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下的微机原理实践教改思考
2019-08-15张秋艳李天鹏
张秋艳 李天鹏
摘 要:文章以榆林学院为例,针对目前微机原理实践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枯燥、课时量少、教学模式单调、考核形式化等问题,结合测控与电气类专业特点,提出微机原理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方法,既增强微机原理实践教学内容的层次与关联性,注重实践课程的应用性,同时,又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丰富资源,引入“雨课堂”新教学手段,加强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性,且以引导-激励式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明显提高,课后的互动频繁,反映出新教学思路对该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微机原理;emu8086;Proteus;互联网+;雨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9)07-0-02
0 引 言
微机原理是大学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单片机原理等编程类课程的基础[1-2]。本文针对目前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互联网+”时代下资源的整合及引入“雨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方案,从而增强微机原理实践教学效果。
1 微机原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时分配少
微机原理是测控、电气等专业的基础课[3-4],其内容庞杂,且具有抽象性、难学习等特点[5-6],因此,需要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多动手、多动脑。而在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当中,每次实验只有100 min,且需要占用1/5的时间去做理论讲解,之后才开始动手实践,这样留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不足80 min,学生难以完全消化理解。
1.2 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微机原理实践教学仍然采用传统实验方法,即教师讲解,学生听后,按实验步骤照做一遍。这样一个实验项目下来,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对本次实验内容要求记录相关结果,并不知道其中的工作原理及程序设计要点,从而影响整个学习效果。
1.3 考核形式化,学生积极性差
由于课程内容庞杂且抽象,而在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中,硬件条件不成熟,原有实验教学主要在emu8086软件上进行仿真,学生只是观察寄存器及变量存储单元中数据的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锻炼。尤其对硬件动手的缺乏,甚至都不清楚寄存器或存储单元变化的原因,更谈不上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学生做完实验,仍然停留在理论分析,对硬件的应用理解仍然一知半解,久而久之,挫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微机原理实践教学题目固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考试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动力,抱着侥幸心理完成实验,考试靠死记硬背来完成。
2 微机原理实践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7-8],以“互联网+”制定教学目标,这样的理念同样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
2.1 优化实验内容
“互联网+”时代要求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因此,需对传统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首先,确定实验过程所需emu8086虚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Altium design电路绘制软件以及PCB板的制作;其次,针对微机原理的实际应用情况,设计相关实验内容,通过emu8086学习汇编语言指令语句以及基本的寻址方式,掌握之后,搭建简单硬件电路,进入Proteus的电路仿真;然后,应用电路绘图软件画出仿真通过的电路图,生成PCB版图后,印制PCB板;最后,焊接硬件电路,下载程序,调试电路。
2.2 引入“雨课堂”教学模式
“雨课堂”是近些年推行的一款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连接起来的互动软件[9-10],同时充分考虑到“90后”学习特点及思维模式,将手机客户端的微信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首先,教师提前在带有“雨课堂”软件的平台上,制作教学PPT,微信扫码登录获得授课权限后,建立微机原理实验班,开设此课程;然后,将实验内容分为课前-课上-课后的模式进行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前,将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必要知识或MOOC视频推送给学生,学生提前熟悉相关内容,同时预留相关问题,学生提前思考,以备课上实验。课上,学生可根据课前预留实验内容要求进行动手操作,省略理论授课环节,解决实践时间少的问题,实践操作完成后,学生将实验结果上传“雨课堂”,并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课后,教师就学生上传的实验结果进行评分,点评其中的典型问题。最后,通过“雨课堂”软件达到资源共享,且在线测评。微机原理“雨课堂”教学示意图如图1所示。
2.3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式实践
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端正学生的实践学习态度,培养小组成员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动手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际调试能力。首先,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不只是教师对资源的整合,学生也要在“雨课堂”平台上,进行资源的共享,争取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其次,在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问题所在,应当采取引导式教学,逐步指引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课前与课后,运用“雨课堂”讨论区来完成,让学生在讨论区互动,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也可总结点评;最后,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探讨性,不管是上课内容还是考试内容,都是灵活多变的,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掌握微机原理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
3 教学效果
本次实验是分学期开设,为了比较新教学思路在微机原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2015级与2016级测控/电气两个专业为测试对象。由于微机原理对于测控专业来说,该课程性质是考试课,而对电气专业是考查课。故具体操作为,2015级测控专业采用传统教学,2015级电气专业采用新教学模式;2016级测控专业采用新教学模式,2016级电气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对学生课上的动手操作表现、提问问题的情况及课后情况等做详细记录,结果发现,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互动性增强,实践操作更积极。
4 结 语
微机原理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本文通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微机原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少课时、教学模式单一、考核形式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丰富的资源,进行实践内容的资源整合;并引入“雨课堂”,将实践内容信息课前推送,课前预习讨论,课中动手操作,课后追踪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从而增强微机原理实践课程的“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林明明,尹晓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山东化工,2018,47(16):154-155.
[2]王静,陈强强,董苏,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7):57-59.
[3]郭晶晶,梁英杰,刘伯运,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8(6):157-158.
[4]王强,兰长林,钱湘萍,等.“微机原理”成绩统计分析与教学方法改革[J].大学物理实验,2016,29(6):131-133.
[5]徐嘉莉.基于Proteus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44):226-227.
[6]吕巍,黄蔚,张立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251.
[7]蔡创.“互联网+”背景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工程,2018,21(12):54-56.
[8]韓四满,刘彦涛,白晨皓.在“互联网+”下《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改思考[J].物联网技术,2018,8(10):109-111.
[9]楚广勇,卞宝安.基于雨课堂与PagamO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2):63-65.
[10]李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思考[J].现代交际,2019(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