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规律特点与实施路径
——杜卫教授访谈

2019-08-15

关键词:美育戏剧艺术

问:杜老师,“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大战略任务第二项“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标志着新中国美育在经历了“艰难起步、蓬勃发展”之后,已经进入了新时期美育的发展期。您认为高校美育应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答:“全面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是国家对新时代学校美育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应解决教师转型的问题。现阶段,我们的美育教师多未经过专业的培训,知道些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示范,即通过美育示范课的教学展示,用说课的方式,逐步建设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的范式。此种范式应具备通识视野,不能永远停留于鉴赏水平,因为鉴赏课难以令学生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情感体验。这意味着高校美育应逐步加强专业性,令学生在高强度学习中体会挑战和超越的乐趣,使其能投入其中。只有在学生投入之后,具备通识视野的美育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价值。

问:我们在戏剧教学实践中已注意到学生一旦投入其中,便会非常积极,但使学生投入是比较困难的。

答:我上大学时参演了《屋外有热流》①,在投入实践后,才切实体验到戏剧的魅力。我曾做过一个实验。1981年,我在实习时组织学生即兴表演了鲁迅作品《药》中当街交易人血馒头的情境,学生演得非常真实。时值教学改革,我们就组织学生将《药》排练成戏,学生很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因此,公共艺术教育入手于兴趣,这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但须注意不能降低品味。激发学习兴趣很简单,制作成抖音视频,可以轻易达到目的,但抖音视频也须保证品质。高校美育要有高品位,公共艺术教育难就难在保持品位的同时,激发兴趣。

问:紧随而来的一个问题,即学校美育有“面向人人”的要求,而同学们的兴趣是多元的,我们没有足够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去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兴趣点上向美而行。请问您有何良策?

答:对,正如陈宝生部长所说的学校美育“最大的问题是师资”,但师资与多元兴趣的矛盾也有调和之道。一方面,学校美育可以借鉴体育经验,引入“俱乐部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一个项目。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运动习惯,达到身心健康,而不是要求100米一定要跑到13秒,因它不以培养专业运动员为目的。学校美育亦如是,我建议高校也搞美育俱乐部,师资不够,可以先探索。另一方面,学校美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文学,尚未被我们好好利用起来,如果能把文学引入美育,师资就够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到了宋代以后,戏曲才逐渐发展起来。在此之前,又有说唱文学、话本文学等,都带有强烈的诗韵、故事性和情感色彩。当前学校美育老师缺、学生多,特别是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用文学来实施美育是很好的选择。我们往往把艺术教育狭隘化了,其实文学就是语言艺术。学校美育如能更好地发挥文学的育人价值,则师资与学生兴趣的矛盾可得化解。

问:文学似乎更侧重情感体验而少技能训练,且理论性相对较强。美育应如何调和理论、体验与实践的关系?

答:诗词格律、识繁写简,大家或多或少都掌握一些文学技能而不自知。此外,诗词歌赋的古谱,如能很好地翻译转化,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基于这些文学技能训练的美育成效,一点都不亚于书画戏剧。每一门艺术都有其独到之处,我现在非常倡导舞蹈和戏剧,因为这些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呈现出人与人在关系中的种种行为,先天具有培养学生协同合作意识的优势。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即能带动其情绪,学生可以在情感交流过程中,理解他人、理解艺术。如果说文学是个人的独自体认,那么舞蹈、戏剧就是集体的协调,它们要求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要合拍。进一步说,艺术是人类的通用语言,舞蹈的非语词性教育对理解力和交流能力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加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人文交流的主要渠道,就是人文艺术。文学、舞蹈、戏剧的美育价值是同等的,文学的门槛低些,对学生而言,文学技能训练会更具趣味性和普适性。我们应该意识到,艺术本来是拿来“玩”的,因此艺术课程应避免程式化,而要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接受教育。美育课程要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门里的东西是有趣的。一定要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点是整个学校美育过程中共同缺失的东西。从1990年至今,我坚持调查美育课程,很不幸,各类美育课长期都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之一。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往往是数学课,因为数学是智力的游戏,学生在领略其智慧魅力后,会激起无限的兴趣。

问:美育课程要有趣味、有体验,过程中还要有智慧。但教学实情则呈现理论与实践体验两极化状态,理论课程教学中能够加入实践因素的机会并不多,例如戏剧鉴赏课程,受课时等因素限制,实际教学很难分配较长的时间,以供学生进行表演体验。请问应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答:鉴赏类课程对高校美育起步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高校美育起步阶段,受限于师资、条件种种因素,鉴赏课程是推进学校美育的较好选择。学校美育发展到当下,进一步的推进机制可以落在上一门课、带一个团上,即一周两次课程,课程要结合艺术团或俱乐部的实践训练,俱乐部教学要纳入教师工作量,甚至要探索以实践成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机制。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那些深受学生爱戴的实践型教师应该进入高级职称序列。鉴赏课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学生知道、了解该艺术门类,但很难真正引领学生进入这一门类;能引领学生进入某一艺术门类的,只有真实的体验。未来,高校美育的理想形式,应是用艺术团或俱乐部来替代课堂,即在团里讲授,边讲边演、边演边讲,慢慢体会、慢慢提升。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这也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深受学生喜欢的教育模式。未来艺术教育的发展是非常个性化的。

问:但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面向少部分人,无法达到教育部“面向人人”的要求。

答:每个人都懂戏剧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喜欢戏剧也是不可能的,学生的兴趣是多元的。每一届学生中,如能有四五个人因为你的存在而爱上戏剧,就是你这门课程最大的成绩。一般的学生,通过课程了解了戏剧,大概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如戏剧史、戏剧程式的基本知识等,对于普及艺术教育而言也就足够了。每届学生中,如有几位能够终身热爱戏剧,又因戏剧而丰盈了情感、体认了人生世界,就非常好了。在这一点上,美育、艺术教育与体育是相通的。

问:体育的教学评价是可以量化的,但艺术教育现阶段还没有找到很好的量化评价机制。请问您怎样勾画美育的评价机制?

答:我认为美育的评价应是层级形态,比如可以用“上、中上、中、中下”的形式来判定学生的水平。从考试角度来讲,美育对“以文化人”的考核,“最好”是针对那些没有读过文学史的学生。因为学生在读过文学作品后,一定会形成自己的体验,在考试时如若填写切身体验,则很可能不符合教师拟定的标准答案;而那些没有读过作品的人,通过考前背诵,其答案必与标准答案相符,但其实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验和认识。标准化的考试,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去体验作品的,因为那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且不能确保高分。只要有标准化的考试,必然导致标准化的教和学,第一个被抽掉的,就是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是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请问您如何解读普及艺术教育?

答:这三类艺术教育的对象不同,普及艺术教育是针对普通高校美育而言。普通高校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是不同的,因此,面向普通高等学校的普及艺术教育,应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而做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在这种意义上,通识教育成为普通高校美育的一个良好路径。通识教育是国际教育界都在积极探索施行的育人路径。仍以文学教育为例,我在刚参加高校教学工作时,就发现理工科学生的文学感比中文专业的学生还要好,直观体现为课堂教学的活泼和课后作业的干净,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污染”②,是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和体认文学。反观中文系学生的作业,“酸溜溜”的,以为这样才是有修养。在普及艺术教育中进行艺术史论的教学,首先要把握贯通的线索。在这一点上,合理运用观念史的方法是较好的切入点。一方面,艺术观念史实质上是人类文明史,另一方面,人类的创造性集中体现在历代艺术品之上;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往往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普及艺术教育如能抓住这两方面,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艺术课程传递给学生,就是“人文素养”提升的高校美育路径,“以文化人”是在这里得以落实。艺术是世界语言,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中国需要快速地把握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这是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实现的,同时,艺术教育也有助于中国设计制造的产品,在重实用基础上,更富人性化。

问:您是如何理解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这一论述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什么关系?

答:育人、化人内蕴着对德育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善关系。汉字的一个特质就是包容蕴藉,“美”字有多元意涵,以至于每说一个“美”的时候,其所指都是不同的。具体到高校美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中的“美”,在某种程度上与“善”是一个问题。从造字法角度看,“美”与“善”是同出一源,而据日本学者考证,“美”“善”都关乎远古祭祀活动③。教育部关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这一论述,可以通过具体的优秀艺术作品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来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里面一定包含德育。高校教育对德育的投入非常大,但课堂上的抬头率只有10%左右,这种情况必须扭转。中国人一定要懂中国的国情,一定要懂中国的政治,这是我做高校教育的一个基本信念。德育困境的一方面是师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问题。解决此两方面问题的关键,是在情感体验基础上,深化对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如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而有所引申,从而达到“纯洁其情感”的效果,则美育的目标就实现了。艺术教育的优势,是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来培育他们的真情。具体到理工科高校美育,就是一定要意识到我们面对的学生在艺术上可能是门外汉,但他们整体的素养是非常高的,因此要想办法把课程提升转变为高水平的素养课,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水平。

问:您刚才所说的艺术观念史课程,实际上也是一种高水平素养课。问题在于这类课程似乎很难与艺术团、俱乐部等形式的实践体验进行有机融合。我们所探讨的高校美育课程讲授+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还有没有其他落实方式?

答:实践体验不必拘于艺术团和俱乐部,读书会、研读小组也都是很好的形式。作为985高校,读书会这种形式不能满足于走过场,一定要做出高水平:一是要读原典,包括外文原典和古文原典;二是要继承发展本学校的优良文化和作风,也就是校风。我知道,西北工业大学具有艰苦奋斗、默默无闻的传统。一所高校的传统需要在几代教师、几代学生共同努力下才能形成。校风建设直接关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它的形成往往需要几代人、几十年,而堕落则只需很少的时间。包括读书会在内的艺术实践体验,是延续学校优良传统的抓手,一定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问: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应怎样发扬学校传统、发掘地域优势,以把握新时代美育发展趋势?

答:在高校美育“从无到有”的阶段,课程以八门限选课为主,但若以建设高水平的高校美育体系为目标,则只有这八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把这八门课开足、开齐并不难,普通高校不必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条件不同,普及艺术教育的难点在于走出本学校的特色道路,既要与本学校传统相结合,也要注意与地域艺术特色相结合。陕西的民间音乐、戏曲、手工艺都独具特色。你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在地域艺术中发掘符合工科学生特点的形式,进而建设能够满足工科学生需求的课程,也就是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艺术课程。理工科高校美育除了有审美、人格等关乎人文素养、价值塑造的需求外,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知道,逻辑思维和创造性发展之间是有矛盾的,艺术教育则可以调和这一矛盾,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伟大科学家的艺术素养是非常高的。

问:公共艺术教育如何在技能的基础上,上升至关乎创造力的美育?

答:西方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逻辑在12岁左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它同时也是人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但一个糟糕的情况是,在逻辑思维突飞猛进的同时,人的创造力急剧下降。中国人比较内敛,可能导致出现压抑自我表达和创造性的情形。由于长期得不到鼓励,进入大学后,学生的整体创造力会进一步下降。创造性的养成和发展需要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艺术教育是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在课程设置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来设计,如自己来创编简单的剧本或舞蹈等,为学生提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学生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关于高校美育如何提升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问题,可以用两句话做总结:施行教学民主,营造投入氛围。

注释

① 《屋外有热流》发表、首演于1980年,马中骏、嘉鸿源、翟新华编剧。该剧采取时间顺序颠倒和空间灵活转换,现实场景与回忆、梦幻的交替出现,以及非现实的舞台调度,多演区表演等新颖表现形式,受到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欢迎,剧本曾获1980年首届全国优秀剧本奖。

② 中西美育传统都强调“净化”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理工科学生“干净”、未受“污染”,和文科生“酸溜溜”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澄明美育规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③ “美”“善”在甲骨文中都从“羊”。“美”,有羊大为美、羊人为美等说法,《说文解字》认为,“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善”,羊下从二目或一目,目伪变为言,像两人或多人在说羊肉的美味。《说文解字》释“羊”为“祥”,“祥”即供奉于祭台上的羊。

猜你喜欢

美育戏剧艺术
论公民美育
有趣的戏剧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戏剧类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