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教具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

2019-08-14江丽卿

读天下 2019年22期
关键词:运用方法小学数学

摘 要:学具以及教具如果能适当地予以运用,就能培育学生具备综合能力,那么也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具学具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建立立体思维,在数学学科中,针对学具与教具更有必要予以全方位地运用,在此前提下要让学生具备综合的理解能力,确保从全方位的角度入手来提升数学课堂的综合水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具学具;运用方法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运用于课堂,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听觉感受,也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在广泛使用电化教学带来的乐趣时,往往忽略了传统的教具与学具的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这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有利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 合理运用教具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的数的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最后到“语言符号”的发展阶段。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到抽象,尤其学习起始概念,更要靠亲身感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中观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以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感知有关形成概念的具体实在的材料,结合活动情形,生活经验,进行具体到一般的抽象,促进概念的形成。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一课时,可让学生借助天平这一直观的学具,小组合作操作,亲自动手,通过增减天平两边的物体,先观察并分析天平平衡后左右两盘的物体的重量,体会“平衡后的等量关系”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操作并分析含有未知重量物体的等量关系,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动手操作中探求等量关系,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方程的意义。这样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老师导得轻松自在,使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做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二、 利用传统教具培养学生创造力

许多传统的数学教具都是可以由学生自己制作而成的,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不仅能够对其动手能力进行培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还能够将数学知识融入进来,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學生的数学成绩。比如,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教师、学生在教室里面的位置图,可以通过观察直接画出来,也可以用木条、塑料、橡皮泥等,制作成一个立体的模型。然后,将模型中的每个位置排列整齐,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位置所代表的空间意义,并能够利用坐标的方式将位置的空间意义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自制教具的方式,能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注意适时性

教具的演示要有一定的顺序性、发展性,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并能促进学生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教具过早地展现给学生看,学生过早地看到了教具,会降低上课时再使用直观教具的新异性,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减弱了他们对直观教具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再者提前展示教具,学生只是“自发”地观察。上课时,教师还要把学生的兴趣中心“拉回”到需要观察的部位上来,既吃力费时,又影响效果。一堂课如果需要使用好几件教具,最好能按教授顺序依次展现,切不可堆放在讲台上(需要对比观察者除外),以免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影响对自己配合眼下讲授内容的教具的观察。上课用过的教具,要及时收藏起来(有意让学生看到的除外),否则,将会造成对新教材讲授的干扰,影响进行抽象和概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消极作用。教师在演示时,动作要简单明了,绝不能拖泥带水。教具要放在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的位置上,直观教具在选择或制作时,既要注意颜色的鲜明,使观察对象与背景有显著的差别,大小尺寸要恰当,使学生看起来省力又清晰。

四、 结合实际生活收集数学教具资源

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最终也会还原于实际生活中去,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生活,收集数学教具资源,卢梭这位大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让学生接受、喜欢你所教授的东西”,把生活素材与数学资源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真正地学到知识。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包装月饼的盒子带到教室中,让学生随意搭配这些月饼盒子,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所摆放的盒子画出来;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扑克牌带到教室中,开展“24”点数学游戏,从所有的牌中取出4张,随意搭配运算符号开展计算,这样要比让学生单纯去运算有趣得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家中废旧的价格标签、报纸、牙膏盒、餐纸盒带到教师中,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牙膏盒,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观察所学数学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节约意识,在生活中合理、科学地运用资源。

五、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数学思维的培养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理解与升华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总之,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认识活动,激发智力活动的积极因素,使学生获得数学兴趣,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在探索中寻求方法和规律,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佀同艳.运用数学学具 优化课堂教学[J].社会心理科学,2017(4).

[2]王洪良.例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具和教具巧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4).

[3]戴勤章.例谈自制教具的设计理念及其实践创新行为[J].考试:综合版,2015(6).

作者简介:

江丽卿,江西省上饶市,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中心小学。

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黄廷华,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县丁市镇中坝小学。

theme-font: 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现代经济信息,2017(15):469.

作者简介:

黄潮兵,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明星学校。

猜你喜欢

运用方法小学数学
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积极的音乐课堂
小图标,大用途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