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鼻出血的治疗
2019-08-16郭华
郭华
【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鼻出血属于当前鼻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对鼻出血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首要的工作是止血;在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当中,止血的方法在不断的被改进和优化,并且在实际应用当中,这些经过优化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鼻出血进行治疗时,应明确出血的主要原因,通过止血的方式来降低鼻出血对患者身体的危害,然后再通过检查的方式来了解导致鼻出血的主要诱因,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等。鼻出血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下面主要聊聊鼻出血的治疗。
鼻出血治疗
鼻出血属于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治疗时应首先维持生命体征,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迅速止血,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一般处理
首先应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恐惧情绪,适当进行安慰,可使用镇静剂,以免患者因精神因素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出血,并及时了解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必要时补液,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如果患者已出现休克的症状,则首先应抗休克治疗。在进行一般处理的同时需要了解:哪一侧鼻腔先出血或哪一侧出血,出血的量和速度,过去有无反复发生类似情况,此次出血的诱因,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
寻找出血点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首先行鼻腔和全身检查。检查鼻部时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血块,以1%麻黄素或1‰肾上腺素及丁卡因棉片充分收缩并麻醉鼻粘膜,尽可能找到出血的具体位置,以便迅速准确止血。现代鼻内镜蓬勃发展的条件下,最好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并止血。
鼻腔止血方法
根据出血的轻重缓急、出血部位、出血量及病因,应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1)指壓法:可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15分钟,也可用手指横行按压上唇鼻小柱下的部位,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此法可用于出血量少而且出血点在鼻腔前部的病患。
(2)局部运用止血药物:可用于鼻腔前段出血而且出血量不大的,此方法简单,患者在家或医疗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以进行。对于出血区域,用棉片浸以1%麻黄素、1‰肾上腺素、凝血酶等,塞鼻腔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能达到止血的作用。
(3)烧灼法:常用的有化学药物烧灼和物理烧灼(包括电烧灼、激光烧灼和低温等离子等)。位于鼻腔前份出血,在充分收缩和麻醉鼻粘膜后,出血部位明确可见,用卷棉子蘸取少许30~5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压在出血点处直至局部形成白膜后蛋白质凝固而止血。
(4)前鼻孔填塞:鼻前部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部位不明确的可用。凡士林油纱条前鼻孔填塞术是传统的止血方法,大多数患者填塞后可达到止血目的,少数患者需反复填塞或行后鼻孔填塞。油纱条填塞时可从鼻腔顶部由上至下逐层填紧,也可从鼻底向鼻顶部填塞,填塞时要有适当的力度和深度,不能将纱条全部堆在前鼻孔处。填塞后,必须检查并观察是否有血经后鼻孔流下。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填塞物取出的时间,对于出血剧烈或有血液病的患者要延长填塞时间,在填塞过程中应给予抗炎对症等治疗。
(5)后鼻孔填塞术:前鼻孔填塞后出血不能控制,向后流入咽部患者不停吞咽及从口内吐出鲜血,或从对侧鼻腔涌出,可考虑行后鼻孔填塞术。经典后鼻孔填塞:用细的导尿管从出血侧鼻腔放入口咽并从口腔拉出,用后鼻孔栓塞球的丝线系在导尿管口腔端,把后鼻孔栓塞球从口腔送入,并拉动导尿管使后鼻孔栓塞球进入后鼻孔并拉紧丝线,用油纱条行前鼻填塞,再将丝线系在纱布卷上,并固定在患者的前鼻孔。后鼻孔填塞的操作复杂,病人需要承受较大痛苦,需每日检查油纱条及后鼻孔栓塞球有无松动,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进食情况,一般可填塞3~7天。
(6)经鼻内镜配合低温等离子止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鼻内镜下探查出血部位并行低温等离子止血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优点是对不易观察的部位可以明视下止血,准确可靠,减少了对鼻粘膜的损伤,患者痛苦小;止血后不需特殊护理,也可不住院治疗,并发症少。缺点是费用较高。
(7)动脉栓塞: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严重鼻出血的诊治提供了帮助,通过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可对出血部位定位并对该部位的血管进行栓塞治疗。其方法是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选择性地置于动脉主干,行造影并观察颈外动脉分支,在确定出血的血管分支后,自导管内注入栓塞剂即可止血。动脉栓塞可应用于:难以控制的原发性鼻出血、外伤性鼻出血、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破裂及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等。
(8)血管结扎术:一般应用较少,多用于严重鼻出血、经各种治疗方法仍不能止血的。在结扎前,应先正确判断出血的来源,再决定结扎哪一根动脉。一般鼻腔上部的出血可行筛前动脉结扎术;鼻腔后下部出血者应行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结扎术[2]。
(9)鼻中隔手术:鼻中隔粘膜划痕术,适用于黎氏区小血管扩张引起的反复鼻出血。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将鼻中隔粘膜划痕并破坏扩张的小血管,使其瘢痕化达到止血的目的。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可行鼻中隔矫正术。
(10)其他手术:如果由于鼻腔或鼻窦肿瘤引起的鼻出血,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肿瘤的性质或先止血,或手术切除肿瘤,或采用放疗,或结扎颈部血管等以止血。
鼻出血全身治疗
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鼻出血的治疗不能只是鼻腔止血,而是要视具体病情采取全身的相应的治疗,也就是要积极检查并治疗原发病。(1)寻找出血病因,进行病因治疗。(2)对病人进行出血量评估,了解当前出血情况对病人的危害。(3)对出血较多的患者,要注意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并及时处理。出血量较大的病人,也要同时检测并备血,及时补液、输血等。有高血压的要积极降压治疗,但需要注意血压下降的幅度。(4)必要时给予吸氧,营养支持,并予以高热量易消化饮食。(5)全身用适当的止血药物,如凝血酶、氨基已酸、酚磺乙胺等。(6)可适当应用镇静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心理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防止再次出血,也有很大作用。 [1][2]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对鼻出血进行治疗,首先是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止血;其次,通过相应的检查方法诊断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鼻出血的病因进行基本和特殊的治疗来有效治愈鼻出血。
参考文献
李学佩 主编.耳鼻咽喉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377-381
孔维佳 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