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9-08-16庞然
庞然
自改革开放开始,国家开始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到目前四十一年过去了,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了和明显的生态效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工程的规划期限为七十三年,分为八次工程建设,2011年我国正式启动第五期工程建设。
当今社会对气候的变化非常关注,解决气候变化只能加强林业建设,林业工程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并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但是由于比较复杂的生态环境修复,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林的长期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三北防护林体系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发展。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机遇
气候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大力扶持林业发展,防护林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1、技术的发展
技术在不断创新,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管是在人员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三北工程有了比较完善的工程建设体系和制度,并且参与工程的人员经过三十年的经验累积,有了显著的科研成果,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三北防护林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国家经济实力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在迅速提高,不光国家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提供资金保障,三北工程推动了三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三北地区经济也在不断增长,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投入抓年加大。
3、社会共同关注
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国民对林业的关注也在提升,到2019年植树节,我国累计参与植树人员155亿次,共义务植树705亿棵。造就国土绿化的偉大成就。
三北工程截止目前,吸收农村劳动力3.13亿人次,累计接待游客3.8亿人次,全民共同关注三北工程。
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挑战
1、工程建设土地方面的挑战
(1)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破环现象
由于部分地区的盲目开垦土地,乱砍滥伐,这些行为没有从源头上遏制,造成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干旱半干旱现象,土地沙漠化严重。
(2)任务重,难度大
三北工程的地方都在中国条件最严重的地方进行,多是山高路远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这些地方都急需加强防护治理。工程建设按照建设的难易程度及距离的远近来植树造林,防护林工程纵向布局存在不平衡现象,现在剩下的地区多为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从气候上看,三北地区全年干旱少雨,降水量自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递减;从土壤质量来看,沙漠化严重,这些地区土壤肥力非常差,这种土壤非常不适合树木的生长,这样治理难度就会很大,成本也加大了。
2、工程建设发展管理的挑战
(1)投入不足,管护工作不到位
虽然每年经济投入加大,但是对于剩余土地的成本也很高,所以资金投入不足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大难题,导致新疆沙地等地区无法实施。
三北防护林工程不只是建设,更要对建设过后的工程进行管护,这才能达到三北防护林的生态目标,前边建设,后续管护不到位,只有造林补助,没有后续的投资,像抚育管理投资和管护投资,成熟的森林还有已经超过成熟期的树林不及时更新,中幼林不能抚育管理,后续的工程管理跟不上,再加上人为破坏,防护林将不存在,与工程建设效果相抵消。
对于三北防护林工程,投入部门很多,多方面管理,各部门责任不明确,职责范围不清楚,建设后的管护监管不到位,部分地区出现了出售树苗的情况,出了问题不知道由谁负责。
(2)工程建设管理机制缺陷
对于不同的地区,工程管理采用的是相同的管理机制,就是不分地区难易程度的差别,不看经济水平的发展,不看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对所有地区的造林工程用同一个投资标准。
劳动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同,西部新疆地区的防护林工程难度更大,华北地区相对来讲难度很小,各个地区的劳动人员工作难度不一样,薪资待遇却一样,这样就会使西北艰难的地区劳动力减少。
(3)边远地区投入少
在西北边远地区,农村的劳动力都往外发展,只有老年人及妇女儿童,这就造成了边远地区无人可用的情况。还有就是自然条件艰难,先进的技术也很难在边远地区使用,生产建设速度慢。
综上所述,中国林业的发展重点地区在三北地区,有148万平方千米的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的85%;有240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69%。中国林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三北地区,三北地区共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宜林地面积3939万公顷,在三北地区有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可治理的沙化土地。新时期给三北防护林建设带来的新的机遇,同样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有的对地区的机遇可能也是其他的地区的挑战,在三北防护林以后的建设中,要合理安排资源,加大科技生产力度,因地制宜,对于不同条件下的建设,采用不同的的方法。
(作者单位:122000辽宁省朝阳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