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是什么
2019-08-16官灵宏
官灵宏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其实并不常见,综合相关数据分析只有3%左右的新生婴儿会出现病理性反流。婴幼儿绝大多数的胃食管反流均属于生理性反流,这类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确诊难度,而使家长产生了诸多误区。在分析病症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它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之后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诊断、治疗。下文中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一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概念及病因
胃食管反流及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群体中非常常见,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食管括约肌薄弱、功能不够稳定。简单来说,食管括约肌是连接食道与胃的瓣膜,主要负责控制两者的联通。对婴儿来说,在每次吃完奶之后出现毫无征兆的打嗝、吐出一些东西都是正常的,个别情况下他们也会把咽下去的辅食吐出来。因为这就是婴儿消化系统最典型的特征。但如果经常性的打嗝、呕吐,那么家长就需要重视,必要情况下需及时送医。
现代临床医学中将婴幼儿的胃食管反流分为了以下三种情况:①生理性反流。多出现于婴幼儿喂奶结束之后,持续时间较短。②功能性反流,也称为“易发性呕吐”。该类症状常见于婴幼儿,不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伤。③病理性反流。该类病症的患儿通常伴随反流症状持续存在常合并吸入性肺炎窒息及生长发育障碍。
食管下方的括约肌是人体消化系统内防止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唯一解剖结构,如果该解剖结构发生器质或功能病变,便会引发胃食管反流。当然新生婴儿的食管括约肌相对薄弱,所以很容易发生这类症状。随着食管括约肌发育逐渐完善,具有该症状的婴幼儿大都会在1岁内自己好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胃食管反流,无论是基于生理还是心理层面的压力及负面影响,明确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手段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决定因素主要有个体生理差异和护理看护状况。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反流强度、持续时间、有无并发症以及幼儿的发病年龄。具体来说,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由于反流本身所引起的症状
该类症状为奶后呕吐的主要表现。据资料统计,85%左右的患儿在出生后第1周便会出现呕吐,这其中65%左右的患儿经治疗后呕吐症状可逐步缓解。严格来说,这部分患儿的呕吐及反流等症状属于生理性反流的范畴,无需接受特殊治疗。需要强调的是个别患儿会表现为反复呕吐,且症状会逐渐加重,由此而造成的生产发育迟缓和营养不良等症状几乎是不可逆的。而年长的患儿在这一阶段也会伴有反酸、呕逆的症状。
2 反流物刺激食管引发的症状
胃内容物以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中含有大量的攻击因子,所以会造成食道黏膜损害。年长的婴幼儿在患有该类病症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痛、烧心以及吞咽性胸痛等症状。如果患者的食管病变过于严重,便会出现咖啡样呕吐物。个别患儿也会出现贫血等症状。该症状进一步加剧的患者则会导致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并发症,那时便需要更新治疗手段,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
3 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
近年来儿科医生关注最多的就是食管反流和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据相关数据统计有近三分之一的患儿因为误吸反流物而出现哮喘、支气管炎或是吸入性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这说明食管反流和呼吸道感染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在新生儿患者中因为反流引起的哮喘是无季节性的,常常在夜间发作,而且反复吸入反流物引发的吸入性肺炎还会导致肺部纤维化。新生儿因为体质弱,极容易因为反流物而出现窒息甚至是死亡的情况。
三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仍是治疗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主要手段。具体治疗环节中所使用的药品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胃动力药以及胃黏膜保护剂。这是因为婴幼儿胃食管反流还与患儿的食管发育情况以及胃动力状况有关。
2 体位干预疗法和饮食疗法
体位干预又被称之为“护理干预”,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外,对患儿将进行胃食道的常规护理同样能够减轻返流现象的发生。据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医生在对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多会搭配体位干预和饮食疗法,像如采用侧卧位和俯卧位的喂养方式,在患儿洗澡前安排专业的护士对其进行抚触按摩。
3 手术治疗
需要手术治疗的婴幼儿食管反流病症仅占到了总数的3%—5%,除非有必要。手术治疗的方案应该谨慎选择。如果患儿缺乏反流性疾患而客观证据,不能完全定性为胃食管反流病症,则不应选择手术治疗方案。如果患儿具有以下症状,才需要慎性抗反流手术:①内科治疗效果不佳。②患儿伴有哮喘、嘶哑、咳嗦、胸痛以及误咽等非典型症状。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该治疗方法属于胃脘痛、嘈杂、呃逆等病症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症是由寒热食滞等原因造成的,由此而導致的脾胃虚弱、肝郁气逆,造成的脏腑失调,胃失和降上逆是造成该类病症的主要原因。医学专家认为,婴幼儿的胃食管反流若单纯的采用西医治疗很容易会复发,他们较为推崇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四 结论和建议
近些年,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大部分婴幼儿该类症状会自行消失,但这并不代表家长和医护人员就可以对此病症放松警惕。婴幼儿的年龄越小,该病症的发病率越高。家长需要做到就是区分好婴幼儿究竟是属于生理性反流还是病理性反流,并及时与医生做好沟通,帮助其排除复杂的并发症、得出准确结论。需要强调的是医生在检查时一般会用一根很细的导管伸到婴幼儿食管底部进行探查,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24小时。虽然期间孩子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多种情绪,但这方面的确诊却是必须的,也不会对其食管、咽喉造成二次伤害。家长对此可不必过分紧张,相信医生,大多数胃食管反流很快就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