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叶,从《诗经》里走来的香草美人

2019-08-16王振武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香味儿艾叶母鸡

王振武

故乡迟到的春天里,最惹眼的当属艾叶了。无论是大地的沟沟坎坎里,还是庄园周遭的旮旯犄角上,一株株艾叶把漫长冬天里积蓄的力量释放出来,突破了寒冬的道道防线,将毛茸茸的嫩芽突突地冒了出来,有了些许软绵绵的感觉。

艾叶,庄户人也叫它艾蒿,是从《诗经》里走来并拥有两千多岁高齡的香草美人。如若不然,《诗经》里怎么会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样饱含缠缠绵绵情思的绝妙诗句呢?细细品味,在相思人的心目中,这朴实无华的艾叶,足以胜过任何的山珍海味呢!在我幼小的记忆里,艾叶不是以荣华美人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山野菜和中草药的特殊身份占据了我荒寒干瘪的心房,令我久久难以抛弃和割舍。

曾经那食不果腹的饥荒岁月,春末夏初,为了填饱空瘪的皮囊,蛰伏在大庄窠里的男女老少,大凡是能提篮子会用铲子的,不约而同地纷纷到庄窠周围的沟沟坎坎和旮旯犄角里铲挖艾叶。刚冒出地皮的艾叶,绿莹莹、肥嘟嘟、毛茸茸的,一株株舒展地匍匐在地皮上,好诱人啊!当枝叶生长到两三寸长的时候,便是人人猫着腰肢铲挖的最佳时刻。近处的铲完了就铲远处的,平地的铲完了就铲山湾湾里的。家家户户将鲜嫩肥厚的艾叶铲回来,挑拣掉多余的杂草杂物,用清水淘洗上两三次,贤惠的母亲将极其稀缺的面粉撒到水灵灵的艾叶上,用双手搅拌匀和,再薄厚均匀地摊放到蒸架蒸锅里,架在炉火上蒸煮。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响声和淡淡浓浓的香味儿,约莫一个小时,喷香的艾叶大气喧阗地出锅,就可以供全家人豪吃了。熟透了的面拌艾叶,填到嘴里,清爽的鲜味儿和着浓郁的香味儿,准让你咀嚼个肚儿滚圆,齿颊留香。生活条件好些的人家,再炼上一勺头香油,浇泼在面拌艾叶上,更是别有一番香味儿在自家的庭院里飘飘荡荡好大阵时间呢!有时候,母亲还会把鲜嫩的艾叶切成碎末儿,调和到汤面条或青稞糁子汤里,既调出了汤饭的颜色,又增加了汤饭的稠度。就这样隔三岔五地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面拌艾叶,全家人苦渴的夏天也就热热闹闹地打发过去了。

鲜嫩的艾叶,是供人们肚里充饥,口齿享用的。长高长老了的艾叶,则是庄户人采集后辫成辫儿,挂在阴凉处晾干,当中草药使用的。当地的医生说,晾干的艾叶全草可入药,浑身都是宝,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杀虫、避邪之功效。庄户人专用干艾叶来灸刚出窝的小鸡娃,说是给小鸡娃祛病消灾哩!小时候,下蛋的母鸡开始嚷嚷闹闹地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转圆圈时,就是母鸡坐窝孵化小鸡的时候了,母亲便选择合适的位置,在芨芨草编织的大扁筐里垫上柔软的干麦草,放上十多个新鲜的鸡蛋,供嚷嚷闹闹的母鸡坐窝孵化,约莫孵化上二十天后,一窝嫩黄的小鸡娃就探头探脑地出壳了。转眼间,一天天长大的小鸡就能爬出窝筐,跟在鸡妈妈的屁股后面游荡撒欢了。紧接着,母亲便选择一个晴朗艳阳的热天气,燃上干透的艾辫子,依次将每个小鸡的头部和脚掌小心地放到艾烟火上熏灸,才算是给毛茸茸的小鸡娃祛了病,消了灾祸了。母亲说,经艾叶熏灸了的小鸡娃,便可以健健康康、活蹦乱跳了。

那年月,由于庄稼人医学知识的贫乏和生活条件的局限,艾叶的其他药用功效,也就废弃得无影无踪了。现今医院的传统中医疗法,就有艾灸、艾浴这些方子。白衣天使们往往将干艾叶泡水,或给病人熏蒸祛病,或让患者沐浴止痒,或将艾叶点燃给患者熏疗驱寒,或教人点燃艾草杀虫消毒。甚至每年的五月端午还要将艾叶悬挂在家门上镇鬼避邪保平安呢!正如民间谚语云:“艾旗拂地神鬼惊”“艾叶避邪保平安”。华夏儿女已将艾叶的药用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艾叶,是从《诗经》里走来的美人!

责任编辑:李梅

猜你喜欢

香味儿艾叶母鸡
香橡皮擦,危险!
艾叶泡脚退黑眼圈
艾叶不只用来艾灸
藏蛋的母鸡
因为爱
艾叶飘香
鸡的一家之母鸡妈妈
一只特别的母鸡
艾叶
甜蜜的圆环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