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9-08-16刘海霞
刘海霞
【摘 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护理的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依从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6个月服药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较常规护理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微信;延续性护理;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多项研究显示PCI术后患者因担心疾病预后及手术效果,而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本研究通过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PCI术后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受PCI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研究。纳入标准:⑴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7]中的相关诊断;⑵从发病到就诊行急诊PCI术时间在12h以内;⑶患者或其家属已获知情同意;⑷拥有智能手机并可使用微信进行视频聊天。排除标准:⑴主动脉夹层的患者;⑵既往行心脏搭桥或心外科手术者;⑶无法配合完成研究或者不同意研究者。
1.2 方法 按照接受护理的不同方式将其分为2组,各42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出院时向患者发放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指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微信延续性护理群:微信群管理者为心内科主任医师,还包括心内科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主管医师、心理咨询师和临床药师各1名,负责微信延续性护理方案制定及实施。(2)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内容,规定每周二、三、四更新相关护理知识,主要为PCI术后药物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常见并发症等相关内容,以图片、视频较为生动形象方式展示,并回复患者疑问。每周五为咨询日,医护人员须详细回复患者心理困惑及康复过程中的相关问题。(3)加强患者间交流,借助微信平台将患者加入前期与之经历相似的病友群中,有利于其交流康复经验,为其树立信心。两组患者干预周期均为6个月。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1)心理状态: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测评,得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2)生活质量: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状态,主要分析患者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四个方面,评分越高则提示生活质量越佳;(3)服药依从性: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该量表总分1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用药依从性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χ2±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果见表1。
2.3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依从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6个月服药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提示给予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与观察组采取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定期发布PCI术后营养、运动以及复发预防等信息,以视频、语言或图片形式发送到患者微信中,使患者随时随地均可接收到与自身疾病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微信平台还可实现患者与护理人员随时随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方便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等表现以判断患者情况,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接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2]。同时微信还为患者提供了与病友交流的平台,患者可在微信中与类似经历的患者交流康复心得,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前文已述,PCI术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而焦虑、抑郁可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3]。观察组通过微信延续性护理,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视频,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于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进行早发现、早干预,通过心理护理手段对其进行疏导,使其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PCI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住院期间在医生、护士等监督下可按时服药,但当出院康复回到家中熟悉的环境,容易使其恢复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愿配合进行药物治疗,而使得病情恶化风险明显增加。观察组通过定时发送微信公众号推文,定期微信视频随访及病友群交流等方式,对患者起到警醒的作用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Joy E R, Kurian J, Gale C P.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PCI versus fibrinolytic therapy fo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Comp Eff Res, 2016, 5(2):217-226.
Liu X, Xu H E, Ling L I, et al.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oping Styl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acemaker Implantation[J].Iran J Public Health, 2015, 44(7):953.
Ricci Z, Benelli S, Barbarigo F, et al. Nursing procedures during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ies: a national survey[J].Heart Lung Vessel, 2015, 7(3):22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