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视听内容发展的现状、特点与趋势

2019-08-17赵京文

传媒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内容

文/赵京文

网络视听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报道为主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强化“首页首屏首条”建设,综合运用多种节目形态,推出有特色有影响的报道,网上形势政策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有声有色,舆论宣传主阵地地位不断强化。

2018年以来,中国网络视听继续保持健康稳健发展态势,网络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巩固壮大、网络视听阵地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强化,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取得新成效,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不断提升,在满足人民美好视听新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视听内容发展现状

网络视听平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强化和固化,更加重视原创内容布局。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586家机构获准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基本保持不变。2018年,全网共上线超3134部网络视听内容,其中会员内容超过1853部,占总内容的近60%。付费观看已成通行收看模式,推动内容付费在营收结构的占比不断提升,成为网站主要收入来源。比如,爱奇艺付费收入已超过广告收入,2018年全年会员服务收入达106亿元,同比增长72%。

主要视听平台持续投入巨资制作网络原创节目,自制(合制)内容数量逐步与购买内容持平,节目质量接近或达到广播影视节目水平。视频网站在内容布局与题材选择上,呈现出新的特点,逐步彰显品牌特色,如腾讯视频深耕女性励志题材影视剧;优酷打造“少年派”剧场;爱奇艺推出“爱青春剧场”“奇悬疑剧场”。

网络视听用户: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付费习惯持续强化。2018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12亿,同比增加3309万,增幅为5.7%,占网民整体的73.9%。视频观看移动化趋势更加明显,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9亿,同比增加4101万,占手机网民的72.2%。在线视频付费会员规模超2.3亿,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19%,远高于中国网民规模近三年6.28%的复合增长率。2018年,网络视频付费用户比例达53%,同比增23.8%。

用户付费习惯的强化为网络视听内容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内容付费收入不断增长。2018年,全网共上线超3134部网络视听内容,其中会员内容超过1853部,占总内容的近60%。内容付费在视听平台营收结构的占比不断提升,2018年占比达34.5%,是2012年的8倍。爱奇艺付费收入已超过广告收入,2018年全年会员服务收入达106亿元,同比增长72%。

网络视听内容:呈现量稳质升态势,精品化程度进一步提升。2018年,全国共备案重点网络原创节目共2381部(档),其中网络剧271部、网络电影1793部、网络动画片67部、网络纪录片22部、网络栏目228档;全国非重点网络原创节目共备案2459部(档),其中网络剧50部、网络电影460部、网络动画片378部、网络纪录片129部、网络栏目1442档。2018年各类型网络原创节目备案数量较上年有明显下降,重点网络原创节目备案数与非重点网络节目备案数大体相当,显示网络原创节目创作回归理性,网络原创节目加速向精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网络剧创作传播稳中向好。2018年,全网共上线网络剧218部4145集,同比增加12部,独播节目占比为92%。现实题材网络剧数量明显增加,如《假如没有遇见你》《北京女子图鉴》《乡村爱情协奏曲》等作品聚焦当下,主题广泛,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关切,对形成向好向上创作风气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网络综艺呈现井喷式发展。2018年,全网共上线网络综艺385档,同比增长95%,独播节目占比为88%,涵盖真人秀、脱口秀、互动娱乐等多种形式,覆盖文化、科技、美食、才艺、婚恋等多个领域。比如,《见字如面 第二季》《挑战吧!太空》《这!就是铁甲》等,推动了网综付费观看模式的形成。网络电影进入转型调整期。2018年,全网共上线网络电影1526部,同比下降31%,独播占比高达94%。在政策引导、市场推动以及行业自律强化的多重作用下,网络电影涌现出如《烽火逐金》《罪途》等一批在故事结构、思想内涵、人物刻画等方面均有所进步的影片。网络电影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题材类型触及电竞类、体育类、音乐类、动画类等院线电影较少涉及的领域。网络纪录片发展亮眼。2018年涌现出《我的青春在丝路》《风味人间》等一大批优秀网络纪录片,以多元的垂直题材和知识性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在网络的细分市场中得到较高的评价与满意度。热门IP相关微纪录片也成为网生纪录片的热门品类。网络动画片异军突起。2018年,主要视频平台加大对自制动漫的投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分别上线动漫作品32部、52部、41部、43部,其中《斗罗大陆》《魔道祖师》《中国唱诗班》等作品均取得良好的口碑。

网络视听内容发展的新亮点新特征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构筑舆论宣传主阵地。网络视听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报道为主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强化“首页首屏首条”建设,综合运用多种节目形态,推出有特色有影响的报道,网上形势政策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有声有色,舆论宣传主阵地地位不断强化。

围绕主题主线,抓好宣传阐释。传统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以及商业视频平台开设专栏,汇集最新报道,提供音视频直播点播链接等,共同打造网上网下主题主线宣传的规模声势。新闻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体融合传播突破的刀刃,各种客观真实、观点鲜明、贴近受众的短视频,在多角度、多侧面深入挖掘主题,创新手段,增强互动性,使主流媒体权威性、专业性得到张扬。比如,央视新闻移动网运用独家报道资源推送的V观系列微视频,展示主题活动相关精彩片段;新华网联合短视频平台推出“改革开放40年穿阅之旅”交互活动,带领网民穿阅到不同的年代和场景,引发刷屏传播。

主旋律、正能量作品不断增多。在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下,通过创作规划、评优推优、资金扶持等手段,大力扶持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创作传播,制作出一大批弘扬主流价值、有内涵、正能量的健康优质网络视听作品,推动网络原创节目正导向、提品质。《磅礴中国》《做客中国》《新时代新家乡》《我身边的四十四个细节》《那年1987》等一系列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品积极展现时代的风貌,弘扬改革开放伟大精神,激发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大力量。商业视频网站与主流媒体同频共振,有效扩大了正面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腾讯视频推出“献礼剧场”、优酷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爱奇艺推出“巨变40载,奋进新时代”大型专题,记录、书写、讴歌新时代。

植根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网络视听行业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力量,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的核心要素,一大批能量正、精气足、打动人心的文化类网络原创节目精品不断涌现,为中华文化实现新辉煌提供新时代的新滋养。2018年,文化类网络综艺以及网络纪录片齐头并进,全网共上线文化类网络综艺21档,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比如,《一本好书》《风味人间》《百心百匠》等,这些节目选题从文化漫谈到博物访古、从书籍细读到致敬匠人匠心,既“有营养”又“好看”,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垂直品类综艺出新出彩,航天类综艺、机器人格斗类等综艺内容品质不断提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带动了年轻用户去了解更加多元的文化领域。总体而言,提升作品自身的思想文化价值,追求正确的价值导向,开发更多的创新模式成为网络原创节目创作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不再一味追逐流量明星、热门IP或娱乐至上,而是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着力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潜心打磨作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网络视听行业主体也更加注重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创作播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格调积极健康、受未成年人喜爱的优秀视听节目,促进青年构建正确价值观,如《博物奇妙夜》《一千零一夜出走季》《了不起的匠人师徒篇》《我的青春在丝路》等节目,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追求真善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优秀节目放在显著位置,向年轻受众传递着爱国精神和正能量。

新业态表现突出,助力内容生产向专业化垂直化发展。短视频市场成熟度逐渐提高。2018年,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达140.1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520.7%。随着用户消费视频内容场景更加碎片化,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迅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上涨1.7倍,超越长视频成为网络视听第一大应用类型。各大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短视频领域,形成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两超多强”的行业格局。与此同时,一批新兴的短视频平台另辟蹊径、深耕某一细分领域,做强垂直市场,成绩喜人。为适应网民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一些平台和创作机构在竖屏剧和微综艺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或成为网络原创节目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长视频和短视频、短视频和直播相互渗透,融合趋势不断加快。头部短视频平台开始布局新的细分市场,并向长视频领域发力,如西瓜视频进入网络综艺领域。长视频平台也继续在向短视频领域发力,相继加大对短视频领域的资源投入和战略倾斜,如腾讯先后上线了微视、下饭视频、闪咖等十三款短视频应用。直播和短视频也呈现融合态势,如直播平台设置了短视频录制功能,短视频平台也开设了直播功能,两者业务的分界正逐渐模糊。

网络直播进入结构调整和业务重塑期。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转型推动下,网络直播市场发展回归理性,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资本市场更加冷静,融资节奏进一步放缓,同时对平台的内容生产、主播培育和吸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游戏直播、语音直播等细分领域发展强劲,语音直播细分领域吸引荔枝FM、喜马拉雅、蜻蜓FM、陌陌等音频巨头入局,游戏直播的火爆直接促成虎牙的上市。

音视频类知识付费产品进入快速增量阶段。对知识内容的需求从大众入门级进阶为更专业的细分领域,“知识网红”大量出现,社会各个学科领域的“专业课”比比皆是,其中人文历史、儿童教育、女性情感3个细分领域成长最快。平台化运作更加普遍,如喜马拉雅、蜻蜓FM等平台主动邀约内容创作者,深度参与内容规划制作,以共赢的利益分享模式推动业务良性运转。通过平台化的资源统筹规划、专业化细分化的制作推广以及社群关系的强化维护,促进音视频类知识付费业务成为高黏性的知识传播及消费场景。

网络视听内容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是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网络视听行业正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阵地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工作,为网络视听行业的舆论导向、内容创作、人才培养、管理引导、网络安全等方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坚定了信心、鼓舞了力量。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这都为网络视听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特别是把新中国成立70年这部“奋斗史诗”反映好、解读好,提供了生生不竭的创作源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中央明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职责包括“监督管理、审查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首次把网络视听摆到了与广播电视同等重要的位置,行业主管部门更加聚焦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聚焦网络视听阵地建设和管理,聚焦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这将为网络视听创造更好发展环境。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人民群众对视听内容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为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动力。网络视听应不仅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更应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发起者、组织者、提供者,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助手。新时代,需要网络视听行业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推出更多记录、书写、讴歌新时代的文化精品,实现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互联网技术的演进发展是网络视听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VR、区块链等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互联网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将给网络视听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与体系重构,也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近年来,网络视听平台持续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将新技术贯穿到平台的创作、生产、分发、审核、播放、变现和交互整个生态环节,不断提升内容的精准生产、用户的观看体验,新技术在安全审核领域的应用。5G技术为4K、8K的超高清视频以及虚拟现实内容提供技术支撑,传输和分发更加多元快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启动建设基于5G技术的新媒体平台,并在2019年两会期间成功实现4K超高清视频集成制作。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不断深化发展,在智能生产、流量预测、会员流失预警、广告精准投放以及自制剧排片、剧集更新、数字化修复等领域应用进一步加大。比如,优酷在2018年世界杯直播期间启用人工智能剪辑技术,日均视频产量增长了100余倍,可用率达90%以上;爱奇艺利用Zoom AI修复了如《大宅门》等一批优秀国产剧,比手工逐帧修复效率提高了500倍。区块链逐步应用于媒体信源追踪、UGC内容审核、数字版权保护、付费内容订阅、传播效果统计等方面,将推动内容生产的社会化多元化,形成用户、内容生产者、媒体平台三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国际合作的纵深发展是网络视听影响力提升的新机遇。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化,中国网络视听内容“走出去”的类型不断拓展、内容日趋多元,覆盖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等多种类型;出海范围也不断扩大,从东南亚为主扩展至欧美地区,网络视听内容在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强化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着更重要作用。比如,网络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如懿传》《扶摇》《延禧攻略》等成功出海,一些剧集在香港、台湾地区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掀起追剧热潮;网络纪录片《中国:变革故事》在美国探索频道和优酷同步播出,带领国内外观众一起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共享中国伟大变革故事;《热血街舞团》《这!就是灌篮》等成功实现节目模式出海。

伴随版权出售与平台走出去,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将通过更多的方式传播出去。互联网视听行业将更多地理解国外主流市场、主流人群对中国文化的真实需求,也会用中国故事反映中国生活,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体现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将高品质内容输出海外,不仅拓宽了内容的变现渠道,也能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影响力。

网络视听作为启迪思想、滋养心灵、涵育审美、成风化人的重要文化载体,进入新时代,要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精品意识,坚持引领风尚,努力创作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扛鼎之作,共同谱写美好灿烂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无天于上2035 “出击”(上)
创新形式 丰富内容
主要内容
内容规制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