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理念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2019-08-17林冬冬王林桂

时代人物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双创能力教育

□文|林冬冬 王林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发展主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应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夯实自身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本文将对“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展开分析研究。

在新常态时代背景下,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基于这一形势,高校应顺应发展潮流对创新创业予以重视,确保高校学生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高校更好地发展。本文分别从“双创”内涵及现实意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基于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双创内涵及现实意义

所谓“双创”实际是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来开展创业活动,以此来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与积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这对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尤为重要。基于“双创”背景下通过万众创新来优化相关产品与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在大众创业下还应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充分优化。总的来说,万众创新需要以大众创新为基础,通过理念与方法的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契机,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为创新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将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结合起来。

总的来说,“双创”可使人们对创业的热情大大提升,对社会各方面影响深远,求职者可通过创新创业来完成就业,使就业压力得到充分缓解。此外,“双创”还可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生命力,使我国经济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通过创新创业可使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高校的发展大有裨益。

使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缓解。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显著,就业政策有效落实对创业扶持政策进行完善,高校通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实施效果,使社会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高校应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加以重视,对创新教育体系不断建设,通过这一手段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得到转变,同时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与技能。

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实现人生价值,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现,提高自身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就业教育存在差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据此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掌握更多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使自身才华得到更好地发挥。

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实现创新创业的重要场所,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快学生的发展速度,为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实际上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是对双创要求的积极响应,同时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求。

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行极为重要,不仅可缓解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还可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对高校的发展影响较大,因此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提上日程。

基于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基于双创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高校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不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明确,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对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行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效完善,对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进行健全,扶持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通过相关对策的应用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获得更好的实施效果。

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为了更好地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应使学生不断强化加强对创新创业的全面认识与理解,此外学生还应对相关创新创业政策加以了解,学习相关知识,并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在整个实施环节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获取更多创新创业信息。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使就业观念得到转变,树立创业就业观念,对职业规划科学计划,为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此外学生还应具备敢闯敢拼的精神,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善于把握机会,在创业中更好地成长。

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高校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创业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升。据此,高校应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使传统教育思想得到转变,此外还应对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新型就业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以创新精神为目标,按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可通过专家讲座、网络学习、课堂学习等方式来进行,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拓展,确保学生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创新技法、设计思维等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学生应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利用学校的平台培养自身意志力与信念,对市场发展情况及时了解,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应结合学科特点与实际情况,采用学科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实现二者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对就业人才进行培养,由于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培养方向存在差异,据此高校应根据学科特点来更新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教师的素质水平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高校还应对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行建设,聘请高素质教师以及丰富经验的创业者来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另外高校还应聘请投资者、企业家来校进行讲座,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

与此同时,高校应对传统教育模式不断转变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在具体实施中应对课程合理设置,加大课程的开发力度,对传统授课形式不断创新,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为了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高校还应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创建,将创新创业的特色发挥出来,确保创新活动得到有效落实。

不断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充分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为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作用,不断健全对学生的激励机制,通过典型示范以及奖励基金的设立来达到效果,通过报告、讲座形式来树立榜样,使学生的创业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并了解优惠政策的相关内容,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政策给予支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宽融资渠道,减免税收,来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政府部门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网络新媒体来宣传相关政策,实现创新创业。

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确保创新创业工作落实的关键。据此,高校应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并为学生提供相关辅导和培训,对具有潜力的学生科学进行指导,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定创新创业目标,通过这一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创新创业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施效果。

综上,笔者对“双创”的内涵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高校应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并合理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大学生也应正视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为今后的就业积聚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双创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