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9-08-14张星茹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首先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和目标研究,然后分析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教学的三种操作策略,最后结合案例给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操作策略;案例
在我省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就个人的新教材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通过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之后,绝大部分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为主要途径,从如何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执行课程标准、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通过探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形成新课程标准下高申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
二、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研究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课堂教学的运行需要有效的目标。而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是的剧本,教学过程也不是单纯地演绎。新课程强调教学应关注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达成,与原有课程相比,新课程在关注知识结果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对过程目标的关注和对学习者一一学生的关注,目标更加人文化,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研究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就是从研究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否把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让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在研究课堂教学的目标成败与得失的过程中,结合知识理论,反思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并且在各类研讨课、示范课、随堂课上学习借鉴先进的做法,揣摩成功的教例,以充实课题的三维目标。
特别地,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求已经成为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然而“课时严重不够”“学生负担加重”等现象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仍然参照传统大纲。例如常用逻辑用语,新的《课程标准》中已经非常明显地淡化了对四种命题概念要求,由理解将为了解,但强调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对充要条件的含义由掌握变为理解,降低了证明充要条件的要求,甚至删除了复合命题的概念,真值表,反证法。许多教师没有能很好地把握这些变化要求,仍然研究反证法,重点讲解充要条件的证明,明显偏离了《标准》的内容目标要求。出现这些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原来的知识体系根深蒂固;二是不放心,怕考试。因此,教师在确立课堂教学数学内容目标时,需要认真研读《标准》,准确把握知识目标要求,才能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有效的实现。
三、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
为了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三种操作策略:教学准备策略、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是指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书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数学教案是否有效主要是看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如仃,即学生对本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指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内实施教学方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它可以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
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指标围绕本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课堂评价可通过两条途径来实施:专家、同行的评价和学生、家长的评价。
由高中骨干数学教师来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实施行动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研究操作中,探索出符合本校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四、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
为了加强课堂有效性教学,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以课题研究为方向,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与反思,摸索出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养。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的基础。探究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让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和健全,可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学生熟悉的,并且容易掌握的,将这些题来改编成可探究性的问题,这样由浅入深引入问题,让掌生循序渐进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求问题结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达到锻炼思维、增强能力的目的,最终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直线的参数方程》这节,通过例1已知直线l:x+y-1=0与抛物线y=x2交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和点M(-1,2)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让学生探究直线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与曲线y=f(x)交于M1,M2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
(1)曲线的弦M1,M2的长是多少?
(2)线段M1,M2的中点M对应的参数f的值是多少?
(3)你还能提出和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是需要层层推进过程,一步一步的探索,这样学生才能逐步的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的去继续探索问题的结果。当然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也是很重要的,有些老师直接给出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这样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因此老师应该点拨引导,激发思维,使学生认知结构得以完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简介:
张星茹,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