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019-08-14魏万相苏晓玲
魏万相 苏晓玲
【关键词】 数学教学;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7—0173—01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获取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探究来发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一、有的放矢,精心设计操作内容
选择有效的数学活动素材是提高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教师在設计学生动手实践环节时,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材的教学重点并且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科学、合理地选择动手操作活动,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主动读出橡皮、削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这种源于生活情境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
二、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恰当时机
西方教育家有一句至理名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读了,我懂了;我用了,我会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学生学习数学更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所学知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为学习数学新知识做充分准备。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时,笔者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几组形状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纸片、剪刀等材料和工具。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如何知道每个三角形用去多少硬纸板”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有的独立沉思,有的同桌商量,还有的四人小组内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学生首先达成共识:要知道一个三角形用去多少硬纸板,就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等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了操作的方向,学生人人动手,画的画、剪的剪、拼的拼,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动手操作后,学生发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他们不但发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还对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思想有了初步了解。
三、大胆放手,激励学生敢于探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操作,尽可能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从而实现基本经验的激活,数学思维的碰撞,创造意识的萌动,生命智慧的灵动。这种有效融合“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动手操作,正是教师给予学生开放的探索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结果。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课堂上再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比较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的关系,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最后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割补平移的方法,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经历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迁移推导及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