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管理对急诊留观危重患者早期识别的效果
2019-08-15李倩
李 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急诊是医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所含病种复杂、繁多,在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大多病情不稳定,需待床入院,不能马上确诊,而急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并不能充分、系统和整体的了解患者病情,往往停留在急性症状的护理操作上,所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较高,且更加危险[1]。急诊危重患者的救治重点是尽早发现、确诊,并得到有效的救治,以此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集束化管理对急诊留观危重患者早期识别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7年8月~2018年7月之间收治的600例急诊留观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0例。对比组中男性患者139例,女性患者161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6.13±10.64)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36例,女性患者164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6.69±10.61)岁。对比组和研究组急诊留观危重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比组急诊留观危重患者予以常规流程处置:观察并记录患者急性症状和阳性体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急诊留观病历并填写完整信息,如果病情发生变化要填写相关报告,并实施抢救等。
研究组急诊留观危重患者予以集束化管理干预措施,通过交接班模式和病情评估方法等不断完善和优化急诊留观危重患者的管理方法。⑴明确评分标准:使用MEWS评分[2],分为8分以上、6~7分、4~5分以及0~3分等4个等级。该评分标准首先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评估,然后根据预设的各个阈值对相应总分实施针对性的医疗干预措施,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⑵根据评分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评分在8分以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立即予以抢救愁死,并转入相应专科及监护室或在24小时之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评分在6~7分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每间隔15min巡视1次,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做好随时转运的准备;评分在4~5分的患者每间隔30min巡视1次,予以Ⅰ级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予以对症治疗,对各项生命体征予以监测等;评分在0~3分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⑶采用交接班模式和标准化报告:依据MEWS评分,将病情变化或评分在0分以上的患者采用SBAR标准交接班模式[3],并启动报告程式。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路诊断名称、年龄、姓名、床号等;与病情变化相关的阳性检查结果或重要病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下一步观察和护理重点等。⑷完善医疗护理记录:此记录应贯穿在患者护理和病情观察整个过程中,包括处理结果、医嘱、交接班内容、患者生命体征、MEWS评分等。并根据SBAR交接班模式和MEWS评分设计病情记录单,其内容包括病情变化处置记录栏、MEWS评分曲线图栏以及患者一般质料栏等,其中MEWS评分曲线图栏参考检伤分类颜色区分标准,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不同颜色加以表示。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早期识别情况以及去向进行对比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以SPSS 22.0进行处理和分析,以P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如果其<0.05表明数据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早期识别情况对比
对比组早期识别的危重患者占比55.00%(165/300),研究组早期识别的危重患者占比70.00%(210/300),研究组患者早期识别情况显著高于对比组,t=14.4000。P=0.0035(<0.05)。
3 讨 论
集束化管理通过检伤分类原则颜色设置、分级护理理论、SBAR标准交接班模式以及MEWS评分等可以有效早期识别急诊留观危重患者。具体来讲,MEWS评分从整体角度出发,更加简洁、全面和系统的评估了患者病情危重程度[4];而SBAR标准交接班模式不仅缩短了实际交接的平均时间,而且也避免了交接过程中的信息不完整,进而有效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于患者的的沟通质量和对其病情的知晓程度。与此同时,病情记录单中的不同颜色了也可以让临床医务人员更加直观的知晓患者病情危重程度[5]。此外,在具体的护理操作实施过程中,依据分级护理标准来确定护理人员的巡视时间,可以对混着病情进行延续和动态观察,弥补了MEWS评分评估的时间间隔模糊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急诊留观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率显著高于对比组,且差异显著。
总之,集束化管理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有助于改善患者结局,值得在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