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19-08-14陈双凤

读天下 2019年2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摘 要:部分教师只注重传授学生抽象的数学理论,而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会将数学教学流于表面形式之中,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数学的教育质量,我将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展开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受到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系影响,部分教师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普遍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采取强制性灌输的方式讲授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原理等数学知识,这样不但会导致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而且还会造成他们形成僵硬化的学习模式,自然不利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一切从学生的根本立场出发,摒弃落后的教学思想和古板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制定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教学策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其数学学习质量。

一、 融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比如:建筑需要几何图形知识、商品买卖需要计算知识、产品模型构图需要函数知识等。由此可见,数学并不只是一门高深晦涩的抽象性学科,其还是一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实用性学科。有的教师在列举数学实例时习惯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用一些学生无法直观理解的案例,既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同时又不能起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将数学教学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记忆,以便帮助学生直观地体验普遍性的数学规律和数学原理,更加形象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迁移。

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我先利用播放器展现了生活中类似三角形的实物介绍视频,迅速聚集学生的视觉焦点,为高质量的课堂奠定了扎实基础;其次,我询问学生:你们都见过这些物品吗?学生一致点点头,我话锋一转:那么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这些物品都有哪些共同点呢?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明治、三角尺、三角红旗等生活物品讲解三角形概念,既可以帮助学生生动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知识,同时又能深化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印象。

二、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是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更是建立在学生灵活运用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学生要进行自主动手和自主探究。毕竟小学生的年龄偏小,他们有时可能无法独自完成数学任务。因此,小组合作就成为必要的实施途径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探索数学奥秘,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和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团结同学友情,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有的教师担心会出现学生随意开小差、窃窃私语等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于是便牢牢地掌控课堂主导权,这样不但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还会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观念,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潜能发挥。

在学习“有关0的运算”时,我先展示了几道关于0的数学运算案例,并让学生计算答案,我没有直接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设置了具体的问题:同学们,这些数学计算式有哪些特点呢?可以怎样分类呢?每种类型又有什么样的运算特征呢?其次,我将学生分成三到五人的单位小组,各小组共同探究上述问题,我则不时地走动在学生的座位中间,但没有任意地干涉学生的讨论过程,而是在他们需要帮助时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最后,各组阐述各自的论点和论据,其他小组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我再结合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相应讲解和说明,以便将有关0的运算知识顺利导入到学生脑海中。

三、 理论与实践进行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学习不能缺少理论指导,更不能缺乏实践论证。两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作用的。数学被应用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领域,其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和统一。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授课时,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和内化数学内容。

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没有布置教材或者教辅上面的数学应用习题,而是示意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方程知识,选取生活中的任意素材,通过亲身参与探究的方式出示一道数学应用问题。学生不仅要记录他们具体的实践过程,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或者文字的途径进行呈现,而且还要展示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过程,最终求解出正确答案。通过上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既便于我清楚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同时又能促使他们在亲自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魅力。

解決问题并不是生搬硬套地照搬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有方向、有节奏、有策略地进行思考和规划,从而形成科学化的方法体系。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之上。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内心意愿,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人性化的教育,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善其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衷万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2(2):181-182.

[2]高蕾.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448.

作者简介:

陈双凤,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高桥镇周市小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