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档案百年》 第三十八集麻雀战:“啄”得敌人团团转
2019-08-16
(主持人):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在沦陷区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游击区,机动灵活地打击日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战术。除了我们熟知的“地道战”,还有“麻雀战”。
这是电影里一段关于麻雀战的对白。
(小片):
“赵局长,我们马家河的民兵都到了!”“区小队也来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昨天晚上黑风口和西平据点的敌人出动了300多人,同时包围了赵庄和高家庄。现在咱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用麻雀战术去骚扰敌人。”
(短片解说):
赵局长口中的“麻雀战术”就是麻雀战。抗日民兵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根据当地地形地势设下埋伏,像麻雀啄食那样,东一枪、西一枪,出敌不意地打击敌人。等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撤离,借助地形隐藏起来。敌人撤退时,又重新出现,继续分头打击。使敌人陷入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的狼狈境地。
(专家解说):
1937年11月26日,日军步兵500人和1个骑兵连向山西长治县附近的范村进犯。八路军第129师第771团以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1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五一群,时聚时散地打击敌人,消灭日军近百人,击毁军车1辆。
1938年7月7日,刘伯承在《129师抗战一周年战术报告》中,称范村战斗“发明了打麻雀仗”,从此产生了“麻雀战”这个名称。
(短片解说):
麻雀战有三种手段:一是袭击,打击驻守之敌。民兵利用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摸清敌人的各种情况,抓住敌人的活动规律,乘敌不备,突然袭击。
二是伏击。在敌人必经之路,设下伏兵,拦头斩腰打尾巴;或者用几个人引敌人入套,用排枪、地雷大量杀伤敌人。
三是阻击。采取分散隐蔽,瞅准时机,用冷枪杀伤敌人。
麻雀战主要在山区进行。若发现敌军进入根据地,他们就像麻雀一样满天飞翔,伺机打击敌人。对于离队、掉队的单个敌人或者少量敌人,以及据点周围的哨兵、警卫等,更是民兵开展麻雀战的射杀对象。刘伯承曾称赞这个战术说:“不要小看这个‘麻雀战,有时一只‘麻雀也会闹得敌人团团转”(图一)。
(专家解说):
河北曲陽县的抗日英雄李殿冰,就应用“麻雀战”屡建战功:1941年秋,1200余名日伪军进犯曲阳县口头村和中佐村,他带领民兵抄小路上山,居高临下突然袭击,毙伤敌5人。日伪军扑向山顶,他率民兵已转移到另一座山头,从日伪军背后发起攻击。这样边打边转,居然毙敌30余人。
(短片解说):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到:“一般地说来,游击队当分散使用,即所谓‘化整为零(图二)。”麻雀战术就是化整为零思想的典型战法。看似小打小闹,但产生的作用不容小视。毫无规律可循的突然袭击,让敌人时时生活在恐惧当中,精神紧张;小股敌人“很受伤”的局面,让敌人少量部队不敢出动,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区域,不仅有效迟缓了日军的军事行动,还有利于我军机动出击。
(主持人):
抗日战争时期,有童谣唱道:“麻雀虽小威力大,闹得鬼子难招架。”正是麻雀战、地道战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术,使八路军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战斗在敌后并不断壮大,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