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膜肿物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2019-08-16田玉英晓琴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治疗方案

田玉英 晓琴

【摘 要】:目的:探究角膜肿物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做好相应的病理学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对所有角膜肿物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后,录入其中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分析患者的病症临床特征以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在30例角膜肿物患者中,其中包括良性肿物患者21例,而其中角膜皮样瘤患者9例、角膜上皮细胞增生6例、角膜缘色素痣2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4例;癌前病变以及恶性肿瘤病变患者为9例,其中包括日光性角化病患者4例、鳞状细胞癌患者2例、不典型增生患者3例。而所有患者中,年龄段在0~17岁内的患者占比为19(63.33%)。结论:角膜肿物中发病率最高的以角膜皮样瘤为主而日光性角化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角膜癌前病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角膜肿物;病理学特征分析;病症特点;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6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角膜是眼球前表面的重要组织,角膜上皮构成细胞,以非角化鳞状上皮细胞为主[1]。虽然在目前临床上角膜发生肿物病症的患者较少,但这种病症依旧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视觉,患者在发病时其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引发患者发生这类病症,现在临床以职业性接触最为常见。角膜肿物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眼部美观,还有可能危害患者的视觉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癌变转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而在临床上[2],应当及早了解患者角膜肿物的病理学特征和发病特点,给予患者早发现、早诊断的医学服务,这样才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视觉功能,避免患者出现癌变转移的状况。探究角膜肿物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做好相应的病理学分析,并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对所有角膜肿物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后,录入其中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中患者的年龄最小值与年龄最大值区间为5-68岁,而其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8:12)。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慢性疾病和精神異常,同时排除不能配合实验的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治疗依从性较差以及无法对随访进行配合患者;排除存在相关治疗禁忌症和诊断禁忌症患者;排除精神和认知存在障碍患者;排除在三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患者。

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个体资料录入Excel表格后,进行数据分析,患者的个体状况对比良好(P>0.05)。

1.2 方法

由我院中医务人员进行患者数据收集后对其进行分析,主要以患者的病症特点为主,同时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区段,探究其中存在的差异性。

1.3 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所有疾病诊断标准参考《现代眼病诊断学》[3]中的角膜肿物分类病症中病症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0进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项结果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30例角膜肿物患者中,其中包括良性肿物患者21例,而其中角膜皮样瘤患者9例、角膜上皮细胞增生6例、角膜缘色素痣2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4例;癌前病变以及恶性肿瘤病变患者为9例,其中包括日光性角化病患者4例、鳞状细胞癌患者2例、不典型增生患者3例。而所有患者中,年龄段在0~17岁内的患者占比为19(63.33%)。详情见表1。

3 讨论

角膜肿物在临床上的发病状况会存在地域以及国家的差异。而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角膜良性肿物中,其角膜皮样瘤的发病率最高。这种病症主要是在胚胎时期及胚裂闭合过程中,由于患者表皮以及附件嵌入组织而导致属于一种类似于肿瘤的先天性眼病。这种病症会发生与患者腋下方的角膜缘。如果患者肿物生长较快并且肿物表面存在毛发就会对患者的眼部造成极大刺激,甚至会直接侵犯与患者瞳孔区角膜[4]。

而角膜皮样瘤以及结膜皮样脂肪瘤等病症都属于一种先天性迷离瘤,多见于儿童患者中,而大多数儿童在出生后肿物就会被发现,同时这种病症主要以单眼发病为主,在临床上双眼发病患者极为罕见。由于肿物位于患者的角膜缘部位,在肿物生长较小时,不会对儿童的视力造成明显影响,而随着儿童的不断生长,肿物也会逐渐增大进而侵犯瞳孔区域,则影响儿童正常视力[5]。在临床治疗时,对角膜皮样瘤患者需要进行术前检查,这样能够明确皮样瘤的具体生长状况,可选择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其病症进行明确,这对于患儿的治疗来说有积极意义。

对于角膜癌前病变以及恶性肿瘤,往往需要采用局部肿物扩大切除术进行治疗,但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的接触会有可能引起肿瘤细胞种植性转移的状况发生,故而在手术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角膜肿物中发病率最高的以角膜皮样瘤为主而日光性角化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角膜癌前病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李旭强.角膜及结膜肿物171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淮海医药,2019,37(02):180-181.

赵云,于莎莎,林锦镛,赵红.角膜肿物患者135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J].眼科新进展,2018,38(05):468-470.

杜满,张莉,李鹏,齐洪梅,李晓凤,鹿秀海,王婷.226例角膜及结膜肿物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8,26(01):31-35.

解晓斌,秦虹,胡新,胡世兴.角膜缘型结膜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一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11):1143.

李佳.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皮样瘤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
牙体牙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研讨
胆道闭锁Kasai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研究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
高能量创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与分析
夜间高血压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方案
老年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炎症性肠病患者肝胆肠外表现的检出及治疗情况调查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