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和全社会应支持有能力的听障儿童家长举办康复机构

2019-08-15吴碧霞

民主 2019年4期
关键词:聋儿残疾儿童听力

吴碧霞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聋儿 2.3 万人,有 0 ~ 6 岁听力残疾儿童 13.7 万人。其中,重度和极重度聋儿的比例占到 74%,有相当一部分聋儿生活在农村贫困地区。“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下,通过连续实施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有了蓬勃发展,我国听障儿童十聋九哑的局面已经彻底改观,绝大部分术后能听会说,回归主流社会。但是面对庞大的基数与每年 2.3 万人的新生听力残疾儿童增长量,特别是农村地区聋儿,现有康复服务体系、保障体系还难以从根本上满足需求,听障儿童康复工作仍面臨严峻挑战。截至 2018 年底,在中国听力语言研究中心注册的康复机构不足千家,康复教师不足万人,而且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基层地区除了康复机构数量不足,各类评估工具、语训教材、室内外玩教学具等各类康复设施短缺、康复教师专业能力落后这些因素更是影响了康复质量。

2018 年 7 月《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明确 2018 年10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意见》是国务院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将从根本上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意见》深入推进,基层地区康复机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问题突出,直接影响救助制度执行质量。机构服务能力提高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专业的康复教师能力培养更是任重道远。一方面依靠政府标准化建高质量的康复机构,利用学历教育培养专业康复人才;另一方面,在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家长资源是一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

听障儿童家长在听障儿童恢复听力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在帮助自己孩子恢复的过程中,家长本身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一个孩子康复成功,家长需要全面了解听力知识、耳蜗助听器等设备知识、言语康复知识、学前教育以及孩子基本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的知识,家长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孩子康复效果越好,融入社会效果越好。同时,家长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育儿经历,从心理上彼此接近,容易沟通,新家长容易对老家长建立信任感。

目前,全国近千所机构中,约 50%是民营机构,而绝大部分民营机构是家长创办的。现有这些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第一,机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基层地区听障儿童康复。

第二,机构服务质量不高,由于资金不足,这些机构无法达到政府定点机构软硬件要求,不能成为政府定点机构,购买政府服务。

第三,机构存在形式多样化,有的是无证经营,有的是注册非营利性机构法人,有的是注册公司法人,各类机构经营管理规范程度普遍偏低。

第四,政府对此类机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很多培训和扶持项目难以惠及此类机构。

为此,建议:

第一,政府对现有民营机构加大管理和扶持力度,出台激励措施,支持这些机构良性发展。

第二,充分调动社会慈善力量,通过公益扶持项目,支持有一定能力的家长创办非营利性康复机构,明确公益属性,建立家庭互助模式。

第三,政府和社会建立非营利性机构管理和培训机制,提升他们业务能力,使其达到定点机构标准,逐步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现良好生存和运营。鼓励家长传帮带,为更多的家长提供创业就业新途径。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聋儿残疾儿童听力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无声之歌 生命之舞——浅谈聋儿芭蕾舞教学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聋儿语训课堂中快乐情绪的调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