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肝功能不良的给药护理研究
2019-08-15李颖仪
李颖仪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佛山 528000)
药物治疗反应与很多的因素均有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年龄因素。因为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的生长过程中,其机体生物化学方面会发生很多的变化,甚至一些改变是隐匿的,没有明显表现的,其中某些变化会对机体的药动学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
1 药物的代谢
老年人年龄较高,老年人的肝实质细胞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显著降低,肝微粒体酶系统活性逐渐变弱,肝脏对药物的代谢作用显著下降。比如,人体对异烟肼的代谢主要依靠乙酰化反应来实现,但是老年人体内的这种药物主要是通过氧化反应来灭活,由此,多数老年人应用这种药物会出现不良的反应[1]。由此,在对老年肝功能不良患者制定用药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2 药物对肝脏的毒性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在药物代谢或生物转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很多药物或其他的代谢产物对肝脏会产生一些毒性作用,这些毒性作用可能会导致药源性肝病的产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2.1 药源性肝病的原因和类型
药物因素所致的肝损害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主要分成:药物本身导致的肝损害、患者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或特异质反应导致的肝损害。依据肝损害的性质大致可以分成:
2.1.1 细胞毒型
细胞毒型是药物对肝细胞造成的直接损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食欲不良、恶心、上腹不适等等。细胞毒型可以由内在性肝毒性与个体特异性肝毒性所引发。
2.1.2 胆汁淤积型
胆汁淤积型损害意为胆汁滞流与黄疸,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内阻塞性黄疸、BSP潴留、血清氨基转移酶上升等。胆汁淤积型也可以由内在性肝毒性或者是个体特异性肝毒性所导致的。
2.2 常见的导致肝毒性的药物
2.2.1 抗精神失常药物
氯丙嗪导致的肝毒性主要是胆汁淤积,大约有1%-10%的黄疸发生概率,通常在治疗1个月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出现通常和用药剂量是没关系的,通常在停止用药后1-2个月恢复,极少数死于肝功能衰竭。
2.2.2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偶可导致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还会有ALP上升。
2.2.3 解热镇痛抗炎药
阿司匹林、水杨酸类药物存在肝毒性,大概有一半的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肝损害情况,这种情况发生与药物的剂量有紧密的联系。乙酰氨基酚给1次大剂量或长期超量应用会造成中毒性肝炎,如和乙醇同时应用,则对肝脏的损伤会更大,这点要重视[2]。
2.2.4 抗生素、抗结核药、抗肿瘤药
四环素类抗生素、红霉素等均可导致肝损害;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等偶致血清氨基转移酶上升;氯霉素、磺胺类药、利福平、异烟肼等可能造成黄疸;可导致肝炎、肝坏死等情况发生,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
2.2.5 激素类药
甲睾酮、去氧甲睾酮等均有诱发胆汁淤积性黄疸发生的可能。女性患者长期大剂量应用口服避孕药后,可能会导致胆汁淤积,但停药后多在2个月内恢复到正常水平。
2.2.6 利尿药
各种排钾利尿药在治疗肝硬化病人的过程中,可由于低钾而导致肝昏迷。依他尼酸偶可发生肝细胞损害情况。
2.2.7 其他药物
其他常见的导致肝损害发生的药物还包括: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甲巯咪唑、甲硫氧嘧啶等等。
3 给药护理措施
3.1 对那些会造成肝脏损害的药物和所致肝损害的类别医护人员要有详细了解。在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药物治疗反应情况。对那些有造成肝损害的药物,若可以不用则尽量不用;如果这种药物是患者必须用的,应尽量用不会导致肝损害发生的其他药物替代;如果必须应用不能用别的药物替代的,可短期或交替应用。凡对肝病病人禁用或慎用的药物就需要医护人员引起重视,加强注意,禁止滥用。
3.2 药源性肝损害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黄疸,在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要及时为患者停药,但是更常见更容易被忽视的是无黄疸的肝脏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等[3]。由此,在应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的药物的时候,尤其是长期用药患者,要嘱患者定期做肝功能检查。
3.3 肝功能不良者患肠炎、痢疾的时候,为患者应用氯霉素这种药物要格外慎重,因为肝功能不良者用氯霉素对造血系统的抑制作用很明显,容易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情况发生。如非用氯霉素不可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象变化情况。
3.4 肝病患者合并有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应用强心药的时候,可应用地高辛,而不要用洋地黄毒苷。原因是洋地黄毒苷会造成蓄积中毒,用药剂量不好掌握;地高辛主要由肾排泄,产生毒性的可能性很小。
3.5 除了链霉素之外,大部分抗结核药都很容易导致肝损害的情况发生,尤其是抗结核药的联合使用,很容易导致肝坏死情况。由此,对必须应用抗结核药的肝病患者,可以应用乙胺丁醇、环丝氨酸等药物,并在治疗开始几个月内要定期监测血清氨基转移酶的情况。
3.6 胺盐、尿素、蛋氨酸等,会导致慢性肝炎病人发生肝性昏迷,所以不要应用。对肝昏迷前期或昏迷的患者,凡可以增高血氨的治疗方法均可用,并应停用以上可诱发肝昏迷的药物。
3.7 蛋白合成激素,例如:苯丙酸诺龙,由于其本身有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对急性和明显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最好不要应用。
4 小 结
老年患者属于特殊人群,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不断降低,因此在为患者选择药物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肝功能损害小的药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