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童话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9-08-14杨莉娜

读天下 2019年18期
关键词:朗读想象情境

摘 要:现代社会下,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往、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而童话阅读教学正是打开情感教育大门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情感;朗读;想象;情境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在素质教育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如果忽视了情感教育,那就应当被视为教育上的严重失误,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而我们的传统教育,由于长期受特殊认知模式的影响,认为课堂是纯粹的智能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所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情感教育,偶有涉及,也是几句硬邦邦的诸如“你应该如何,不该如何”的教条,因此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认识。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呢?我认为童话阅读教学正是打开情感教育大门的一把钥匙。童话作为儿童所接触的第一本教材,它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它贴近儿童的生命本真,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善良的七个小矮人、恶毒的王后,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伦理观、善恶观。翻开新的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童话阅读中那些充满童趣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使他们在阅读中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教会了他们如何去爱与包容,所以童话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平时的教学,我认为要想实现童话阅读中的情感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指导朗读激发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同时也是学生感受和理解教材,体会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童话阅读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童话故事中的情感是透过语言文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所以,在教学中注重朗读,感受文本,是促进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就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利用童话中或生动或夸张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交流,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如《去年的树》一文,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易懂,结构简单,通过小鸟与大树、树根、门先生和小姑娘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的发展、表达人物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当树与小鸟离别时,那种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跃然纸上;当鸟答应树回来唱歌给它听时,那种坚定让人佩服;而当小鸟一次又一次找不着树时那种急切、伤心更是让学生感动,就是这样通过融入角色的朗读体会逐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孩子们情感的体验。

二、 融入想象体会情感

人不能离开想象,生活就在不断的想象中创造,而童话就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想象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情感教育而言,想象是情感的翅膀,丰富的想象能掀起情感的波澜。学生具有极大的想象潜力,只要在教学中予以培养和激发,他们便可以进行合理想象,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激发出更丰富、更热烈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化主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如《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花朵簇簇想象一下小路上的花开得怎么样?请你猜一猜,这花是谁种的?鼓励学生根据经验探索讨论,并充分想象讲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小路上怎么会开满这么多鲜花呢?开始大家都弄不明白,最后只有谁明白了呢?最后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的理解,从而加强学生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发展。

三、 设置情境生成情感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而文章是语言和思想的统一体,特别时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童话,都是文质兼美、充满童趣的故事,他们大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直接或间接体现,离开了具体的情境,我们就很难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探求课文的“意”必须先入其“境”。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图画、音乐等方式创造一种意境,调动学生的感觉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童话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童话世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靈。例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找出最能表现红头和青头是一对要好朋友的语句,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它们的语言、动作进行品读,体会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这种品读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还要悟出写法,领会文章的表达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出的情感。接着通过创设情境即如果被大黄牛卷进嘴里的是青头又会是什么样的故事呢?从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奇思妙想,编写属于自己的童话,来激发学习兴趣,从中感悟出哲理——遇到困难、危险时,帮助、鼓励朋友;在危险到来时要镇定、要学会乐观地面对。此外这样的情境设置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实践证明这样以情入境,以境融情,知识顺情,把握效果远比枯燥的讲解好得多。

对于儿童来说,童话是他们自己的世界,童话一直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在心灵伴侣的角色,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发展,丰富了儿童的情感世界,为儿童的成长埋下了感情的伏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童话在儿童情感上的熏陶和导向作用,帮助他们在童话的世界中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感,快乐地成长。

童话如同肥沃的土壤,情感的种子将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3.

[2]田秀.重视道德教育是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5.

[3]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1.

作者简介:

杨莉娜,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爱宁路西光实验小学韩森寨分校。

猜你喜欢

朗读想象情境
快乐的想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