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观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5孙凌云
摘要:数学在实际生活和科技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将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相融合,更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目标。因为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是为以后的数学奠基的,小学阶段学生数学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以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数学观;实际教学;应用
当前在素质教育已经全面铺开,而新课程的改革也如火如荼的逐步推进的前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必须走在改革的前列,才能摆脱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使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发生一个根本的转变,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效果除去本身智力因素的影响之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受教师思想中教学理念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理念则来源于教师对数学的认识及教师的数学观。
数学观其实就是人们对数学的一种认识。有人认为数学是一种语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有人认为数学是一种工具,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去摸索,去探讨、还有人认为数学是一种模型,是一种思想。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模型产生的抽象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观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无论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也无论哪一种教学关,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现实生活,使学生知道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打开科技大门的钥匙。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又该如何用数学观去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促进我们教学效果的提升呢?
一、 利用数学语言观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一种富有魅力的特殊语言,将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学生的朋友,为学生营造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情,减少学习中的压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而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也可以促进学生愿意表现自己,使教师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学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动和激发。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将学生间接的学习兴趣转变为直接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生比较活泼,他们敢于争论,敢于讲真话、敢于提问、是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
二、 利用数学是一种工具的数学工具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数学是和生活工作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数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因此将数学作为一种工具的数学观是符合数学的应用性的观点的。利用数学工具性的观点,我们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解决一些问题的。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发现数学的奇妙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强烈欲望。比如在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我们可以将家中房子作为即将装修的房子,自己動笔计算除屋顶不刷以外其余的都刷时屋子里需要粉刷的面积作为题目,让学生来计算需要准备的资金;在学完百分数乘法以后,可以以计算储蓄利息为例,让学生计算固定存款应得的利息。通过利用自己习得的数学知识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会惊奇地发现自己习得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的问题。这一发现会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坚强信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爱好,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三、 将数学的模型观运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
数学的模型观认为数学是一种模型,需要从大量的数学知识中抽象出数学规律才能形成数学模型。这种数学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渐由单一的同类知识的积累逐渐过渡到相关知识,形成一种特点的数学模型思想,促进学生学习小学阶段相关的数学的知识。比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有许多“比多”“比少”的问题,抓住这类问题的特点,就可以通过题组的训练找到相同的规律,而归纳出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模型。当学生对某一类问题形成固定的模型的时候就熟练掌握了解答此类应用题的正确方法。那么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提高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正确性。将数学模型观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四、 将数学生活观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数学问题都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小学阶段的许多问题都来自实际的生活当中。数学教学也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数学和生活有着众多的联系,生活和工作是数学中一些问题的主要来源,数学学习是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数学生活观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一种观点。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出发,找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使用数学,用自己的数学能力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36名学生要去博物馆参观,如果选择中巴车,每车可以坐七人,往返一次18元。如果选择小汽车,则每车可以坐四人,往返一次12元。问如何安排车辆才能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最省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计算得出:安排四辆中巴车,两辆小汽车最合适。在教学中通过类似问题的练习,学生很快会发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提升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五、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数学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学生以后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根据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充分了解小学学科的数学观,将数学观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使学生从小就对数学产生喜爱,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志美.浅析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6.
[2]陶红.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4.
[3]李冬梅.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
作者简介:
孙凌云,四川省眉山市,眉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