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2017-03-20张有栋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需求侧供给侧改革服务

张有栋

(宁波妇女儿童医院 浙江 宁波 315102)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大命题,赋予基层党组织以新的职能和使命。然而,当前一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思维定势、执行模糊、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打造想服务、能服务、善服务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难题。本文引用经济学领域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将“党建服务”视为“一项特殊的产品”,着力研究思考“供给侧”端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以高质量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作者提出从确立科学先进的服务理念、建立合规高效的服务制度以及打造优质服务队伍三个方面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质量,从而进一步凝聚与“需求侧”端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关键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服务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社会逐渐进入经济转型期、社会换挡期、矛盾凸显期与改革攻坚期,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面临着“管理有余、服务不足”、“架子有余、血肉不足”等肌体方面的问题考验,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建工作急需找到一把“金钥匙”。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并明确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为新时期如何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可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命题。

一、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以服务型为核心功能的基层党组织,其根本性意义在于,赋予基层党组织更强的服务功能,使这种服务功能成为党组织的一种特质、一种属性,使服务成为党组织的一种本能和自觉行为,从而把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体是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对象是基层党员和群众,内容包括服务意识建设、服务队伍建设、服务阵地建设、服务载体建设、服务制度建设、服务作风建设、服务标准建设,方式方式应该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指导,分类推进。近年来,一些地方如贵州遵义、浙江杭州等地先行先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全国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定势:服务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管”、“教”层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问题上仅仅认同其管理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形成从上而下、垂直管理的思维定势,往往把“群众”当成“下级”,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思维理政治事。然而,党的领导的真正内涵是党对人民群众、他党及其成员加以引导、组织和示范的带领行活动,党的执政是党掌握并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给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领导就是服务”,其核心任务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服务必然是基层党组织体现领导作用的逻辑起点。当前,一部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虽确立了组織建设方向,但服务理念尚未脱离行政化倾向,导致行动路径经常停留在命令式、管控式、任务式的管理思维而非服务思维,本为服务,结果“为了服务而去领导”,事与愿违,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

(2)执行模糊: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仍停留在“观”、“感”层面。“服务型”的提出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提法”,更重要的是在过程建设中如何体现“服务”的导向、运作与评价。当前,一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服务执行缺少制度化、体系化、标准化内容,服务质量没有显性指标判断,更多停留在主观性判断和简单的评议层面,“差不多就行”、“不管结果好坏都是良好”等等不注重科学评价的方式将大大削弱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生动力,导致组织成员对“服务型”组织建设的使命感与自信心“大打折扣”,最终降低群众对组织的满意度与认同度。

(3)能力不足:服务群众的能力停仍留在“匮”、“怕”层面。“做群众工作”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和引导群众。然而,“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已经成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群众工作中一个突出现象,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群体逐渐成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生力军,缺少历练的年轻党员群众工作经验匮乏,有的甚至因为“本领恐慌”担心做不好群众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这些都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考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如何实现“想服务”、“能服务”“善服务”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难题。

二、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逻辑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源于“服务”,终于“服务”,加强其建设的突破口也在于“服务”二字。现实中,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服务的两端展现的是“供给侧”与“需求方”,在社会经济领域,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为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人们之前一直关注如何让“三驾马车”跑得快,而现在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供给侧”端,考虑如何创新驱动、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有效供给,这就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供给侧端进行的改革,其理念是以质量为主线,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从“海外奶粉代购潮”到“民众出国买马桶盖热”,从以前的“吃得饱,穿得暖”,转变为“吃得好,还要穿得美”,这反映了低端供给与正在升级的消费需求不匹配的供给结构问题,因此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倘若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入手,审视并研究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好比是团结带领服务群众的“供给侧”,如果将党建服务视为“一项特殊的产品”,为了做好产品的品控,就需要确立科学规范的生产理念、确立标准规范的作业程序与积极向上的考核激励体系、以工匠精神培育劳动力素质,从先进理念引导、优秀制度保障、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等最核心的三个层面驱动,铸成品牌,才能实现精品制造。这就是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逻辑,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离不开确立科学先进的服务理念、建立合规高效的服务体系以及打造能服务、服好务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引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研究

(1)坚持问题导向,确立先进服务理念。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行动的指南。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唯有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反馈问题,才能把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底,最大最有效地满足“需求侧”的需求。首先,发现问题是服务的起点。发现问题的过程对服务型党组织而言就是一种回应需求的过程,它始于对群众需求的把握,重在对群众意见和建议给予响应、分析和引导,其根本目的是使基层党组织与其服务对象建立有效的沟通,畅通组织系统内向上、向下和水平层面的信息的流动,使各种现实问题得以进入组织决策的议程中。如可建立“说事室”,使之成为群众困难的“门诊所”、群众意见的“收集站”;每周确立一天为固定组织生活日,开展“走动式管理”,有组织、有目的地发现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等等。其次,解决问题是服务的落脚点。发现问题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以解决问题为关键,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建设,就要“从党员和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要的利益和需求出发,统筹协调包括政治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 有的基层党组织往往以“已经办结、已经尽力了”为由搪塞,脸难看、事难办、门难进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群众不满,甚至激发群体性事件。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解决问题就要以群众为本,实现从“办事主义”向“为民主义”转变,从“粗放式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如针对问题清单列出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清单的罗列以对象为主线进行设计,事情的办理要记录在过程跟踪单里,体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最后,反馈问题是服务的支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及时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的问题与需求。再好的商品也有瑕疵,再尽力的服务也有美中不足,及时反馈、补齐短板关乎着群众的利益,体现着“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互动,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支点。

(2)坚持质量导向,建立优质服务制度。建章立制,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供给侧”有效供给的根本途径。然而,建章立制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要遵循质量导向,所谓“不建无用之制度,而建有质有效之制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制度主要在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两个方面。一要建有效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着力从有可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入手构建质量。如在卫生系统中建立定岗明责制,使广大医生党员亮明身份、承诺践诺,发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先锋服务作用;如在城区建立“万人万岗,一人双岗”制度,城市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除了履行工作岗,还申领“社会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增强了“服务供给”;再如在城乡互动中推广“一村一站一助理”模式,普遍开展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城乡支部一帮一等活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等等。这些制度盘活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的“存量”,提高了优质服务的“增量”,值得借鉴与推广。二要建完善的考核评议制度,着力从科学化和实绩化入手构建质量。如分层、分类制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考评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考评指标体系,提高群众满意度指标所占比重,将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考评结果作为党建目标管理、年度党员民主评议、评先推优、干部实绩考核、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等等。浙江省委组织部2012年出台了《关于推行五星级管理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宁波市委组织部2014年出台了《关于开展党员锋领指数考评管理深化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的通知》,这些省、市党组织出台的制度,有效增进了党组织、党员两个层面的科学量化评价,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厚植了优质的制度土壤与成长根基。

(3)坚持价值导向,打造优秀服务队伍。“产品”是由队伍来打造的,“服务”是靠团队来践行的,打造什么样的队伍,决定了什么样的成果价值,而要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满意度,必须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服务型团队文化,开展高质量的服务内容。一是在价值取向上要从“管理群众”向“服务群众”转变。从管理群众向服务群众转变这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理念。管理的构成要件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服务的构成要件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管理群众”与“服务群众”在本质属性与价值追求上是完全不同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群众必然成为党组织的行动逻辑。[7]因此,党组织服务队伍必须从“管理”的姿态向“服务”的姿态转变,坚持正确取向,打破思维惯性,将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二是在工作导向上从“单兵作战”向“组团作战”转变。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单兵作战”的“独行侠”已然成为过去式,“组团行动”的“万人迷”才是人们共同的期待。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在工作导向、方式方法上注重团队建设、团队创新,变“单兵作战”为“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共同提供服务”,引导区域内各类组织各展其长,实现共同服务。在服务群众的能力建设上,要训练提高团队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力、决策能力、选人用人能力、反映和实现群众服务诉求能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能力,既做好常规性服务,又要开展好特例性服务、全程性服务、动态性服务,以灵活多变、协同创新的方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让“需求侧”端的老百姓心有所依、愿有所往、福有所至。

參考文献:

[1]周多刚,徐中.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现状与对策[J].党建论坛,.

[2]钟龙彪.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J].长白学刊,2013.

[3]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

[4]姬栋玲.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詹萌.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机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

[6]卢亮.试论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理念、思路与途径[J].北京教育(高教),2012.

[7]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

猜你喜欢

需求侧供给侧改革服务
流通发展新常态下的“需求侧”改革思考
探索提升业扩报装服务水平的管理办法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