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8-15胡连平
胡连平
(临县人民医院 山西 吕梁 033200)
消化不良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胀、腹泻等。多发于3岁以下的儿童[1]。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理想方式为口服醒脾养儿颗粒,但其单一使用效果不佳。有学者指出,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7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3]:①经专业医师确诊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②病程<30d ;③具有发热、呕吐等症状;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者。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个月~7个月,平均年龄(1.52±0.87)岁;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个月~6个月,平均年龄(1.62±0.8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行醒脾养儿颗粒,口服,每天2次,每次2g,3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1袋1次,每天2次,3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其中,①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症状部分消失,为有效;治疗失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②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腹胀、腹痛及腹泻。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其中,症状改善时间以()表示,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采用χ2检验;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d)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d)
组别 n 腹胀 腹痛 腹泻观察组 35 2.54±1.12 2.26±1.14 2.92±1.37对照组 35 3.16±1.28 3.57±1.27 5.05±1.68 χ2 - 2.157 4.541 5.813 P-0.035 <0.001 <0.001
3.讨论
消化不良性腹泻在临床儿科中是常见疾病。该病在小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考虑和细菌、病毒等有关。由于患儿年龄有效,其脾脏功能尚处于发育阶段,机体具有较差的抵抗能力[4]。若不进行有效治疗,可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健康。有研究指出,长期服用抗生素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可致使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致使其病情加重。醒脾养儿颗粒本身具有养血安神、醒脾开胃等功效,而酪酸梭菌活菌散属于肠道革兰阳性菌,可促进肠粘膜修复和再生,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两者药物联合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5]。
研究指出,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进一步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这和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腹胀、腹痛及腹泻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醒脾养儿颗粒具有固肠止泻的功效,而酪酸梭菌活菌散有助于抑制肠道毒素的产生,两者药物合用可显著提升患儿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可显著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