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2019-08-16李建萍
李建萍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本社区登记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社区同伴支持教育,对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及健康行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3.33%,明显较对照组75.56%高(P<0.05);两组干预前的血糖监测、遵医服药、饮食管理及运动训练等健康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健康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也能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同伴支持健康教育;老年糖尿病;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单用药物并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血糖水平稳定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等密切相关[1]。以往糖尿病管理主要依赖于健康知识的灌输,但是无法纠正患者健康行为。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方式极为重要。本研究将社区同伴支持健康教育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过程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本社区登记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8.25±2.05)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病程(3.02±0.41)年。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22±2.03)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3.07±0.42)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管理,包括建立健康档案,通过社区宣传栏、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及饮食管理、服药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健康教育:(1)成立以护士长为主导的同伴支持教育团队,包括4名护士。护士长负责进行团体管理,制定健康教育实施流程;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解答患者疑惑。(2)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实施:①所有患者轮流进行自我介绍,使其相互熟悉。先进行30min健康讲座,内容包括糖尿病疾病发生原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再30min进行情景模拟与示教,邀请3~5位病友参与示范,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疾病管理经验。针对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行为计划表,定期收集患者反馈信息,针对性解决问题。②在护理小组引导下,患者根据居住情况就近自愿结对,45例患者分为4个小组,每个护士负责1个小组。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运动方案、饮食心得、胰岛素注射相关注意事项,相互监督进行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等。小组成员遇到同伴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护士请教。③每月进行社区健康讲座1次,收集患者血糖檢测结果,再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管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8.8mmol/L。(2)采用自制健康行为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健康行为情况进行评估,均采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差异
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3.33%(42/45),明显较对照组75.56%(34/45)高(x2=5.413,P<0.05)。
2.2 两组健康行为评分差异
两组干预前的血糖监测、遵医服药、饮食管理及运动训练等健康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健康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疾病,具有在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等特点,患者不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还需要坚持运动及饮食管理,定期监测血糖等。但是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导致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本研究将同伴支持健康教育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较对照组高,表明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社区召集患者共同参加健康宣教,通过情景模拟、示教的方式,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也能促进病友间相互交流,积极的将自身管理经验相互分享,通过同伴支持、督导等不断提高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将患者根据居住地就近组成小组,小组成员间可充分发挥自主性,找出自己的不良行为,建立院外健康行为[2]。有学者研究发现,同伴支持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健康行为的认同感,也能提高患者对不良行为的识别能力,进而达到改善患者健康行为的作用[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助于充分发挥患者积极性,促进病友间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综合上述,社区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也能纠正患者健康行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夏引芳,宋爱华,韩玉琴, 等.同伴支持教育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5):1143-1148.
安秀丽,张莉,梁丽娜.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3054-3056.
李桂玲,李彩福.同伴支持教育对社区糖尿病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5,21(3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