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师点点滴滴的幸福
2019-08-16杨秋红
摘要:当笔者翻出这些年她在工作之余写下的厚厚的几本教学笔记和反思,不禁暗暗地庆幸。笔者从来不知道这些年来她一直都在做着成全别人的事情,她也从来没有意识到成全别人是如此的幸福。老师的幸福源于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源于十几年工作中的细细碎碎……
关键词老师 幸福 点点滴滴
在日復一日的“传道授业”中,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渐渐地对“怎样做一名好老师?”就不再那么执着了。直到一次学术交流会上笔者结识了一位看上去非常儒雅的老教研员,才重新唤醒她当年的教学激情与教育梦想。言谈中,老教研员对她说“教师是一份成全人的职业,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你也就成就了自己!”这是笔者第一次听到的关于教师职业全新的诠释,在震撼之余,她更多的感触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敬意。这句话与著名教育专家林格先生的“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是此时老教研员那句朴素的话却更能让笔者为之动容,从这句朴素的话语中她仿佛听到了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几乎一辈子的经历谱写出来的经典。
1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如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泛了,他们需要的老师是博览群书的。常言道:品读名著似饮清露;鉴赏圣书如含甘饴。专业书籍可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还可以通过看一些有意义的书来提高自身的修养。所以笔者认为老师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买书。从中外经典文学,到历史著作,到教育教学著作……家里的四个书柜都装得满满当当。
笔者认为老师爱读书的习惯渐渐会感染孩子们,所以每天中午她总在孩子们的午餐后讲一个他们“看”好的故事,有时也会随意地抽取其中的一本课外书,讲上一个声情并茂的故事,听得小家伙们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完全地沉醉其中了。其实,这样做也因为她别有用心,想让孩子们知道这里无论哪一本书上的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无论哪一本书上描绘的世界都是缤纷的。这样的潜移默化还真有效果,果然,孩子们来看书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共享书柜成了每天中午最热闹的地带,书柜里的共享图书也越来越多。有时课间十分钟也不放过,而当有的孩子无意中看到老师曾经给他们讲的故事时,常常会一脸兴奋地跑过来,手里高举着书,说:“老师,你看,这个是你给我们讲过的故事,被我找到了。”那个激动啊,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每每回想起这样的画面笔者都欣喜不已,她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成全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灵,也成全了孩子们一生阅读的习惯。
2做一个幸福的“传递人”
拥有一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爱自己,爱生活。用幸福践行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我想: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仅只在你的生活中体现,它一定会在你的工作中流露出来,从你的眼神,从你的微笑,从你的言语中传递给学生。正因为心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所以也能给学生更多的关爱,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尽管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心中有爱,才会容忍学生的缺点;只有心中有爱,才会对学生多给予关怀与帮助;只有心中有爱,才能走进学生内心,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只有心中有爱,才会对学生既讲道理,也讲情义;只有心中有爱,才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心中有爱,孩子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用“爱”成全孩子们的爱,用“爱”成全孩子们的快乐与幸福;所以,我愿把开在我心中的幸福花播种到孩子们的心田,愿他们的世界处处鸟语花香,时时芬芳怡人。
我们用双眼去观察生命的美好,用耳朵去倾听身边的感动,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的每一处珍贵……这还不够,我们的情感需要找到一个出口,需要倾诉,需要交流,需要表达。于是,笔者用手中的笔写下一首首小诗,她把小诗读给孩子们听,他们或眯起眼,或托着腮,或歪着脑袋,一脸的陶醉与向往。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常常会拿着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送到办公室给我看“老师,老师,我又写了一首诗!”一张张小脸洋溢着掩藏不住的自信与骄傲,尽管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甚至有些笨拙,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孩子们不就是在一次次这样的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吗?
3做一个幸福的“分享者 ”
笔者喜欢画画,只要一有闲暇,就会拿起画笔随意地画一画。她把自己的画作发在朋友圈,引得孩子们纷纷点赞。事后,常常有孩子围在她身边问:“老师,您画画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当美术老师呢?”她说:“我教你们语文是想告诉你们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儿,画画是让老师感到更幸福的事儿。”孩子们点点头看似懂了似乎又没懂。
用心做事,不问收获。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全,随时还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突发事件。因此,我们做事需要用心用脑,做事时克服深入浮躁心理,善始善终。常听老人们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我们还要有“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平常心态,要相信只要有付出,收获总会有的。
4做一个幸福的“ 引路人”
每个老师都会遇到那么几个“问题学生”,他们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自制力差,或逆反,或偏执……对于他们,我采取的办法只有一个——多鼓励他的受欢迎行为,如:对于他的每次发言、好的作业,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报以微笑和表扬,并鼓励他再接再厉,让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或许不能完全达到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但是在课堂纪律、完成作业以及和同学的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了进步,同学也开始和他们交往了,家人也能明显感觉出他们的努力。于我而言,这就足够了。
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虽然朴实无华,虽然平常无奇,却是如此珍贵。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内心总能泛起涟漪,继而绽放出娇艳的花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随文练笔培养小学中段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编号:19PTYB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秋红,中小学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