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之路
2019-08-14杨秀兰
摘 要:生活即是最好的教育之路,在生活中学习到的知识往往比我们在任何一所学校,一个机构学到的知识都多。正是因为此,我们倡导教学生活化,倡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课堂回归生活,让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从而实现学以致用,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下文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之路。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课堂
一、 前言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及其老师杜威说的。换言之即是生活本就时一种教育形式,而教育本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人们之所以学习,都只是为了明天生活得更好。可见,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但是如何构建生活化教育呢?不同学者有不同建议,不同教师有不同方法,接下来笔者就先谈谈生活化教育的价值,再详细论述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二、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一) 生命教育价值
传统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将知识掌握情况作为终极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生命意识的教育,势必会导致学生缺乏情感体验、生命意识淡薄。比如,近10年出现的硫酸泼大熊猫事件、校园谋杀事件、校园车祸事件等等,这种情况的产生,我们学校的教育也是要付一定责任的。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恰好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情感、态度、生命意识教育的缺失与不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做好学生的情感、道德与生命教育。
(二) 学习趣味性价值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生活中处处存在生物现象,并隐藏着生物知识与规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物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事实相联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物知识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模式呈现出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生物学习,其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三、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 让生活走进课堂,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要想课堂有效,那么精彩的导入就是必不可少的,同理,要想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那么课前的知识导入也必然贴近生活。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用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引领新课主线。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同学们想知道爱因斯坦是怎样回答的吗?同学们议论纷纷,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导入新课。例如:讲述免疫时,我从学生接种的疫苗说起,将儿童疫苗计划接种卡投影给学生看,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儿童时期接种过的疫苗。并提问:我们接种过哪些疫苗?为什么有的疫苗只要接种一次即可获得终身疫苗,而有些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为什么要多次接种呢?
(二) 搭建课堂与生活的桥梁,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物教材中的内容抽象性和理论性很强,很容易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在课堂教学過程中,要能融入生活元素,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
比如通过分享生活中的经验,来构建学习的平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把学生的生活和对生物的需要同教学联系到一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变成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要落实“生活化”的理念,就要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将生活问题和学习内容充分联系起来,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造生活课堂,把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又或者是利用生物实验来探究生活的窍门。陆游的诗中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基本常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其亲身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实验酶、光合作用、生长素、进化论等实验,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假设、实验、收集和处理、结论等过程,让学生领会、观察、思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情感。
(三)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运用,学生只有把知识运用起来,把知识与丰富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知识变得丰满,才能达到真正理解知识,内化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完“发酵工程”之后,教师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者周末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酿酒厂进行参观学习,结合酒厂酿酒现场,给学生讲解复习“发酵工程”的内容,再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果酒、果醋等饮品的制作方法,引发学生的动手欲望,教师可布置相关的动手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制作,在做中领悟和学习微生物的知识。把成果与他人分享的同时,还能获取更多关于“发酵”方面的知识,补充在课堂上没学到的知识。
四、 小结
综上所述,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将生物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生物教学进行生活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动手、独立解题等综合能力。可见,生活化教学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我们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致力于学科教学研究,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更贴近生活,让知识更具有生活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卜德英.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
[2]吴倩倩.简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3]柳泽凤.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探析[J].情感读本,2018(32).
[4]叶惠.如何做好充满生活气息的高中生物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2).
[5]吴云忠.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剖析[J].新课程(下),2018(11).
作者简介:
杨秀兰,重庆市,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