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提升高中生政治自主学习成效的趣味性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2019-08-14周靖丝
摘 要:教育数据化时代给新课改中的政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笔者从学生的角度探索高中政治趣味性自主学习方法,通过要点质疑、自教展示、“微课”教学、知识画卷总结、拓展提升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学自教的过程中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一起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方法,从而提升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学生易学乐学,教师易教乐教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政治;趣味性;微课;自教
根据笔者问卷和访谈调查报告中分析得出,影响高中生政治自主学习成效的因素有:政治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及方法、解题的思维方式及习惯,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力,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班级学习氛围,教师答疑解惑的及时性等因素。以这些因素为依据构建的高中政治趣味性学习自主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其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其学会质疑解疑,形成独立性思维为目标重点,该模式主要由“十分钟3问法”与“微课教学”这2个模块,以及知识画卷总结、拓展提升这2个环节构成。
(一) “十分钟3问法”
“十分钟3问法”主要运用在新课学习中,特别适用于新的知识概念的学习,即学生在教师上课之前自主看书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知起点,在3个问题的指引下去自主学习完成每个框题的内容,然后在每节课前十分钟在课堂上进行自教展示,操作上可采用自己独秀,两人结对子,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展开,整个过程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充当主持人,进行适度的引导点拨。3个问题的提纲如下:
问题1:你认为本框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问题2:你认为本框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要点?
问题3:浏览完本框后那个或哪些知识点看不懂请提出你的质疑,同时哪些知识点你已经把握了用你自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
设计“问题1”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对关键词或核心概念的提取和归纳能力,通常在高中政治教材中,一个框通常包含有1个核心概念或者是1至3个关键词,这就是知识树的主干,学生想要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把握关键词,找准核心概念是进行有效知识建构的第一步。设计“问题2”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提取和把握关键信息,完成知识枝干的梳理。“问题3”实际上包含了要点质疑和自教展示2个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快速有效地发现和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课堂学习和教学的有效性。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疑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来进行划分,疑难点分为2类: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看完第一遍课本后找出来的粗糙疑难点,一种是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后仍然存在的疑难点,即自查后无法解决的疑难点。
这3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支架,把复杂的问题加以分解,以便引导其进行深入思考,步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二) “微课”教学
在“高中政治趣味性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微课”教学可用于3种情况,一是在课上前5到10分钟播放,既发挥了检查学生预习效果的作用,也起到导入新课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要点的作用,启发其自主学习潜能的开发。二是完成一个单元学习需进行知识体系的总结时,用动态的知识树的构建绘制过程图示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三是用于课后解疑,学生在“十分钟3问法”里的“问题3”中针对某些疑难点提出的质疑,如若课堂上老师点拨讲解后还是未理解,以及政治科代表根据学生实际统计出的一些共性的疑难点问题,教师课后通过“微课”来解决,并把针对疑难点制作的“微课”视频发布到班级共享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课余闲散时间重复观看理解疑难点。
(三) 知识画卷总结
知识画卷总结环节主要是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单元知识整合,建构知识体系,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系统的综合思维方式及习惯。当学完一个单元后,学生结合教师讲授和自己复习看书的思考,对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理清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将该单元的知识脉络用自己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方式整合成一张知识画卷,每学完一个单元做一次知识画卷的总结,当学完整本书后将4个单元的知识画卷粘连在一起,就构成了学生自己的知识画卷,方便学生复习的同时,又可以对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把书读薄读精,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为提高学生做知识画卷的积极性,各班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做完一个单元的知识画卷,各班以政治课代表牵头,各学习小组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最美”知识画卷的投票推选,把做得最好的知识画卷推选出来拍成照片发布在班级网络共享平台上进行展示,供大家共同来欣赏和学习借鉴,学生投票点击率最高的当选当次的知识画卷建构冠军,等一个学期末后,对连成的总知识卷轴进行投选选举,选出最优者,一个班级推选3个名次,在班级网络共享平台上进行公示,并由任课教师出资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小奖励,激励其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 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每周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每周周末的时候根据高考考点和同学们把握知识存在的疑难点,设计10个以内的选择题或1个左右的大题放在班级网络共享平台上,让同学们自主完成,训练其自主解题的能力,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对同学们的易错题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在课堂上及时做出订正和指导。应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能力来安排和选择“合适”的练习题,“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可好高骛远。所以教师在选题上就要精心筛选,既要结合考点,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和各班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练习题,防止无效或走形式的做题。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高中政治趣味性自主学习模式是笔者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政治课堂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探索出的教學模式,达到教学相长,学生易学乐学,教师易教乐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靳玉乐主编.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庞静.关于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7(1).
作者简介:
周靖丝,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