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基层 增强“四力”
——2016-2018年中国新闻奖中的脱贫攻坚报道研究

2019-08-17张国成

传媒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新闻奖获奖作品四力

文/张国成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随着脱贫攻坚战的逐步推进,脱贫攻坚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以最近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脱贫攻坚(扶贫)报道为例,分析近年来脱贫攻坚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呈现特点以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脱贫攻坚报道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2016-2018年的中国新闻奖中,脱贫攻坚报道获奖总篇数呈快速上升趋势,2016年只有3件,2017年快速增加到14件,2018年增加至28件(如图1)。

各奖次获奖作品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奖在2018年实现由0到1的突破,一等奖2017年和2018年均保持2件作品,二等奖、三等奖倍增明显,实现了三级跳(如图2)。

可以看出,从2016年以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脱贫攻坚类报道不仅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特别奖实现突破即是明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战的重视。随着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共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出台,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展开,并且成为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媒体紧跟党的政策,所以脱贫攻坚类的新闻逐渐增多。二是中国新闻奖的导向引领。作为中国新闻界最重要的奖项,“中国新闻奖”导向明确,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的重视,反映在中国新闻奖上就是获奖作品增加和获奖作品质量的逐年提升。三是广阔的基层天地更容易产生好的新闻作品。脱贫攻坚战中,无数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被派驻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记者深入基层蹲点采访,在与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基层干部、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文风,诞生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有温度、有思想、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更容易获得中国新闻奖。可以预见,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2019年和2020年将会有更多的脱贫攻坚类报道进入中国新闻奖和各省市区的新闻奖。

二、获奖脱贫攻坚报道的内容分析

脱贫攻坚报道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基于脱贫攻坚报道的性质,笔者主要选取报道对象、报道地域、报道体裁等进行分析。报道对象分为:政府、干部、社会、贫困户,一篇报道中这几个对象都有的话,选取最重要的那个;报道地域主要关注省份以及东中西部的分布情况;报道体裁分为: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新闻直播、新闻访谈、新闻摄影、新闻评论和其他。

1.报道对象。报道对象是报道中的核心人物或组织。笔者对45篇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以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为报道对象的共21篇,占全部获奖作品的47%。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摆脱贫困需要群众自身从思想认识到实际行动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所以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就很容易被记者发现和挖掘,这也是以贫困群众为报道对象的作品更容易获中国新闻奖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有3篇以外国人为报道对象,分别是《诺奖得主尤努斯精准扶贫到河南》《河池脱贫经验“出口”亚非国家》《外国使节神山村里探寻中国脱贫经验》,占全部获奖作品的7%。这说明,脱贫攻坚的国际传播也是受中国新闻奖青睐的内容。

2.报道地域。笔者对45篇报道的发生地点进行统计,得出表1。

表1 2016-2018年获奖脱贫攻坚报道发生地统计表

2016-2018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脱贫攻坚报道(3篇全国性的除外)发生地覆盖全国21个省级行政区,按照东中西部划分,报道地域在中国东部省区的有9篇,中部省区的有13篇,西部省区有20篇,获奖脱贫攻坚新闻报道的发生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成反比。4个直辖市中,只有位于西部的重庆有1篇获中国新闻奖。进一步分析,报道地域集中在一个贫困村的有13件,占全部获奖报道的29%,特别是阿土列尔村和赤溪村作为报道地域的获奖作品均占2件。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地方,成获奖作品发生地的重点之一,比如,江西井冈山、河南兰考县、河北阜平县、湖南十八洞村等,均榜上有名。可以想见,未来,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依旧在老少边穷地区,更多的记者应该走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最基层,俯下身去、沉下心来、蹲点采访,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认真了解和体验脱贫攻坚战的真实情况,采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

3.报道体裁。据笔者统计,在2016-2018年获中国新闻奖的脱贫攻坚报道中,系列(专题)报道最多,共占18篇,消息位居第二,为10篇,通讯(深度)报道9篇,位列第三,新闻评论3篇,位列第四(见表2)。

表2 2016-2018年获奖脱贫攻坚报道体裁统计表

具体来说,按照媒体属性划分,纸媒依然是最多的,文字类和新闻摄影类共计20篇,占比44%;广播类13篇,位居第二,占比29%;电视类7篇,占比16%;网络类5篇,占比11%。网络稿件呈上升趋势,2016年获奖1篇,2017年获奖1篇,2018年获奖3篇,除一等奖实现突破外,2018年的获奖网络报道还囊括一二三等奖,包括网络专题和网络评论。

三、脱贫攻坚报道的框架分析

根据臧国仁的“三层次框架”,笔者进一步辨析获奖脱贫攻坚报道的框架特点,研究这些报道是如何呈现出来。

(一)高层次框架分析

1.主题分布。根据脱贫攻坚报道的内容,结合框架理论,笔者将其主题分为:扶贫成效、扶贫(脱贫)故事、扶贫经验、监督反馈、扶贫策论类。

获奖脱贫攻坚报道主要集中在扶贫成效(经验)和扶贫(脱贫)故事两块,共占比89%。而扶贫策论和监督反馈相对不足,建议中国新闻奖在扶贫策论和监督反馈上加以引导,增加扶贫策论和监督反馈评奖名额,让更多人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让良性的监督和善意的批评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见表3)。

表3 2016-2018年获奖脱贫攻坚报道主题统计表

2.新闻标题。从新闻标题来看,45篇获奖作品,标题中有“扶贫”“脱贫”字样的共21篇,再加上“反贫困”“贫困村”“贫困户”“贫穷”“精准识别”“消除绝对贫困”等字眼的标题,共计27篇,占比60%。除此之外,《我的脱贫路》《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扶贫周记》《老郭脱贫记》《脱贫攻坚日记》《“悬崖村”扶贫纪事》《吴家庄脱贫记》也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反映了行政区的扶贫行动、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脱贫历程等。

(二)中层框架分析

根据框架理论,框架中层次结构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笔者对45篇报道进行分析,制定事件分析结构表如下。

表4 2016-2018年获奖脱贫攻坚报道事件结构分布表

由表4可知,获奖脱贫攻坚报道的事件结构相对没那么全面,如“历史”等相对缺失,也就是说获奖的脱贫攻坚报道更容易集中在脱贫攻坚的主要事件中或者某一个片段,记录记者采访时的场景,对脱贫攻坚的历程梳理得相对不够,即使文章内包含“历史”的内容,也不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像《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这样全景式的报道深入的思考的作品相对欠缺。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评估类获奖报道应该会增多,主要事件应该会相对减少,但是作为核心部分,主要事件依然会是脱贫攻坚类报道主体。

(三)低层次框架分析

1.消息来源。根据新闻框架理论以及2016-2018年获奖脱贫攻坚报道,笔者把消息源分为:政府、基层干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群众和其他。据统计,在45件作品中,消息源来自群众的有20件,占比45%;来自政府的有15件,占比33%;来自基层干部的有6件,占比13%;来自社会组织的4件,占比9%。由此可知,消息源主要来自群众,这与党和国家提倡的“走转改”、增强“四力”是一致的。同时经过统计,45件获奖作品中,明确标注蹲点采访的作品共7件,占比16%。在一定程度上说,好的脱贫攻坚报道,多来自深入基层的采访或蹲点采访。从以上分析中也可以得知,消息来源的面并不广泛,没有来自专家学者的消息源。专家学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力相对不高,至少在获中国新闻奖的脱贫攻坚报道中,体现不明显。

2.图片使用。45件获奖脱贫攻坚报道中,只有1件摄影作品,这折射出摄影作品的整体质量有待提升,摄影作品的创意有待提高。同时随着融媒体的发展,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都需要综合起来,这是大势所趋,图片的重要性也会有所提升。未来,高质量的脱贫攻坚融媒体报道在中国新闻奖上一定会有所斩获。

四、结语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逐步推进,优秀的脱贫攻坚报道必将大幅增加,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脱贫攻坚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均会有很大提升。目前阶段,脱贫攻坚报道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诸如《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这样的精品,还需要更多的记者深入进行“走转改”,增强“四力”,加大蹲点采访的力度,在感同身受和深入思考总结中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新闻奖获奖作品四力
以廉洁文化“四力”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增强四力不放松 助力脱贫苦下功——全国涉农媒体增强“四力”助力脱贫攻坚网络培训班成功举办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湛江市文艺骨干 “四力”培训班在徐闻举行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获奖作品选登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