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08-15邓有创

读天下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

摘要:每年十月底,都会迎来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评选认定工作,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当下的奖助学金评选和认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辅导员运用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隐形方法来进行教育、引导和实施。要做好这一项工作,必须清楚明晰国家奖助金的政策、文件、意义、现存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公平顺利地开展评定工作。

关键词:奖助学金;问题;高校;评选方法

一、 关于国家奖助学金的政策性规定

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国家奖助金的评选的首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简称国发【2007】13号),这是政策依据,同时每个高校根据高校所在省份的文件通知为补充依据,结合高校自身的培养目标制定的评选规定为实施纲要,不断践行着国家奖助学金设置的初衷和意义。从意见中领会到国家奖助学金基本原则是: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

二、 当今评选认定工作中的问题

从意见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国家奖助学金是为了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无后顾之忧,达成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这本是一件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向上、平等实现自我价值的好机会。然而在当今的评选认定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提出了挑战。

(一) 宣传工作不到位

目前,国家奖助学金的宣传工作停留在评选认定期间,短短的几天时间,评选认定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指导表格的填写工作,真正进行细化的宣传和准备是有不足的,尤其是在外实习的学生,做到人人知晓人人理会政策的初衷是有难度的。

(二) 贫困标准难以界定

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界定,尽管前期有贫困生的评选认定入库,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三个等级,但是這个界定严格意义来说是界定标准各不一样,尤其是建档立卡户,在重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有些通过各种渠道出具了政府证明手续,导致贫困程度以及是否贫困出现了一定的水分,我们会看到使用苹果最新型号手机的学生也是建档立卡户。而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对于学生家庭是否真实贫困是很难加以识别和鉴定的,尤其是新入校的大一学生。加之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省份对于贫困的标准认定不同,这对辅导员开展认定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 学习成绩标准难以界定

国家奖学金的学习成绩排名前10%,有了量化的指标,但国家的名额有限,对于一个高校来说,名额更少,一个学校2~3人,不同的专业学习成绩的考核和学生的培养标准大有差异,对于学生的技能竞赛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成绩的考核标准界定有难度。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条件是学习成绩优秀,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界定各有不同,班级排名前十、系级排名前二十或其他量化指标。国家助学金要求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这个标准和要求更是难以定夺和把握。

(四) 评选过程中的不良风气

为了让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很多班级采取的是测评小组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民主投票,民主投票过程中,等额选举出现严重的拉票现象,某种程度上考验的是人际关系,未能真实反映出认定标准中的条件要求。

(五) 延续心理现象

这个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学生中较容易出现,由于大一获得了,所以大二、大三仍然必须是自己,提交了贫困资料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是班级里面最贫困的,在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把贫困当成了一种资本和优势,日常的勤工助学岗位、感恩活动、服务他人的活动却不见他们的身影。尤其是现在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可以同时获得的情况下,甚至通过家长向辅导员提要求,谈条件,扭曲了奖助学金真正存在的意义。

三、 浅谈问题的完善

(一) 宣传工作要仔细

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是党和国家给予家庭困难大学生的惠民政策,作为高校,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阵地,更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使广大学生知晓受助的权利,而不仅仅是评选期间的宣传和教育,是一项从新生入校就需要端正三观的工作,并且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二) 评定工作要用心

评定工作对于辅导员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既要把政策宣传到位,又要把具体落实细节引导公平公正公开进行,结果是否进行了全班公示,还需要关注的是每个学生对于认定结果的理解程度和心理健康辅导,每个环节必须用心去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 建好跟踪反馈机制

工作中,我们往往非常重视奖助学金的评选认定工作,忽视了认定之后获得者的跟踪反馈工作,尤其是获得者的感恩意识教育、积极向上的教育引导工作,真正以奖助学金的评选认定为契机,形成对于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这是我们的育人根本。

奖助学金的评选认定工作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工作,与时代、与社会、与经济发展紧紧挂钩的一个工作,我们需要在不断学习和领会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在原有学生教育的规律和基础上,不断去探索和发掘新途径新方法。

(四) 重视精神资助

真正的贫困并不是指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物质方面的短缺问题,而是精神上没有自己的寄托和追求,这就导致了我们不得不面临永久性的贫困。因此我们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着重地加强对于学生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实际作用。国家和政府都在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对于困难学生的帮助力度,免去他们对于生活的压力和忧虑,能够专心地进行学习。高校老师也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改变对于周围事物的看法,感受到同学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爱护,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大学生培养科学的品质和精神追求,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和推动力量。

作者简介:

邓有创,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