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让音乐课堂教育“活起来”

2019-08-15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7期
关键词:琴房钢琴伴奏声乐

浙江音乐学院自2016 年建校以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实现了基本全覆盖运行可靠的有线无线基础网络,出口链路达5G,具有财务、医保、教科、省政府4 条网络专线,同时实现了校园EDUROAM 的覆盖。学校各类网络接入点大约有1.36 万个,各类上网用户达5000 余人。学校每年在信息化经费投入上超过1000 万,建成了具有学院特色场景丰富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了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上线20 个,其中招生、教务、财务、资产等业务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在智慧教室、琴房、远程音乐教学等方面开展了信息化应用和研究,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信息化应用场景。

在智慧琴房建设方面,学院以535 间学生琴房智能化改造为契机,加快构建新型的智能化琴房,开展智慧琴房建设与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智慧琴房系统可实时掌握琴房使用情况及学生上琴的所有数据,并将监控与在线通话、门窗状态检测、用电权限限制都纳入到琴房管理系统中,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为学生提供查询、预约的琴房使用功能,大大提升了琴房的运作效率并降低了琴房的管理难度。学校还创建智慧琴房建设与管理中心标准示范点,为全省推广智慧琴房建设与管理中心建设提供样本和示范。

互联网+教育 搭建专业钢琴伴奏曲目库

依托学院的“互联网+教学”研究中心,浙江音乐学院正在建设“一平二端”,即网络教学云平台、远程智能自动演奏钢琴端与师生多媒体移动端,打造声乐教学智慧课堂,解决声乐演唱教学中钢琴伴奏难点,让钢琴伴奏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将声音通过钢琴精准还原,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练习。同时,举办“互联网+音乐教学”研习营、研讨会,推进基于人工智能“互联网+音乐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声乐教学金课建设。

针对现今国内声乐教学中缺乏高质量的声乐演唱伴奏、高水平钢琴专业伴奏者协助以及演唱曲目量大、曲目类型丰富等问题,浙江音乐学院开展了智慧教育试点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教育,以建立专业的声乐作品钢琴伴奏曲目库为标准。搭建用于声乐教学的钢琴伴奏曲目库共享资源平台,以满足声乐学习与演唱者对于专业正谱钢琴伴奏的需求,助力音乐声乐教学。目前已经建立了教学资源曲目库与共享新平台,由学院艺术指导教师亲自弹奏录制的声乐作品高分辨率钢琴正谱伴奏曲目库,作为范例并传输到学院网站建立共享平台。

规划先行 保障信息化精细管理

不久前学院颁布了《关于推进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计划开展四大行动,包括智慧教育创新改革行动、管理服务数字转型行动、网络信息安全强化行动、基础设施保障提升行动。

在智慧教育创新改革行动中,学校主要通过推动“互联网+”教育创新升级,优化教务管理流程,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混合式多样化教学;完善教学场地服务功能,逐步整合智慧教室、录播教室、微格教室、标准化考场等教学场地,实现教学场景全程数字化管理;利用人脸识别+软件结合方式,建设学生上课、就寝无感知智能化考勤系统。

在管理服务数字转型行动方面,学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媒介,依托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建成网上事务办理大厅,实现掌上办公,掌上办事。计划开展教育大数据创新应用,建立学院数据归集、元数据维护责任体系。出台信息系统数据管理办法,建立学院统一的数据标准、操作规范和建设流程,建成基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为主的数据交换平台。

在基础设施保障提升行动方面,学校计划优化校园网络链路,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编制符合学院实际的IPv6 部署方案,加快学院部署IPv6 进程。强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加强校园安防系统管理,升级校园停车管理系统,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

猜你喜欢

琴房钢琴伴奏声乐
试论“智慧琴房”对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钢琴伴奏及其艺术修养浅议
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琴房管理模式探索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