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在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2019-08-16骆立虎付高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偏瘫

骆立虎 付高勇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在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2例偏瘫患者,且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1例。上肢康复训练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研究组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比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偏瘫;上肢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偏瘫上肢,相比下肢,其功能更难恢复,寻找可行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偏瘫工作者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1】。本文笔者为了探究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在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选择102例患者并分成两组进行研究,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偏瘫患者,且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1例。纳入标准:(1)符合偏瘫诊断标准,且偏瘫位置在上肢;(2)经MRI、CT以及病史、血常规等检查,确诊;(3)发病1周内,生命体征平稳;(4)患者或者家属同意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5)患侧上肢皮肤感觉正常,肌力低于2级。排除标准:(1)不愿参与研究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行为障碍患者;(4)精神病史、失语失聪和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对照组,29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区间34-67岁,平均年龄(51.92±4.85)岁。研究组,男性占31例,女性占20例,年龄区间31-74岁,平均年龄(50.28±5.13)岁。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基線资料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由康复医师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主要内容有偏瘫上肢被动或助力活动,按摩肢体,抗痉挛体位下的患肢负重等,30min/次,5次/周。另外,在治疗医师的辅助下,进行作业活动,每次30分钟,每周共5次。

研究组,上肢康复训练中,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每次30min,每周5次,并且在治疗师的辅助下,患者进行偏瘫上肢或者有偏瘫上肢参与的作业活动,30min/次,5次/周。关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操作时,指导病人取卧位或者坐位,按照“活动肩胛骨——活动肩胛带——活动肩关节——活动肘关节——肩、肘关节综合性运动——腕关节活动——手部活动”的顺序,依次进行。

1.3 观察指标

采用Fugl-Meyer评分【2】,评价患者上肢主动运动功能,分值越高表示功能状态越好;根据Barthel指数【3】,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说明能力越强。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的两组数据,其中,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值检验,将0.05作为检验的临界值,如果检验值P低于临界值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数据分析发现,干预后,研究组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都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这些年,偏瘫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且上肢偏瘫所占比例较高。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操作中提供的运动刺激,尽可能摆脱异常运动模式,且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治疗医师的配合指导下,开展偏瘫上肢或者有偏瘫上肢参与的作业活动,便于恢复上肢运动控制能力,提高控制的随意性及功能化。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操作中,始终强调保持注意力,尽最大程度给予病人配合,达成目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都比对照组高(P<0.05)。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时刻注意体位、姿势,特别是头颈、下孩及躯干的位置,偏瘫侧身体负重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偏瘫上肢肌肉痉挛。(2)强调集中注意力,清楚介绍治疗师的意图,理解动作指令与要求,处于积极配合状态。(3)手术操作不顺畅时,需停下来分析原因,设法消除。(4)如果无法一次性完成关节某一活动范围,可分次完成。(5)活动中,如果出现痉挛症状,应该停止活动,指导病人自主放松,必要时,治疗师通过手法予以抑制。(6)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造成疼痛。

综上所述,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戴玲,陈旗,王彤.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在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1):28-30.

杨云珠.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 上海医药,2016,37(21):40-43.

董仁卫,郭琪,刘诗琦,余海瑞,周盈盈,王昊,朱康元.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02):207-210.

猜你喜欢

偏瘫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研究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对ADL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ICF通用组合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分析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