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2019-08-16邓启钊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灸疗效

邓启钊

【摘 要】目的:评价探究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34例进行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分成两组观察,每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的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自理能力、下肢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下肢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风偏瘫采用针灸配合训练的方法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中风偏瘫;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2

中风是脑部神经系统疾病,医学将此病称之为脑卒中,临床可将此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患者最明显的临床表现是半身不遂、意识和认知障碍等,该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死率,中风患者在临床中合并伴随脑偏瘫发生。对于此病的治疗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法,如针灸、运动康复治疗等方式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帮助患者良好恢复生活能力。下文将针对我院收治的134例中风偏瘫采用这两种方式治疗,分析其预后效果及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偏瘫为研究对象,随机从中抽取134例按照电脑随机分配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7例,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45~77岁,平均(59.33±4.38)岁,疾病原因:脑梗死44例,脑出血23例,偏瘫位置:左侧偏瘫45例,右侧偏瘫22例;观察组67例,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46~79岁,平均(62.33±4.59)岁,疾病原因:脑梗死46例,脑出血21例,偏瘫位置:左侧偏瘫40例,右侧偏瘫2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一的接受针灸治疗,具体的治疗方式是选用合适的毫针选取患者对应的穴位行针治疗,取穴位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委中、环跳、肾俞、百会等穴位进针,进针前需要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每天行针一次,一次留针30min[1],每治疗10d间隔休息3d,连续治疗30d。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针灸治疗后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具体采取的训练内容是:(1)体位姿势训练。指导患者练习不同卧位姿势的转换,第一是仰卧位,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枕头上,其臀部和脚与患者的头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伸直患者的肘、腕及指关节;第二是患侧卧位,在患者的背后和头部放置软垫固定[2],保持膝关节弯曲,上侧患肢与身体呈直角,伸直臀部。协助患者练习起坐,在床边甩动下肢,搀扶患者下床练习站立,转动、行走等动作,根据患者的步态恢复情况,鼓励患者练习台阶行走,同时摆动上肢,活动十指关节,逐渐引导患者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练习,如穿衣、吃饭、洗脸等[3]。

1.3 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ADL和Bathel指数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进行评分,并根据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算,计数值用频数%表示,计量值用()表示,组间差异分别行t和X2检验,P<0.05统计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显著提升,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更明显,详见表2。

3 讨论

中风又叫脑卒中,是指患者的脑组织受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出现异常,导致脑部缺氧缺血的一种危重症疾病,脑组织供血不足会出现脑损伤或脑神经坏死,中风患者在临床中最明显的症状是偏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干扰。

中风是中医学的俗称,该病属于心、肝、肾等脏器病变范畴,需通过中医对症调节治疗才能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针灸属于中医治疗方法,如果对应穴位行针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起到调理脏器、疏通经脉等作用[4],通过穴位针刺激可缓解肌肉痉挛、疏通肢体经脉血气,临床中配合有效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早活动肢体关节,提高其身体功能,促使脑神经得到早期康复[5]。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提升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其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更优。

综合上述,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应用效果较显著,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刘桑, 焦富英.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18, 13(4)974-977.

徐磊, 华启海, 阎兴洲,等.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10):1745-1747.

刘刚翠, 阳军, 周伟. 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临床觀察[J]. 陕西中医, 2017, 38(7):850-851.

杜鑫, 刘迪生, 米尔艾合麦提江·吾拉木,等. 针灸在中风偏瘫后足下垂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18, 13(11):209-212.

张国栋, 梁国强, 惠礽华. 针刺结合易筋经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5):967-969.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针灸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