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9-08-15黄水平

读天下 2019年25期
关键词:高效率小学教育信息技术

摘要:在现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教育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对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是十分新颖的,并且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它不但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好的学习动力,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展现全新的课堂进程,能够让学生对课本上“死板”的知识有更生动的理解,从而产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让抽象的语言在视频图像下更加形象化,将深奥的道理变得更加的具体,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课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小学教育;高效率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已经成为现今小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据悉,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会使用ppt播放视频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堂内容,使得“视图文声”相结合,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进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新媒体的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改下教育目标要求。

一、 优化学习氛围,唤醒学生对课本的探索欲望。

新媒体信息技术是集“视图文声”相结合于一体的新型技术,真实动感的画面,灵动活泼的声音有利于优化原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课本中的文字、图片栩栩如生的出现在课堂上,对课本上的内容仿佛触手可及,引发并提高了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的无限兴趣,唤醒了学生们对课本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们认为语文学习是一种有趣愉悦并且可以和同学老师们共同探索的过程。

在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中,《月光曲》语言流畅,将贝多芬的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但六年级的孩子们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弱,以及对贝多芬这位传奇人物了解较少,体会不到“盲姑娘”以及她哥哥听到贝多芬的曲子的感受,任凭老师形容尽致的表达,学生们还是难以理解。当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进行情景教学,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老师可以将《月光曲》节选播放给学生们欣赏,用动画的形式介绍贝多芬的生平,让同学们听读课文,让优美的乐曲与本文的语句相结合,使得同学们身临其境,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贝多芬音乐带给自己的理解,从而了解文中“盲姑娘”与其哥哥的感受。让声音与文字都深刻的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最佳效果。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高效课堂。

二、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质量

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对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如果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引导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求知行为。而现今课堂信息技术是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给学生们一种耳目一新的理解方式,使表现的内容更加丰满、形象生动并更具吸引力。生动形象的图片文字和动画可以将教师用语言和动作难以解释的问题将其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从而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文章,更容易地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课堂,让课堂有先进的教学资源设备,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课程高效率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引入让学生们主动的参与课堂、为师生一起探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参与性。这种直观性教学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先进的教学新理念。

在《北京的春节》(人教版六年级下)一文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北京春节的习俗和北京春节的年俗氛围做成动画给学生们观看。这样让学生们直观的看到北京春节的样子,更深入了解地方过年时的习俗,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按照这篇课文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对下节课的文章自己动手做课件,避免了学生们厌倦预习的这种现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

三、 提高教育独立模式和创新意识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到应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提供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运用“三维”目标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提高教育独立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相同的,但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信息却是不同的。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便捷、快速性,教师可以设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学方式来学习课程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早已成为现今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更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目标,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意识。

教育的创新意识不只是对孩子的要求,教育固然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但是在创新时代大潮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新手段,新角度进行教学活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师更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信息技术。除了利用ppt和视听影音等手段以外,利用手机App和家长沟通交流,利用App(作业盒子)布置作业,引导孩子充分利用信息手段等等进行学习,也是可行的,可以尝试的。教师也应该积极进行思考“信息技术进课堂”,不光是僵化的应用现有的教育手段,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科学创新。

總而言之,教师要做到教育手段与时俱进,教育观念与时俱进。

四、 结语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高效、快捷、灵活、方便的信息教育系统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让知识教育课程的传统性和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之间相融合,让课堂结构更加丰满,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课程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种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新颖的、高效的学习环境以及活动范围,并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创造思维模式和让认知和行动相结合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造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对课程认知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朱益明.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体系建设[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7:61-68.

[2]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人民教育,2017:33-34.

作者简介:

黄水平,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高效率小学教育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