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中国故事对木雕创作的启发

2019-08-15叶新聪

天工 2019年7期
关键词:木雕意境创作

文 叶新聪

《达摩东渡》

一、发掘传统文化,用木雕讲好“中国故事”

(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是艺术创作之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展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而这些品质恰恰是木雕创作的源泉。在中国,千金一诺,诚信为本,诚信的意义在哪里?在于它的遵守,在于它的践行,在于它的价值。从诚信这简单的两个字可以衍生出无限的创意和可能。如果说诚信是木雕创作大厦的基础,那么勤奋、善良等美好的品质则是这栋大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对于陶瓷瓦罐而言,木制作品兼具审美和实用的价值。相对于瓦罐上雕刻的难度,木制品所能雕刻的更为广泛精妙。至此,木雕便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展之旅。其创作的源泉更多来源于当时的生活实际,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古代作为聘礼之用的木雁,可以说是最早在文学史上正经露面的木雕作品。

(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作品价值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自信?很简单,立足于传统文化,把握其中的精髓,将其在实践中发挥到极致。可以说,木雕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文化自信。有了文化作为根基,才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张弛有度,有了文化作为基础,才能在木雕创作中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有了文化铺垫思想内涵,才能在木雕发展上有立足之地。没有深厚的文化作为木雕作品思想展现的后盾,那么木雕作品是根本不可能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木雕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内容,让木雕从“手艺”上升到“艺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木雕中可以应用到的传统文化故事

(一)历史故事

木雕作品取材传统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像许多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都被广泛地应用于木雕创作中。例如,庄周梦蝶、卧冰求鲤、姜太公钓鱼、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孔融让梨等。庄周梦蝶展现的是传统文化中对自我的探寻,对外界的思考,对本我和故我的思考。卧冰求鲤展现的是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在古代是很被重视的,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大力推动下。姜太公钓鱼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大智若愚。如果说三顾茅庐展现的是大家对谦虚、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一种肯定,那么草船借箭则是一种对智慧和谋略的认可。爱国是永远的主旋律,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所以苏武牧羊的故事才一直被唱响。即便是千年后的我们,通过木雕作品的展示依旧可以深深地体会到那种精神并被它所感染,骨子里涌起一股热血在澎湃着。

(二)神话传说

取材于神话传说的题材是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从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三皇五帝到《山海经》里面的人物故事,无不展现出木雕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巧手的创作之下,展现出来远古东方神秘、动人心魄的色彩。

《只履西归》

(三)宗教故事

不得不说,在木雕作品中取材于宗教故事的也是独辟蹊径。在中国的传统故事中,宗教故事简洁生动,人物形象刻画具体,轮廓清晰,语言独具特色。取材于此的作品,满足了特定的宗教人群的需求。选择好的宗教题材,不仅可以使木雕作品升华主旨,主题明确,还可以传递正能量,通过木雕作品,引人向善,使人知荣辱,知进退,明是非,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更好地做到文化自信、文化立国。

三、人物木雕与传统故事的融合之道

(一)写实为基础,苦练基本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的,木雕作品的精彩展现,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在平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切磋琢磨、打磨自己的作品,研究其中的技术,苦练基本功,才能达到木雕作品创作中的传神表达。就像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让作品立足于不败之地,才能让观者更好地领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

(二)营造回味无穷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文人墨客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因为意境的精妙之处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到底能够被接纳到多少信息。第一,要看信息的传出者;第二,要看信息的载体;第三,要看信息的接受者。从木雕作品鉴赏来说,信息的传出者就是木雕师,在这件作品中,究竟要表达什么,有什么样的思想寄托,完全就是看木雕师自身的艺术构建和框架结构。信息的载体毫无疑问就是木雕作品本身了,作为载体,木雕作品是连接木雕师和观者的唯一通道,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的接受者必须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否则再好的作品,就像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一样也是枉然。

在木雕作品《抚琴邀明月》中关键词是琴和明月。琴,曲高和寡,向来受高洁之士的青睐,因为它独特的演奏方式,在漫长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琴被赋予了更多深刻的含义。明月则更是古典意境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要欣赏这件木雕作品,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同样也说明木雕师本身就对古典意境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四、作为木雕艺人的积累与储备

(一)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假设一件木雕作品缺失了精神内涵,没有文化背景作为文化支撑,那也算不上是有文化、有深度、有思想内涵的作品。文化自信来源于不断的积累,提升自我,只有在平时生活中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把心中所想、脑中所思用自己的双手精确地表达出来。

(二)观察生活,善于总结

观察生活中人的姿态动作,准备速写本,勤画草图,总结人物形象。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才能更加精准地雕刻出人物的形态、表情,细微处自见真功夫。

猜你喜欢

木雕意境创作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一墙之隔》创作谈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木雕鱼
创作随笔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