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自由的乡土题材油画

2019-08-15顾朴光顾雪涛

当代贵州 2019年24期
关键词:女医生美术作品题材

文_顾朴光 顾雪涛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油画家大多热衷描绘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以及能够直接为政治服务的题材,造成了油画创作的单调贫乏。但也有一些画家不跟风随流,而是另辟蹊径,致力于乡土题材油画的探索和开掘,李自由便是在这方面取得卓著成就的油画家。

李自由,1932年生于福建南安,18岁入厦门鹭湖美术学校研究班学习,195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分配到贵州日报社历任美术编辑和美术组组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移居香港,1994年病逝。擅长油画,一生创作勤奋,各种题材都有涉及,影响最大的是表现乡土题材的两幅油画作品《探望》和《新来的老师》。

《探望》作于1957年,描绘一个汉族女医生巡诊途中前往一个苗家探望经她接生的孩子。女医生的造访使这家主妇十分欣喜,她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把坐在竹椅里玩耍的孩子抱起来;女医生脱去外衣,放下接生箱和雨伞,蹲在地上逗弄着长得胖呼呼的孩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们身后的老奶奶慈祥地看着这一幕,端着碗准备给客人倒水;两个邻家大嫂站在门旁,其中一人怀抱的孩子兴许也是女医生接生的吧?作品构思精心,注重细节刻画,生动表现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深厚情谊;曾入选贵州省第一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和1960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并入编《贵州美术作品选集》。

《新来的老师》作于1963年,是李自由乡土题材油画的代表作。该画描绘山村小学来了一个新老师,孩子们高兴得如同过节,他们聚在教师办公室边,有的扶着门框,有的趴在窗口,睁大好奇的眼睛朝里面张望。画中虽未出现老师的身影,但透过孩子们脸上的表情,其形象已呼之欲出。作品通过对山村孩子憨厚、质朴、天真性格的刻画,表现了他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艺术手法上,作者借鉴中国美学“烘云托月”“计白当黑”“虚实互衬”的原理,实画孩子,虚写老师,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是油画民族化的可贵探索和成功实践;该画曾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家报刊争相刊载,为贵州油画赢得了荣誉。

李自由《新来的老师》。(作者供图)

此后李自由又创作了多幅油画,由于当时意识形态已是风声鹤唳,他被迫中止了乡土油画的探索,改画历史题材和革命题材,比较重要的作品有《接班人》(1964年)、《毛主席在遵义》(1964年)、《管叫山河换新装》(1972年)等。这些作品皆构思精心,制作精良,只因染上了“主题先行”的时病,故缺乏感人的艺术力量。以“文革”中名噪一时的《管叫山河换新装》为例:该画描绘一支文艺宣传队到水利建设工地演出样板戏,工地上的农民、知青和解放军战士停工聚在坡地上,十分投入地观看(从画的题目可知演出的是《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其中一个知青和一个战士还拉起京胡打起竹板,为演出伴奏。构图仍然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着力刻画看戏的观众,未让演员露面。由于受“文革”美术思潮影响,画中人物动作戏剧化,色彩“红光亮”,打上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记。

“文革”结束后,李自由有《从头越》(1977年)、《选笔》(1979年)等作品问世,他原本打算在油画民族化、本土化方面继续进行探索,可惜因移居香港而未能如愿。

猜你喜欢

女医生美术作品题材
过关
女医生演义
美术作品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美术作品
●求●医●记●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