠党的富民安民政策和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为民执政的价值理念以及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成效,相信只有党才能够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改革开放前后的实践表明,靠群众运动的方式动员群众已经不适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只有在坚持群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顺应群众的意愿,制定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体制机制,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人民才能认同党的领导,进而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3.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改革开放前,贫穷一度被误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欲望需求被压抑,生产力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许多人的温饱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对此,邓小平曾坦言:“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4]381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农村和城市先后掀起了改革的大潮,废除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等抑制人们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先富起来,鼓励人民群众对正当物质利益的追求。伴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党愈发意识到列宁关于物质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5]113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并把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利益的追求和党的价值目标统一起来,不再把是否注重利益作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而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改革中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并以此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度,进而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二、改革开放快速推进阶段:党对增强群众组织力的丰富与拓展(1992-2002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新理论新论断的明确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到了快速推进的新阶段,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确立了“以人民群众为本”的群众观。“以人民群众为本”的群众观,是江泽民在1994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首次提出的,他指出:“我们衷心希望大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为本,抛弃一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习气,真正在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取得新的进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方面创造出新的气象。”[6]364确立“以人民群众为本”的群众观,主要体现为三个坚持:首先,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本。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大决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既做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又做到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其次,坚持人民群众是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这一时期,我们党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宏大事业的进程中,十分注重利用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江泽民指出:“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参加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获得成功。”[7]226也就是说,党的伟大事业取得胜利需要党与人民心连心,保持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团结一致,让人民成为各项重大决策的制定者、参与者和评判者,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带领人民创造出不断满足人民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再次,坚持人民群众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力量之本。江泽民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8]72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當然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取得执政地位主要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党保持执政地位同样如此。这一时期,我们党居安思危,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本。
2.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辩证统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7]511-512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社会阶层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向,为了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同时,扩大党的影响力,增强党的组织力,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动力,注重协调统筹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江泽民指出:“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9]279这一时期,我们党根据变化的形势不断进行功能调适,充分发挥党“整合的工具”的作用,并从理论上做出科学阐释和积极回应,及时回答了困扰人们头脑的各种迷惑与不解,为进一步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也为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积累了丰富经验。
3.把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赢得民心的着力点。马克思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103人民群众能不能认同一个政党,不是因为这个政党提出了什么样的理论,或者进行了什么样的宣传,而是看这个政党是否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能否把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前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在执政了70余年后丧失执政地位,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认为她不再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从而失去了人民的信任。正是吸取了前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惨痛教训,在新旧世纪之交,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好、维护好和实现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得人心的事,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9]422-423对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视,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党为民执政的执政理念,不仅激发了人民群众追求自身利益的热情,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增强了党的群众组织力。
三、改革开放持续推进阶段:党对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发展与深化(2002-2012年)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实践主体地位,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享有,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不是单纯地强调一般意义上的发展问题,而是直面发展起来以后,如何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见物不见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说明我们党不仅更加自觉地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和地位,而且找寻到了进一步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根本路径。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1]850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就要坚持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1]83-84。这一时期,我们党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群众工作的根本指针,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培育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路径,党的群众组织力得到大幅提升。
2.通过加强民生建设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民生连着民心,它不仅是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而且是党增强群众组织力的根本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指导下,把民生建设视为党的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一方面,通过加强民生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另一方面,以民生建设为根本路径,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为重视的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以此增进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事实上,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并愿意服从党的领导,不在于党拥有多么丰富的权力资源,也不在于党对人民承诺了什么,而在于党能否自觉地把自己作为人民群众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的民生问题。胡锦涛认为:“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12]我们党只有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把人民群众当作亲人,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人民群众才能把党视为知心人、引路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党的领导,进而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3.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需要党员干部倾真情掏实心,同时还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采用适宜的工作方法,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毋庸讳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们党在取得巨大执政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党群关系紧张、党的群众组织力弱化等严峻挑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为克服和解决党内存在的“本领恐慌”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加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明确了方向。党的执政理念是为民执政,党的执政根基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提升党群众工作的本领,并以此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题中应有之义。胡锦涛指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13]593-594党的执政能力,是在党为民执政的实践中,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的,党的执政能力究竟如何,主要应由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评判。人民评判党执政能力强弱的标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主要是看党是否坚持了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否把人民群众当作亲人来看待,是否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显然,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群众组织力呈正相关关系,执政能力强,党就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党的群众组织力也必然强,反之亦然。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党提升执政能力的必由路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则是增强群众组织力的根本保障。
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阶段:党对增强群众组织力的新探索与新发展(2012年至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刻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顺应人民群众对党的新期待,在群众组織力提升方面,表现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核心,以“圆梦相信人民,圆梦依靠人民,圆梦为了人民,圆梦通过人民”为主要内容,不仅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效,而且大大增强了党的群众组织力。
1.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党服务的对象。因而,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必须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为民执政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条件下,正视并积极应对党所面临的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执政的根本逻辑,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
首先,确立了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4]52“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14]53在这一根本立场指引下,我们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利益的诉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人民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执政成效。
其次,坚持依靠人民促进发展的方法论思想。习近平认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因而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切实调动人民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获得令人民满意的发展成效。
再次,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发展固然重要,但如果人民群众不能公平地享受到发展成果,那么,我们的发展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甚至还会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对此, 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15]42这说明十八大之后,我们党不仅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而且强调要把“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作为根本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领域分配不公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另外,确立发展效果由人民来评判的检验标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是否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实惠,党领导发展的效果如何,不能由党自说自话,而是应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16]28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为民执政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党执政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和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意愿得以实现。坚持人民评判标准,不仅是检视党领导发展效果的现实需要,而且是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根本途径。
2.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就是要通过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增强党的吸引力、感召力。人民群众对一个政党的评价,往往不是看她对人民群众承诺了什么,关键是看她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以及做的效果如何。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问题作为加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的着力点,在对民情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一方面,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不仅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而且查处了一大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改进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另一方面,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和脱贫攻坚等民生问题。民生连着民心,习近平指出:“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14]364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通过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到具体的执政实践当中,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利益问题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福祉,提升了党的执政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进而增强了党的群众组织力。
3.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引领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到建党一百周年时要领导人民群众实现的战略目标,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这一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与党动员和组织群众的能力直接相关。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力量之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加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的目标引领。也就是说,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并服务于这一目标。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党以提升能力为着力点,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党增强群众组织力的突破口:首先,增强党引领群众实现科学发展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们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党提升引领群众发展的能力明确了思路、方式和着力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指引。其次,增强党引领群众实现当家做主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7]35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开始注重从制度上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党的大政方针的制定中,使各项政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给人民带来了实惠,也因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响应。让人民当家作主,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党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基本路径。再次,增强党引领群众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既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更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等方面的素质明显提高。复次,增強党引领群众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是不是一个好的执政党,人民群众是否心甘情愿地接受党的领导,关键是看我们党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表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极其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16]41正是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大幅度提升了对群众的吸引力和组织力。最后,增强党引领群众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6]208十八大之后,我们党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环境治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赞赏,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环境的能力显著增强。
4.通过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执政环境,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18]6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建设质量,弱化了党的群众组织力。对此,习近平指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7]61依照这一总要求,我们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制定了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战略措施,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对党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基本经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经验可以使我们从中汲取政治营养和精神力量,并给人以启迪。重视并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增强群众组织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基本的有如下几点。
1.必须树立党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形象。“打铁必须自身硬”。执政形象是我们党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首先要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形象,才能令人肃然起敬,他说的话、做的事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支持。事实上,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如果要想具有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能力,必须塑造好的执政形象,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使人民群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党的领导。毋庸置疑,一个形象差、人民群众不信任的政党,群众组织力必然不强。因而,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形象是党珍贵的执政资源,是凝聚党心民心、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重要保证。实践表明,要塑造党良好的执政形象,除了要把党自身建设好、做好党的宣传工作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执政党。
2.必须不断探索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不仅需要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地办实事,还需要不断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否则,我们在做群众工作时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可能取得令人民满意的工作成效。首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取福利而制定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党拥有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因而,党员干部应明白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不能以“父母官”自居,而应自觉地把自己摆在“公仆”的位置上。其次,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党的执政实践当中。党员干部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难处,发挥好协商民主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工作,工作效果应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最后,要在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地域,党员干部要力求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工作,不能夠搞“一刀切”。同时,我们的党员干部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掌握现代技术,改进和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3.必须不断提升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本领恐慌,是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19]178他还把学习形象地比喻成“开铺子”,如存货不多,取一点、少一点,不久就要告罄,不进货就要关门倒闭。不可否认,我们党现在仍然面临着“能力不足”的危险。
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除了需要有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强烈愿望之外,同时还需要拥有相应的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否则,我们对人民群众做出的种种承诺就可能变为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进而弱化党的群众组织力。提升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就要引导教育党员干部树立现代政党的执政理念,把学习书本知识和群众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学会通过民主的方式组织群众,善于以法治的方式动员群众,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4.必须不断拓展党联系人民群众的路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面对复杂多变的执政环境,必须根据党所处的不同历史方位不断拓展党联系群众的路径,采取多种措施走进、沟通、关爱和服务群众,塑造党亲民、爱民、为民和利民的执政形象。首先,应不断健全党联系群众的组织体系和体制机制。利用党各个层级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外围组织,深刻体察民情,广泛征集民意,帮助民众解决问题,为民众提供及时便利、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完善党联系群众的体制机制,使党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常态化。其次,通过解决民生问题密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促进社会公正。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党应积极探索如何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获得更多的利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增加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投入,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以此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最后,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在新媒体和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党除了运用好传统方法联系群众外,应做到与时俱进,要求党员干部学习和运用互联网技术,根据不同的群体和地域,探索联系群众的新路径。
5.必须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执政党,与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性质的执政党不同的是,我们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应然”并不能等同于已经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然”,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对人民的承诺等同于我们已经做到的实际成效。尽管每个人对利益内涵的理解和对利益追求的程度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利益问题始终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矛盾和冲突都是因利益的纷争而引起。因而,党能否在公平正义的原则指导下协调好不同群体和地域的利益关系,使各个方面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不仅是对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党增强群众组织力、赢得民心的关键。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利益整合的价值取向;二是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好人民群众不同方面的需求,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要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关怀和帮扶;三是要建立包括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和利益优化等一系列科学完善的利益整合机制,从制度上解决由于利益分化滋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总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抓好经济工作视为党的“最大政治”;另一方面,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把做好群众工作视为党的“根本政治”。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 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 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8]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12]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5(01).
[1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7] 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8]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9]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