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边缘到主流:美国的越裔文学

2019-08-15

关键词:越战亚裔越南

近年来,随着美国越裔族群的壮大,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越裔开始书写自己族群的历史。由于越裔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越南战争的结果,受其影响,战争成为显性或隐性主题,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越裔作品之中。与此同时,由战争导致的身份危机使越裔族群成为在美游荡和寻根的“异乡人”,借助故国回忆和想象,他们试图重建精神家园。2016年阮清越①(Viet Thanh Nguyen, 1971— )凭借小说《同情者》(The Sympathizer, 2015)斩获美国普利策大奖,这是美国越裔作家第一次荣膺全国性文学奖项,标志着越裔文学开始迈入美国文学正典化进程。至此,越裔文学开始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关注。

一、战争的梦魇:越裔文学的发端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越南战争的结束,越南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难民潮,他们背井离乡,相继逃亡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及其他亚洲国家。出于政治利益上的考虑,美国成为越南难民最大的接收国。据统计,1965年之前在美生活的越南人仅603人②,而1975年越战结束当年,就有12.5万越南难民逃亡美国。1975—1989年间总共有41.4万越南难民到达美国,这一数据到2002年累积达75.9万人③。由此可见,美国越裔族群的出现主要是越南战争的结果,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战争的恐惧,这些难民穿过太平洋来到美国,成为流离失所的精神难民。

然而,最早对越战和越裔难民经历进行书写的是白人作家④,由他们(多是美国越战老兵)书写的、以越战为题材的作品被称为美国越战文学。越战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纪实为主,在史实的基础上记录战争残酷,着重分析越战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并对美国政府在越战决策上的失误进行反思。第二阶段关注越战退伍军人,主要描述越战老兵退伍后融入美国社会过程中遭受的心理障碍⑤和社会歧视。第三阶段将关注点转向越裔群体,作品多以越裔聚集地“小西贡”为叙述场所,将越裔集体作为战后美国社会的一大文化景观加以展示,重点揭露后越战时代美国社会的低落情绪和沮丧气氛。越战文学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无论是早期战争的残酷本质、中期退伍军人的心理障碍,还是后期越裔群体的生存状态,三个阶段的越战文学均以白人视角探讨越战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西方思维。

与越战文学相比,越裔文学出现相对较晚。最早发表作品的越裔作家是陈宛定(Tran Van Dinh, 1923—2011),在回忆录《无人渡河》(No Passenger on the River, 1965)中,他对越南政府进行尖锐的政治批判,发出了美国越裔的第一声。20世纪90年代以来,1.5代⑥作家开始文学创作,一批优秀作品相继问世,越裔文学一跃成为美国亚裔文学的新生力量。迄今为止,至少已有包括赖昙荷(Thanhha Lai, 1965— )、安德鲁 · 彭(Andrew X. Pham, 1967— )、芭芭拉 · 陈(Barbara Tran,1968— )、莫妮卡 · 张(Monique Truong, 1968— )、张陈(Truong Tran, 1969— )、孟兰(Mong Lan,1970— )、阮清越、黎氏艳岁(Lê Thi Diem Thúy,1972— )、范艾美(Aimee Phan, 1977— )、黄丽丽(Lily Hoang, 1981—)、王洋(Ocean Vuong,1988— )等在内的11位作家获奖,引发了越来越多读者和评论家对越裔作家这一群体的关注。初步统计,从1965年陈宛定发表《无人渡河》至今的54年间,共有至少40位越裔作家发表了百余部文学作品,其中小说30余部(自传性小说12部,虚构性小说 22部)、诗歌集28部、戏剧16部(电影剧本9部)、散文集10部、短篇小说集6部⑦。

对于越裔文学的概念,沿袭著名亚裔学者金惠经(Elaine Kim)关于美国亚裔文学的定义⑧,是指越裔作家使用英文创作发表的、关于越裔在美经验的作品。然而,由于越战与越裔文学存在天然的联系,因此将越裔文学仅限定在“越裔在美经验”显然有失公允。阮清越认为“越裔文学与美国越裔群体密不可分”,“美国越裔之所以存在完全是越战爆发的结果。”⑨这种说法总结了越裔文学的特征——越战成为越裔作家的共同经历,通过记录难民故事,越裔作家直接或间接描写越战和难民经历。

1993年莫妮卡 · 张发表论文《声音的出现:美国越裔文学1975—1990》(The Emergence of Voices: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 1975—1990),这是最早对越裔文学进行阶段性总结并作出深入分析的文章⑩。在这篇文章中,莫妮卡 · 张对“美国越裔”和“美国越裔文学”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并对早期访谈文学和前南越军、政要员的回忆录进行了简单介绍。莫妮卡 · 张认为应该打破语言的限制,不仅将英语写作的包括自传、诗歌、书信、散文、小说和其他非小说文本在内的书面文学划入美国越裔文学行列,还应将非英语抄写或改编的民谣、歌曲、口述历史及其他形式的口头文学也列入美国越裔文学范围之内。此外,她还认为应当由写作者自身而非评论家单方面决定自己是否应当归为越裔文学作家之列。

在总结阮清越和莫妮卡 · 张有关越裔文学内容和体裁的基础上,并根据《诺顿美国文学选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只收录母语是英语作品的原则,笔者将美国越裔文学概括为美国越裔作家使用英语创作的、关于越裔在美生活经验、越战经历以及对母国集体回忆和个人想象的作品。由于早期口头文学,尤其是记录越裔经历的访谈文学带着强烈西方意识形态倾向,这些转录文本极易被采访者以政治目的“再书写”,因此,本文在梳理越裔文学作品时舍弃了对这一部分文本的研究。

二、从沉默到发声:越裔文学的发展

鉴于越裔文学主题鲜明,本文在梳理越裔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采用了主题研究的方法。总的来说,越裔文学的主题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战争主题。这也是越裔文学最为突出的主题。作为美国越裔的集体记忆,越战成为越裔作家挥之不去的集体梦魇;第二类为身份主题。随着越裔族群在美国生活的开始,离散在美的越南难民及其后代徘徊在美越两种文化之间,不断寻找自我身份。针对这一阶段越裔身份“杂糅”(hybridity)问题,越裔文学进行了反省和回应。

(一)永不消逝的战争:越裔文学的战争主题

越裔文学深受越战影响,战争成为越裔文学不可回避的主题,以显性或隐性形式出现在越裔作品之中。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再现战争残酷。这一主题的作品多见于早期回忆录、自传或其他自传体文学中。第一代越裔作家保留了早期亚裔文学多以回忆录、自传或其他自传体文学形式进行创作的传统,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策略,从个人或家庭角度再现战争残酷⑪。

阮氏图兰(Nguyen Thi Thu-Lam, 1940—)的《落叶:越南妇女回忆录 1940—1975》(Fallen Leaves:Memoirs of a Vietnamese Woman from1940—1975,1989)记录了作者从出生到越战结束三十多年间的经历。从北越到南越,从越南到美国,从不谙世事的少女到事业有成的商人,作者将个人的成长背景与越战背景相联系,再现越南社会多年的战争史。胡广玉(Jade Ngoc Huynh Quang, 1957— )的《南风改变》(South Wind Changing,1994)以个体视角描述战争给无辜民众带来的痛苦。战争像一场慢性病夺走了小广玉六个亲人的生命,广玉因在外地上大学得以幸存了下来。然而,为了免于继续受迫害,广玉不得不继续四处逃亡。

在早期自传体文学作品中,最为有名的是冯氏黎乐(Phung Thi Lê Ly, 1949— )⑫的《天翻地覆:一个越南女人从战争到和平的历程》(When Heaven and Earth Changed Places: A Vietnamese Woman's Journey from War to Peace,1989)和《战争之子、和平之女》(Child of War, Woman of Peace,1993)。两部作品以作者亲身经历为故事原型呈现战争的残酷及主人公自我抗争的心路历程。越战期间,黎乐所在的村庄被南越政府军和北越共产党交替控制。为了生存下去,黎乐最终通过一场美国婚姻逃离越南。但是移民美国的黎乐并未从此过上安宁的日子,对越南亲人的担心以及周围美国人对越南人的偏见,时时刻刻将她拉回到过去。幸运的是,冯氏黎乐虽饱经战争之苦,却从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就像她所说,“我在磨难中得到的特殊礼物是如何在脆弱时变得坚强,如何在恐惧时变得勇敢,如何在困惑中变得清醒,如何让那些我们掌控不了的过去随风而逝”⑬。

与阮氏图兰、胡广玉和冯氏黎乐从个人视角记录越战不同,阮文武(Nguyen Van Vu,1932—)和董宛梅(Duong Van Mai Elliott, 1941— )从家庭角度再现战争残酷。阮文武的《在美国家中》(At Home in America,1979)⑭讲述了一个普通的越南家庭越战中历尽艰险生存下来的故事,描述了普通家庭在面对“西贡陷落”⑮“船民”逃难等重大事件时的痛苦抉择。董宛梅的《神圣的柳树:一个越南家庭的四代史》(The Sacred Willow: Four Generations in the Life of a Vietnamese Family,1999)再现了一段跨越两个世纪的四代家族史,作者以自己亲人提供的故事、照片、文件等资料为素材,揭露了战争对普通家庭造成的深重灾难。

通过个人和家庭角度书写战争构成越裔早期回忆录、自传或其他自传体文学的基调。将个人成长经历与越战时代背景相联系,或以家庭为单位反映战争对普通家庭的破坏,再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从不同侧面直面了战争的残酷本质。

第二,揭示战争创伤。与第一代越裔作家相比,1.5代作家多在“西贡陷落”前夕逃往美国。不同于第一代越裔作家对战争的直接书写,他们多通过回忆和想象,采用复调叙事、时间倒置、隐喻等叙事方式揭露战后越裔族群的心理创伤。

高兰(Lan Gao,1961— )的《猴桥》(Monkey Bridge,1997)和《莲与暴》(Lotus and Storm, 2014)书写了越战结束后越裔族群的创伤记忆。越战虽然已经结束,但战争记忆却深深烙在两代越裔心中。《猴桥》中母亲清的刻意回避和《莲与暴》中父亲铭的苦苦追寻都将女儿带回到过去那场恐怖血腥的战争。作者在两部小说中均使用了复调叙事的写作手法,借此表达因战争而造成的人的精神世界的混乱失序。陶 · 斯托姆(Dao Strom,1973— )的《草屋顶、锡屋顶》(Grass Roof, Tin Roof,2003)同样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小说以三重视角阐述战争对两代越裔的精神摧残——战争不仅阻碍了战争亲历者与他人重新建立家庭关系的机会,还变成第二代越裔心中抹不去的阴影,迫使他们不得不以“他者”的方式理解周围的世界。陈武(Van Tran,1975— )的《龙鱼》(Dragon fish,2015)采用隐喻的叙事策略讲述了警察罗伯特追寻自己越南前妻苏西的故事,以白人视角反观越战给越裔难民带来的持久创伤。虽然已在美国生活多年,但悲伤的记忆像“龙鱼”一样撕咬着苏西。小说以白人视角管窥战后越南难民在美国无家可归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折射出美国社会由来已久的种族歧视。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2017年阮清越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难民》(The Refugees,2017),通过八个独立的故事揭示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黑眼睛的女人》(Black-Eyed Women)讲述了一位饱受丧子之痛的母亲被死去儿子鬼魂纠缠的故事。《我想要你要我》(I'd Love You to Want Me)描述了一段越战老兵陷入回忆误把妻子当成越南情人的经历。《美国人》(The Americans)刻画了一名无法摆脱越战中炮轰越南罪行的空军老兵。《难民》中,无论是早年参加越战的美国老兵、逃亡到美国的第一代“船民”,还是在美国长大的1.5代,他们都徘徊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无法解脱。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作者使用倒叙和闪回等多种叙事方式,再一次显示了他在情节设计和故事呈现方面的天赋。正如《观察家》所说,“阮笔下的文字令人眼花缭乱,明晰透彻”⑯,描绘了一幅饱受战争后遗症折磨、困守在各自精神荒原里的难民群像,抨击了战争的罪恶及其对人类心灵造成的致命创伤。

除了上述作品,王洋在诗集《燃烧》(Burning,2010)和《带伤的夜空》(Night Sky with Exit Wounds,2016)将个人遭遇与时代不幸相连接,在现在和过去的时间切换中以悲戚精确的语言描写了时代的忧伤。《与燃烧的城市晨歌》(Aubade with Burning City)是王洋的经典诗作,诗人使用诸如“黑犬、蜡烛、香槟酒、圣诞欢歌、红色的天空”等具有强烈哥特风格的意象,描述了“西贡陷落”前夕越裔难民逃离越南的紧张场景,以阴暗的色调和恐怖的画面表现出越南人民在战争中飘摇不定的命运和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情。

阮清越在《一切都不会消失:越南与战争记忆》(Nothing Ever Dies: Vietnam and the Memory of War,2016)中写到,“所有战争都会发生两次,一次是在战场上,一次是在记忆中”⑰。不同于以白人为中心视角的越战文学,越裔文学把重点放在越裔族群遭受的精神痛苦上,通过不同叙事手段揭示出越战对越裔族群造成的巨大创伤,为越战中饱受折磨的越裔难民发出了越裔族群的声音。

第三,反思战争本质。在再现战争残酷和揭示战争创伤的同时,越裔作家还以包括外交官员、参战军人、女性以及儿童等在内的多重视角直接或间接反思战争本质。

早在1983年,陈宛定的《青龙白虎》(Blue Dragon and White Tiger,1983)就将越战上升到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层面加以审视。值得一提的是,《青龙白虎》是美国越裔群体中出现的第一本用英语书写的越战小说⑱。曾出任南越政府驻美大使的陈宛定对南越政府与美军之间的勾结深恶痛绝,通过揭露南越政权腐败和美国政府阴谋反思越战,为后来的越裔作家提供了创作主题上的范式。例如,阮清越继承了这一主题,在《同情者》中充分表达了对越战的反思。

《同情者》是近年来出版的反思越战最为深刻的作品之一,不仅一举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还将越裔文学这一长久以来被忽视的亚裔文学分支推到读者和评论家面前。该书以一名参战军人视角反思战争。主人公是一名北越间谍,“西贡陷落”之后,他随一位南越“将军”逃亡美国,成了受美国政府庇护的政治难民。小说以“自白书”形式展开,一方面很容易将读者带回越战这一历史背景中,另一方面也更加直接地揭示出战争的本质:战争只是国家之间为实现各自利益而使用的政治工具,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正义和自由,相反只能将普通民众推向苦难的深渊。阮清越在《同情者》中多次使用反讽的修辞策略,主人公站在南北政权和东西文明之间看似可以看透事情的两面,实际上却总是陷入两难境地。阮清越认为战争就像人性一样复杂,而历史却总是将战争简单化,尤其对于那些承受战争之痛的受难国来说更是如此——它们被强权国家粗暴地当成历史教材或新闻报道的注脚,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同情者》打破了白人越战文学从美国角度书写越战的局面,从北越军人的视角审视越战,为越战本质的反思提供了另一种声音。

除了以战争亲历者的视角直接反思越战,越裔文学中也不乏以女性和儿童视角间接反思越战的作品。林丁(Linh Dinh,1963—)的《仇恨般的爱》(Love Like Hate,2010)以女主人公“金兰”的战后生活为基础,描绘了一幅幅混乱的越南社会场景。作者使用寓言式书写方式,或将越南比作被强奸了的母亲,或将越南社会比作发酵的海鲜垃圾,以女性细微的观察将战争对越南造成的破坏进行细致的描写,以此抨击美国为实现本国目的践踏别国主权的行径。黎氏艳岁在《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The Gangster We Are All Looking for,2003)中使用儿童视角反观战争。主人公是一名八岁的小女孩,她跟随父亲乘船逃亡到美国,目睹了战后生活的艰难。小说中没有暴力的场面和阴郁的气氛,而是透过儿童无辜的眼神,呈现战争带给人的无奈和忧伤。散文般的语言不禁让读者忘记这是一部反战作品。黎氏艳岁正是通过这样的反差让人们发出质问:这场为了本国利益在别国领土发起的非正义战争究竟会将越南人民的命运带向何处?

此外,以儿童视角反观战争的作品还包括赖昙荷的《再见木瓜树》(Inside Out & Back Again,2011)和萨曼莎 · 勒(Samatha Le, 1974—)的《丢弃的妹妹》(Little Sister Left Behind,2007)。《再见木瓜树》是一部半自传小说,以自由诗形式叙述了女孩“哈”一家在美国避难的心酸经历;《丢弃的妹妹》是一部虚拟的回忆录,以少女的口吻讲述了战后她的家庭四处避难的过程。两部作品都以平静的语言对战争进行了强烈控诉。

无论是以战争亲历者视角直接反思越战,还是以女性和儿童视角间接反思越战,越裔文学将这场战争置于越裔族群的视角进行审视,逐渐打破长期以来白人作家对越战话语垄断的局面,为这场发生在越南领土的战争增添了新的注解。

(二)我是谁:越裔文学的身份主题

对于美国亚裔文学来讲,身份主题一直是其最为重要也无法避开的主题之一。越裔作家,尤其是1.5代和第二代,继承了亚裔文学的创作传统,将身份主题作为重点进行书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遭遇身份危机。越战最为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无数越裔难民家园的失去和身份的丧失,反映在越裔文学中主要表现为越裔族群在面对美越两种文化冲突时所遭遇到的身份危机。

莫妮卡 · 张的第二部小说《难言之隐》(Bitterin the Mouth,2010)揭示了越裔后代身份丧失后的焦虑。琳达无法控制由词语触发的味觉,当她重回成长地时发现自己的生母原来是逃难到美国的越南难民。回想从小到大遭遇过的歧视,琳达才意识到像所有越裔同族一样,自己在白人世界遭受到冷眼的根本原因是她被视为他们眼中的 “异类”。琳达对于语言的特殊反应是她对美国文化不适的隐喻。相比《难言之隐》,莫妮卡 · 张的处女作《盐之书》(The Book of Salt,2003)在主题上立意更远。小说透过阿平对过去越南生活的回忆和现实巴黎生活的描绘展示了殖民地小人物流浪异乡、自我放逐的过程,揭露了白人殖民者注视下亚洲人卑微的生存境地。通过对比两部小说发现,莫妮卡 · 张在人物、地点、情节设置上可谓别有用心。阿平的厨师职业和琳达对味道的特殊能力使《盐之书》更像是《难言之隐》的前传;而在地点设置上,法美两国更像是越南历史的前世今生。法国和美国先后以“保护者”的姿态介入越南,将越南人变为丧失家园的流浪者——阿平是流浪法国的越南杂役,琳达是漂泊美国的越裔难民。作为处在白人世界的“他者”,他们只能通过味觉表达失去身份的苦涩和无奈。

莫妮卡 · 张是1.5代中成名较早的作家,其作品主要探讨了文化认同、流散身份以及新殖民主义等复杂问题。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越裔作家。拉克苏(Lac Su, 1970— )的《我爱你们是为了白人》(I Love Yous Are for White People,2009)以自传形式讲述了自己所经历的美越文化冲突。五岁跟随父母逃难到美国的苏被美国热情开放的文化深深吸引,但父亲代表的越南父权文化简单粗暴,不仅强行割裂苏和白人社区接触的机会,还对他积极融入白人文化的行为横加指责。夹在两种文化之间的苏不得喘息,一度被逼到离家出走的境地。黄丽丽的《易经》(Changing,2009)以神秘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女孩的家庭故事,在不断地世事更迭中展示了家族成员飘忽不定的命运。书中略带实验主义的写作风格为读者呈现出人在失去身份后的惆怅和夹在两种文化中被撕裂的痛苦。陈家宝(GB Tran,1976— )的《越美:一趟家族旅行》(Vietnamerica: A Family's Journey,2010)以图像叙事的方式回忆了自己试图在充满艰辛和英雄主义的家族传奇中寻找身份的经历。作者将家族历史和身份认同置于具体场景中,揭露了越裔后代为解答由战争引发的“何处是家乡”这一命题所面临的身份危机。

阮建(Kien Nguyen,1967— )的《无家可归:童年回忆录》(The Unwanted:A Memoir of Childhood,2001)以悲伤的语言回顾了自己作为一名美越混血儿不愉快的成长经历。美越混血身份令小阮建在越南的处境十分艰难,他的卷发让他备受歧视,在越南他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经历九死一生的逃亡后,阮建终于到达美国,然而这一次他又因为混血身份而遭受美国人排挤,成为美国社会不受欢迎的人。美越混血儿是越战的直接产物,无论是在越南还是在美国,美越混血儿都丧失归属感——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痛苦地徘徊在两种身份之间,成为这次非正义战争的历史见证。

美国越裔因越战而被迫沦为在美游荡的“异乡人”,夹在美越两种文化之间摇摆不定,为了克服身份丧失带来的苦闷,他们不断在文学作品中探求“我是谁”的身份命题。

第二,重塑自我身份。随着越裔文学的发展,新生代越裔作家使用包括回忆录、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体裁,通过化解代际矛盾和寻根母国文化,重塑自我文化身份。

阮碧铭(Bich Minh Nguyen,1974— )的回忆录《偷吃菩萨的晚餐》(Stealing Buddha's Dinner,2007)分析了自己作为一名越裔难民徘徊在美越两种文化之间的复杂心理——她为美国文化着迷的同时也被越南文化深深吸引。处女作小说《矮女》(Short Girls,2009)延续了《偷吃菩萨的晚餐》的主题,讲述了一对受美国文化影响的越裔姐妹通过挖掘父辈逃难故事寻找自我身份的经历。第二部小说《先锋女孩》(Pioneer Girl,2014)将母女关系置于越裔族群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在离散背景下对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自我和他者等二元身份等问题加以考量。通过分析,阮碧铭发现对于像她一样的美国越裔来说,吸收美国文化并不意味放弃母国文化传统,相反,保存母国文化更容易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

同样地,以寻根母国文化重塑自我身份的作品还有安德鲁 · 彭的《鲶鱼和曼荼罗》(Catfish and Mandala,1999)和时布(Thi Bu,1975— )的《尽我们所能》(The Best We could Do,2017)。《鲶鱼和曼荼罗》是一部毕加索风格的回忆录,记录了作者骑自行车跨国旅行的见闻。为期一年的寻根之旅不仅让他克服了亲人自杀带来的心理障碍,还使他逐渐找回早已失去的身份。同样作为一部回忆录,《尽我们所能》以动人心弦的口吻探讨了流离失所的生活对越裔后代的不良影响。当作者自己成为母亲之后,才最终理解父辈逃亡美国开始新生活时面临的困难。母亲的身份不仅让她同过去达成和解,也让她重获寻找美好未来的勇气。

安德鲁 · 林(Andrew Lam,1964— )的两部短篇小说集《东方吃掉西方: 两个半球之间的故事》(East Eats West:Writing in Two Hemispheres,2010)和《失乐园的鸟》(Birds of Paradises Lost,2013)对于越裔难民如何跨越地理和心理界限进行自我身份建构展开了详细探索。他认为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文化差异仍然存在,重点是如何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相互融合。此外,芭芭拉 · 陈的散文集《八哥的诉说》(In the Mynah Bird's Own Words,2002)以诗意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在身份构建过程中体验到的忧伤和痛苦。

在1.5代越裔诗人中,张陈和孟兰颇为活跃,他们的作品在强调诗歌审美价值的同时还注重诗歌的文化功效。张陈主张将诗学、史学与身份认同相联系以抵制对少数文化的边缘化,他的多部诗集如《观念之书》(The Book of Perception,1999)、《处于边缘》(Within the Margin,2004)、《尘埃与良知》(Dust and Conscience,2002)都表达出对文化独特性的尊重。孟兰将艺术与诗歌相结合,以多种形式呈现难民流离失所的经历,诗集《边缘缘何起风》(Why Is the Edge always Windy,2005)、《豆腐之歌及其他》(Love Poems to Tofu & Other Poems,2007)、《才华横溢:诗歌与艺术》(One Thousand Minds Brimming: Poems & Art,2014)描述了越裔族群为构建自我身份所作的各种抗争,赞扬了他们在身份构建过程中探求存在意义的勇气。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1.5代和第二代越裔作家对越裔文学身份主题正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开始挖掘隐藏在文化因素和政治背景之下的普遍人性和道德伦理,以期对流散海外的越南人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等现实困境进行积极性探索。例如,王洋在其处女作小说《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On Earth We're Brie fl y Gorgeous, 2019)中,一改以往的阴郁风格,以紧迫的张力和优雅的笔触探讨了沉浸在暴力和创伤之中的人们如何拯救自我和他人的问题。范艾美在《程樱桃的再教育》(The Reeducation of Cherry Truong,2012)中以程、吴两家战后逃往美国的故事描述了越战难民在世界各地四处漂泊的悲惨经历,探讨如何恢复战后记忆、伦理秩序等问题。随着美国越裔文学的不断发展,美国越裔文学对于身份主题关注也将更加多样化。

三、方兴未艾:亚裔文学研究的新兴力量

越裔文学一开始并未引起学界的注意,直到20世纪80年代,越裔文学才开始逐渐出现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专著当中。最早关注越裔文学群体的是越裔学者⑲。1989年陈魁平(Qui-Phiet Tran)率先发表文章《自由之地中的流浪者:1975年以来离散在美国的越裔艺术家及作家》(Exiles in the land of free: Vietnamese Artists and Writers in America, 1975 to the Present),对1975—1989年间的越裔艺术家及作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梳理,越裔文学研究由此开始。1992年由林玉玲(Shirley Geok-Lim)和林英敏(Amy Ling)选编的《美国亚裔文学作品选读》(Reading the Literatures of Asian America)收录了雷尼 · 克里斯托弗(Renny Christopher)《〈青龙白虎〉:美国越裔文学的双重文化属性》(Blue Dragon, White Tiger: The Bicultural Stance of 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和陈魁平《从孤立到融合:陈迭航小说中的美国越裔形象》(From Isolation to Integration: Vietnamese Americans in Tran Dieu Hang's Fiction)两篇文章,这是越裔文学作品第一次以集体形式出现在学术选编著作中。1993年莫妮卡 · 张发表论文《声音的出现:美国越裔文学1975—1990》,如前文所述,莫妮卡 · 张在这篇文章中对“美国越裔”和“美国越裔文学”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拓展了越裔文学的研究文体和范畴。

20世纪90年代,两部有关越裔文学的选集相继出版。一部是1995年由陈德(Tran De)、安德鲁 ·林、阮海岱(Hai Dai Nguyen)合编的《曾经有一个梦想》(Once upon A Dream)。这是第一部由1.5代作家编写的越裔文学选集,全书共分为“流亡”(Exodus)、“挽歌”(Elegies)、“美国越裔”(Viet American)、“回家”(Homecoming)四个部分,收录了1975—1995年20年间越裔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小说、诗歌和其他艺术作品。另一部选集是1998年由芭芭拉 · 陈、莫妮卡 · 张、鲁章珂(Luu Truong Khoi)合编的《水印:美国越裔诗歌与散文选》(Watermark: Vietnamese American Poetry & Prose,1998)。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选集以代表越南传统的“水”为线索,收录了1.5代作家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探讨了越裔文学除小说之外的其他文体形式,首次将研究重点放在战争之外的其他主题上。

相比八九十年代的缓慢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越裔文学研究步入发展时期。表现之一是有关越裔文学研究的文章陆续发表。据不完全统计,1975—1999年的25年间,只有零星几篇文章见诸学术专著和期刊⑳。而2000年至今,已有几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其中仅2011—2018年8年间就有22篇论文发表,包括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2篇㉑。这些文章既涵盖战争书写、难民叙事、家园沦丧、身份追寻等传统意义上的主题研究,也涉及文化记忆、性别政治、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以及后现代叙事等文化研究。2011年,两部以越裔文学为主题的学术专著相继出版。分别是伊莎贝尔 · 苏 · 佩劳德(Isabelle Thuy Pelaud)的《我要诉说:美国越裔文学的历史和杂糅》(This Is All I Choose To Tell: History and Hybridity in 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和珍妮特 · 米歇尔(Janette Michele)的《我的越南:1962年以来的美国越裔文学》(My Viet: 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English,1962-Present)。其中《我要诉说:美国越裔文学的历史和杂糅》是第一部越裔文学研究专著,“对美国越裔文学进行了分析性介绍,描述了这些越裔作品出现以及评论家阅读和阐释它们所需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因素;解决了围绕在文学作品上的争论、主题等一系列问题,突出了杂糅的概念”㉒。

相对于美国学术界对越裔文学研究的关注,国内越裔文学研究刚刚起步㉓。2011年郝素玲在《郑州大学学报》发表《诗情画意背后的那段历史:论越南裔美国作家黎氏艳岁与她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对黎氏艳岁及其作品《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进行了详细介绍,这是国内最早关于越裔文学研究的论文。实际上,直到2016年阮清越获得普利策奖,国内学者才开始对越裔文学进行关注。目前仅有7篇期刊论文发表。论文研究对象包括《同情者》《猴桥》《莲与暴》《越美:一趟家族旅行》和《天翻地覆:一个越南女人从战争到和平的历程》等作品㉔。硕博论文中,仅有两篇硕士论文关注了越裔文学作品㉕。目前为止,还没有博士论文进行越裔文学相关方面的研究。

随着阮清越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国内学界对越裔文学的关注日益升温。李玉瑶在《短篇魅力与亚裔之声——2015年美国文学概述》中对阮清越及其《同情者》进行了引介,认为亚裔作家人才辈出,其中华裔、日裔、菲裔、越裔文坛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图景,开始将越裔文学作为亚裔文学中的一部分进行研究。2018年厦门大学张龙海教授在其《美国亚裔文学研究》一书中将越裔文学正式纳入亚裔文学体系之中,认为越裔文学是美国亚裔文学组成部分,越裔文学第一次以独立姿态立于美国亚裔文学体系当中。第六章《美国越裔文学》不仅对冯氏黎乐和阮清越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了解析,还简要介绍了美国越裔的移民史和越裔文学的发展概括。同年,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等主编的《美国亚裔文学作品选》对赖昙荷、莫妮卡 · 张、阮清越、王洋四位作家作品进行了简介和作品节选。2018年6月,“2018美国亚裔文学高端论坛——跨界:21世纪的美国亚裔文学”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期间,郭英剑教授谈到了美国越裔文学的三个阶段,介绍了阮清越等当代越裔作家的基本情况。来自台湾的单德兴教授认为战争对少数族裔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以阮清越的个人经历为例说明亚裔作家在美国面临的歧视。同年12月,张敬珏教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做了题为《阮清越的〈同情者〉与亚裔英雄传统》的讲座,认为《同情者》通过伦理与审美的维度表现出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注。2019年6月,刘葵兰教授以《“模范”难民和“劣等”难民:〈飘〉与〈难民〉对比》为题在中国人民大学做了报告,探讨了越裔难民的不同经历和主流社会的互动状态。

目前为止,国内仅有《盐之书》《难言之隐》和《同情者》三部越裔作品被翻译成中文。总的来看,国内学界越裔文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期刊论文发表较少,研究对象相对集中,研究缺乏系统性。

四、结语

从1975年越战结束至今的四十多年间,越裔作家逐渐打破白人越战文学的叙述垄断,为越战及其相关文学主题增添了越裔族群的声音。与其他亚裔文学相比,越裔文学出现较晚。受自身或父辈越战经历的影响,无论是第一代还是1.5代越裔作家,创作主题主要集中在战争记忆、文化身份等族裔文学早期常见主题之上,这也是越裔文学的主要创作特点。近年来,越裔作家在战争和身份主题的基础上,开始尝试探讨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和伦理道德等普遍议题。与此同时,随着越裔文学的不断壮大,越裔文学研究正在成为亚裔文学研究的新生力量。国内越裔文学研究刚刚起步,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注释

① 关于“Viet Thanh Nguyen”的汉译,目前国内有两种译法:台湾译本和网络资料均译为“阮越清”;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本则译为“阮清越”。对于为什么将“Viet Thanh Nguyen”译为“阮清越”而不是“阮越清”,译者陈恒仕专门做了考证(具体可见网络资料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95824/),本文认同陈恒仕的观点,选用了后者。

② 数字来自:Ronald Takaki.Strangers from a Different Shore: A History of Asian Americans.Boston: Little,Brown and Company, 1989: 448。这603人的成员构成为南越学生、语言教师以及外交官员。

③ 数字来自:Max Niedzwieki and TC Duong. Southeast Asian American Statistical Profile. Washington DC Southeast Asia Action Center. 2004:9-11。转引自:梁茂春,《1975—2004年间移居美国的越南人》,世界民族,2007(1):71-72。

④ 评论界谈论的第一本越战小说并非出自美国人笔下,而是由英国人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创作的《沉静的美国人》(The Quiet American, 1955)。 转引自:胡亚敏,《从幻想走向噩梦的深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89。

⑤ 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指个体经历死亡威胁、严重伤害或性侵犯之后表现出来的以创伤情境反复侵入、回避和高唤起症状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参见: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American Psychology Pub, 2013.

⑥ 1.5代(1.5 generation)是指不在美国出生但幼年时随父母移民到美国的群体,他们介于第一代移民和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之间,因此被称为1.5代。

⑦ 在梳理越裔文学时,本文排除了带着西方意识形态倾向的回忆录、访谈录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学文本。如,南越前总理阮高其(Nguyen Cao Ky)的自传《二十年零二十天》(Twenty Years and Twenty Days, 1976);前“越南共和国”副总理陈文敦(Tran Van Don)的《我们无止尽的战争》(Our Endless War: Inside Vietnam, 1978);越南前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司法部长张如磉(Truong Nhu Tang)的自传《一个越南官员的回忆录》(A Vietcong Memoir,1985)(与Doan Van Toai、David Chanoff合著);南越前驻美大使布迪姆(Bui Diem)的《在历史的夹缝中》(In the Jaws of History, 1987)(与David Chanoff合著);陈氏素蛾(Tran Thi Nga)的访谈录《浅冢》(Shallow Graves, 1986)(与Wendy Wilder Larsen合著)。

⑧ 金惠经在《亚裔美国文学:作品及社会背景介绍》(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1982)一书中将美国亚裔文学定义为“美国华裔、日裔、朝裔、菲裔使用英语创作发表的关于美国经验的作品”。《亚裔美国文学:作品及社会背景介绍》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相对于其他亚洲各族裔,华裔、日裔、朝裔和菲裔较早移民美国,为了研究的需要,金惠经选取华裔、日裔、朝裔和菲裔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随着其他亚裔人口的增长,如何重新看待和定义美国亚裔这一集合概念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

⑨ 引自:Viet Thanh Nguyen.Nothing Ever D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6,p.200。

⑩ 之后莫妮卡·张修订了《声音的出现:美国越裔文学1975—1990》并重新命名为《美国越裔文学》(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越裔文学》后被收录到美国亚裔学者张敬珏(King-Kok Cheung)主编的《美国亚裔文学的跨民族同伴研究》(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一书中。

⑪ 实际上,由于越裔文学起步较晚,1.5代和第二代作家中以回忆录、自传和自传体文学形式进行创作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在后面的“越裔文学的身份主题”论述中,本文也涉及了其他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⑫ 冯氏黎乐(Phung Thi Lê Ly)是黎乐·黑斯利普(Le Ly Hayslip)的原名,本文使用了黎乐的越南名字。她的两部自传小说《天翻地覆:一个越南女人从战争到和平的历程》和《战争之子、和平之女》是她与美国作家杰·伍兹(Jay Wurtz)合作完成的。

⑬ 引自:Le Ly Hayslip and Jay Wurts.When Heaven and Earth Changed Places: A Vietnamese Woman's Journey from War to Peace. Doubleday Press, 1989:XV.

⑭ 《在美国家中》是阮文武与鲍勃·皮特曼(Bob Pittman)合作完成。

⑮ 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攻占南越首都西贡,标志着越战的结束。南越政权称越战的结束为“西贡陷落”(the fall of Saigon),与南越不同,北越则称之为西贡解放。

⑯ 译自《难民》的封底评论。参见:Viet Thanh Nguyen.The Refugees. Corsair, 2017.

⑰ 引自:Viet Thanh Nguyen. Nothing Ever Dies.Haruand University Press,2016,P.1.

⑱ 引自:Bonnie R. Crow,Blue Dragon, White Tiger: A Tet Story by Tran Van Dinh.World Literature Today59. 1 (Winter 1985):160.

⑲ 这些越裔学者多为大学教师,教授美国亚裔文学、东西方文化、越南战争等相关方面的课程,科研工作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亚裔文学文化等相关领域。

⑳ 代表性文章有:Leo Cawley,The War About the War: Vietnam Films and American Myth.From Hanoi to Hollywood: The Vietnam War in American Film. Ed. Linda Dittmar and Gene Michaud.New Brunswick: Rutgers UP, 1990. 41-68; Jan Susina,“Tell him about Vietnam”: Vietnamese-American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Children's Literature.Children's Literature Association Quarterly16.2(1991):58-63;Qui-Phiet Tran.Contemporary Vietnamese American Feminine Writing:Exile and Home.Amerasia Journal. 19.3(1993): 71-83,内容主题涉及战争、儿童文学以及女性书写等方面。

㉑ 2006年,美国亚裔历史学家陈素成(Sucheng Chan)主编并出版了第一本有关美国越裔族群的专著——《1.5代美国越裔》(The Vietnamese American 1.5 Generation:Stories of War,Revolution, Flight and New Beginning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5)。这本专著收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美国越裔讲述的有关越南家族历史的故事,为越裔学生写作有关越裔难民经历和其他相关主题的论文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背景。

㉒ 伊莎贝尔·苏·佩劳德,美国越裔作家、评论家,旧金山州立大学美国亚裔研究中心副教授,也是越裔移民艺术家网络(DVAN)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位是阮清越)。引自:Pelaud, Isabelle Thuy.This Is All I Choose to Tell: History and Hybridity in Vietnamese American Literatur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10:1.

㉓ 与美国越裔文学研究相比,国内越战文学研究由来已久且成果丰硕。详见:甘文平、王锐,《续写、新见、展望——2007—2017年国内越战文学研究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17(4)。

㉔ 2016年刘葵兰在《外国文学研究动态》发表《淤泥中盛开祥和之莲: 高兰小说中的战争创伤与后战争记忆》,对《猴桥》和《莲之暴》两部小说中的战争创伤和后战争记忆进行分析。2017年孙璐在《外国文学研究》发表《同情的困境:〈同情者〉中的世界主义伦理与反讽主义实践》,以阿皮亚的世界主义伦理和罗蒂的反讽主义为理论基础,阐释了《同情者》中的世界主义反讽叙事。同年,张淑丽在《英美文学评论》发表《记忆皱褶、感知拼图、观点联觉:陈家宝的〈越美:一趟家族旅行〉》,从图像叙事角度阐释《越美》中的家庭伦理关系,将小说的形式特质和主题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2019年甘文平、李圻在《外国语文研究》发表《解读越裔作家阮清越的越战小说〈同情者〉中的“中国形象”》,详细解读了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特征及其内涵,以期引起中国读者对小说背后社会历史与文化形态的关注。此外,黄世香和罗翎的《“他者”的创伤与文化适应:论越裔美国作家曹兰作品〈猴桥〉的叙事策略》、王智杰的《越裔美国小说〈同情者〉的文化传播意义》以及尹姬和曾紫琼的《论越南裔美国作家乐·莱·黑斯里斯的〈天翻地覆〉》,分别从多重叙述、文化二重性以及身份探求角度对《猴桥》《同情者》和《天翻地覆》进行阐释。另,2016和2017年两篇关于《同情者》的书评先后发表在《书城》和《博览群书》上,它们分别是金衡山、孙璐的《〈同情者〉描述的被同情者》和吴冰寒的《斩获今年普利策奖的〈同情者〉》。2018年12月7日,《文艺报》发表王凯的《阮清越〈同情者〉:永远都不会结束的越南人的越战》,对阮清越及其《同情者》作了介绍和分析。

㉕ 分别为罗翎的《创伤中的成长:〈猴桥〉的创伤叙事研究》和商程群的《谁被遗弃了——〈无家可归〉中的“弃儿”人物解析》。

猜你喜欢

越战亚裔越南
《凝固汽油弹女孩》50载:越战决定性照片的故事
纽约仇恨犯罪肆虐 亚裔老人怕出门
读图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百里“银滩”
越战中美军士兵的平均死亡年龄
“凯萨娜”侵袭越南
二战和越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及越南海上封锁作战特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