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4唐春

读天下 2019年22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实施,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地适宜、因材施教的教学,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到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探索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而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和学习能力适宜的应用分层教学法,使每个学生获得全面提升和发展,促进学习的进步。

一、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来科学的层次性划分,然后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因地适宜、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把分层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个性,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一) 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的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着教师灌输的知识,数学教师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展开教学,忽略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导致数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数学教师往往是根据书本或参考资料来进行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学习兴趣自然也不浓。

(三) 学生学习水平差异性较大

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有的学生适应,有的學生不适应,会使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认为教师讲的内容比较简单,而成绩差的同学又会认为比较深奥,于是就出现了“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无法体现学生的学科优势,学生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三、 分层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 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科学的划分小组,因地制宜的为每个小组提供相应的资料、学习方案、习题等。从而使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另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完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有效地提高数学学习的学习效率。例如在遇到较难的数学题目时,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不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教师只有采用分层教学,才能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分层教学的核心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创造力。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通过科学的分组,可以充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作为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来提升创造力。

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依据教育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依据教育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分层,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解题技巧的运用程度、数学拓展题的掌握情况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把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分为一组,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帮助,把数学成绩中等的同学分为一组,这部分的同学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但是不知道具体从哪开始学,最后把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分为一组,这部分的同学可以辅助教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进行“兵对兵”教学。完成分组后,教师再根据每组的分层情况来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二) 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由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各有差异,这就导致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存在差异。基于此,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分层教学,并确保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混合运算》一课时,这节课时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让学生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归纳出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任务,对于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全部掌握混合运算的法则,即第一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直接从左到右算;第二只有乘、除数法的混合运算,也是从左到右算;第三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第四算式中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对于数学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前面三点运算法则,基础差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先掌握前面两点运算法则,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加深内容,这样学生学起来不会感到压力,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提升。

(三) 依据教学活动进行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依据教学活动来进行分层。因为开展教学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理解所学的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把将教学大纲上面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不同层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符合每个层组的学习活动,来满足他们数学学习的需求。例如在上《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自己都认识哪些图形,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图形看学生是否认识,然后根据不同层组的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学习的水平。

五、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小学重要的科目之一,学好数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非常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秉智.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窥探[J].科学中国人,2016(6):352.

[2]陈立业.小学数学教学法中分层异步教学开展策略探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6).

作者简介:

唐春,四川省乐山市,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