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公共政策理论的供需匹配机制
2019-08-16张卓群
张卓群
【摘 要】公共政策作为连接政民互动的重要桥梁,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日益多元、供给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公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应如何确定公共政策的供给,如何提高公众满意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需求侧;公共政策理论;供需匹配机制
一、引言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不可否认,公共服务的发展更离不开公共政策的协调引导,包括国务院、财政部等在内的各个部委纷纷出台政策,协同联动,旨在共同保障公共事业的良好发展。政府部门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同时,也是政策的重要践行者,一直以来承担着公共服务政策的供给。然而我国在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不断丰富,其供给内容在覆盖程度和涵盖深度上都不断推进的同时,公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2019年1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8)》指出,作为公共服务的需求主体——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程度虽连年上升但总体来看依旧不高,2017年我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仅为58.05分63.37分。究其根本在于,公众的实际需求未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体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作为政策导向型的中国,该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政策保障,使其更高效的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即如何促进公共服务政策供需匹配的优化?这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
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大致可将学者们的研究分为以下四大方面:一是关于公共政策理论建设的研究。公共政策理论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旨在通过构建不同的理论模型将复杂的公共政策问题简单化。Wang(2013)从西方公共政策理论的分析出发,论证了政策过程理论、阶段启发理论等理论模型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中的适用性。贺卫、王浣尘(2000)指出任何一种理论模型的分析都是局限的,应采用多种模型结合的综合分析,确保政策研究的准确性。二是关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研究。过程研究其实是在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内容中的某一具体过程展开分析,例如,促进政策制定过程合理化研究;监督和治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研究;养老服务中存公共政策选择性供给研究;服务业创新过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研究等。三是关于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的研究。李保平(2008)从公民权利缺失角度,试图构建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蒋俊明(2013)提出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环境、加强弱势群体参与,构建利益协调视域下公众参与型公共政策机制。四是关于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研究。De、Jannuzzi、Ferreira(2013)实例证明同时采用多种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可帮助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魏航、王建冬、童楠楠(2016)提出运用大数据构建基于大数据开展政策评价的体制机制。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国内学者从理论层面提出应运用随机对照实验和准实验的评估方法来评估我国公共政策,并指出未来的评估方法更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总结国内外研究,不难发现:公共政策理论是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思维简化和分析指南,对于西方公共政策理论的中国化运用不够深入;在公共政策的过程研究中,侧重从政策制定与执行、政策选择与失灵等单一角度去思考公共政策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忽略政策需求主体的实际需求是政策供给产生和演进的源动力。并且,在公共政策机制建设中均尝试考虑公众参与主体,但均未将政策的需求主体和需求偏好放在政策供给的重要位置。正是由于这种机制建设和问题研究上的不完善,使得政策评估主体在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的选择上存在着弊端,进而导致无法对需求主体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化供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政策的供需匹配。据此,本文以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政策需求主体参与的重要性,构建公众参与性的公共政策供需机制。
三、公众参与下的公共政策供需机制
“十二五”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型政府。十九大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社会矛盾,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使得我国包括政策在内的服务机制进行变革。公共政策供给的目的在于满足需求主体的需求偏好,因此需求主体的偏好应是政府政策供给的根本依据。充分考虑公众参与的公共政策供需机制行为,政府部门根据公众需求表达信息来识别公众对相关政策的需求。然后,结合现行的公共政策,判断针对特定的政策需求是否存在政策供给。当针对此项需求存在政策指导和建议时,政府部门便可以此为准则进行政策实施,及时对公众进行需求反馈;当针对此项需求尚未存在政策指导或建议时,政府部门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制定新政策,并实施,来完善现有的政策供给体系,然后再进行更加精准化的需求反馈。
如图3.1所示,当该项需求得到反馈后,需求表达者可根据需求反馈的结果选择是否新一次的需求表达,若是,则新一轮的供需机制运转;若否,则该次供需机制适应性良好,再引入新需求作用于该政策供需机制不受影响。因此,公共服务政策的供需匹配优化促使公众“旧”需求的满足,公众“旧”需求的满足促进公众“新”需求的产生,“新”需求的产生又会对政策供需机制产生“新”优化,从而推进公共服务政策供需的迭代式上升,满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
【参考文献】
[1] http://photo.china.com.cn/2017-12/26/content_50165035.htm
[2] 卓晓宁, 周海生. 西方公共政策理论模型及方法论演进述评[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7):68-72.
[3] Wang P, Lai X, Government S O, et al. A Study on the Model and Mechanism of Public Policy Diffus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2013.
[4] 贺卫, 王浣尘. 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J]. 中国软科学, 2000(1):32-34.
[5] 蓝志勇. 全景式综合理性与公共政策制定[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2).
[6] 张云昊.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以“十二五规划”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13(7):24-28.
[7] 吴开松, 杨爱琴. 公共政策执行及其系统治理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立交桥”现象分析[J]. 学习与实践, 2018(6):58-64.
[8] 张盈华, 闫江. 中国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公共政策选择[J]. 当代经济管理, 2015, 37(1):51-56.
[9]韩霞. 加快我国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J]. 中国软科学, 2011(11):21-28.
[10] 李保平. 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探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4):42-45.
[11] 蒋俊明. 利益协调视域下公众参与型公共政策机制建构[J]. 政治学研究, 2013(2):29-36.
[12] De Melo C A , Jannuzzi G D M , Ferreira Tripodi A . Evaluating public policy mechanisms for climate change 3, 61:1200-1211.
[13] 魏航, 王建冬, 童楠楠.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回顾与建議[J]. 电子政务, 2016(1):11-17.
[14] 李帆,马亮,李绍平. 公共政策评估的询证进路——实验设计与因果推论[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132-138,191.
[15] 余芳梅, 施国庆. 西方国家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 2012(4):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